APP下载

开展现代信息服务 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

2009-06-24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电子资源服务模式

高 青

关键词:现代信息服务;服务模式;电子资源

摘 要:对现代信息服务和传统文献服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指出图书馆开展现代信息服务是主方向,但传统文献服务永远不会消失。现阶段应将现代信息服务有效地嫁接于传统文献服务之中。比较详细地论证了图书馆开展现代信息服务的基础条件,并提出现代信息服务的具体方式。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1-0135-03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获取所需知识和信息的途径日益便捷多样,如果图书馆继续沿用传统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必然导致读者的大量流失,无形中削弱了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弱化了图书馆存在的社会意义。在信息化社会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信息化服务,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已经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1 图书馆开展现代信息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传统文献服务已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和存储文献资料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文献信息组织(文献搜集、整理、典藏等)和文献信息传递(文献流通推广、情报服务等)是图书馆工作的两大组成部分。所谓文献信息传递,就是指图书馆运用各种方式、手段和技术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的服务,它是图书馆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图书馆工作的中心环节。

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可分为传统文献服务和现代信息服务两种模式。传统文献服务指以印刷型图书和报刊的馆藏为物质基础,采用手工操作向读者提供的文献服务。而现代信息服务主要指以电子文献信息(光盘、磁盘、网络信息资源等)为媒介,采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主要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为主要处理手段,向读者提供的信息服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信息总量巨增,信息垃圾大量涌现,信息杂乱、无序化严重,导致读者在利用信息时出现巨大困难;另一方面读者的信息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信息需求精度提高、实效性增强。传统文献服务已不能满足读者现实的文献信息需求。图书馆开展好现代信息服务,以确保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广、快、精、准”的要求已成为当务之急。

1.2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文献信息服务带来无限生机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这些高新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对文献信息服务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带来无限生机。

1.2.1 信息载体多样化

随着现代存储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型载体,主要有硬磁盘、软磁盘、光盘和缩微胶卷等。这些新型载体具有传播面广、传递速度快、信息处理迅速、检索方便、存储量大、占用空间小等独特优势。新型载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只收藏纸质印刷型文献的格局,扩大了信息的传播量和传播速度,便于提高文献信息服务的广度和精度。

1.2.2 信息来源多元化

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信息的渗透率和覆盖率提高,人们得以突破时空限制,通过现代通信系统全方位、多渠道地获取信息。由于缩微型、视听型、计算机可读型等现代文献及多媒体数据库的出现,使人们获取信息的范围大大拓展,增加了文献资料的内容和信息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1.2.3 阅读方式创新化

计算机的应用创造了新的阅读方式,改变了人们查阅文献的习惯和方式,通过人机对话实现了信息采集与传播。图书馆工作人员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光盘检索、联机检索、馆际互借等多项服务,通过计算机屏幕及打印设备浏览、输出服务结果,读者在计算机终端上接收咨询结果,大大提高了文献信息的利用率和服务效率。

1.2.4 信息组织网络化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存储数字化的实现,使得信息资源呈现网络化态势。随着传统图书馆馆藏书刊的数字化转化和现代电子文献信息的巨量生产,通过各文献信息机构的网络连接,即所谓的“网上图书馆”或“虚拟图书馆”,读者只需拥有一台网上计算机,就可以随时查找任何信息资料。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使得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产生了质的飞跃。

2 现代信息服务与传统文献服务之比较

2.1 服务模式不同

传统文献服务是传统图书馆的产物,属文献信息服务的传统模式。传统图书馆是指以收藏纸质印刷品为主,由图书馆员采用手工操作,为读者提供文献服务的图书馆。“馆藏、馆员、读者、技术与设备、馆舍和管理”是传统图书馆构成的六要素。现代信息服务是现代化图书馆的产物,属文献信息服务的现代模式。现代化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吸取现代及未来的高新技术逐渐发展而成的,在现代化图书馆里,纸质图书一统世界的现象已不存在。计算机、通信、网络、海量存储、信息压缩、多媒体等技术在现代化图书馆里得到普遍应用。现代化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以数字化信息为主体,它通过完备的网络系统为读者提供联机信息检索、电子文献传递等服务,计算机网络是现代化图书馆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通过它将实现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目标。文献信息服务的传统模式只能开展有限的服务,而现代模式才能满足广大读者尽可能多的文献信息需求。

2.2 服务观念不同

传统文献服务是传统图书馆办馆思想的体现。传统图书馆以文献收藏为主;以“管书”为本;以收集藏书的多少和增长速度为发展标志;以拥有多少稀见本、孤本、善本为骄傲……传统图书馆强调的是“藏”,而对“用”重视不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传统文献服务必然形成以“图书馆”为中心或以“图书”为中心的消极被动、闭关自守、等客上门的滞后观念。

现代化图书馆的馆藏构成已超越了传统意义的“馆藏”构成。信息载体多元化、服务手段自动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使图书馆成为一个开放、积极的服务系统。注重“用”是现代化图书馆最根本的办馆思想。所以,以“读者”为中心,积极主动地为读者服务,成为现代信息服务的最高准则。

2.3 服务内容及方式不同

传统文献服务是以纸质书刊为信息资源而提供的服务。其主要内容及方式有:①图书期刊的借阅,又称“文献流通”,是根据读者的需要,直接将馆藏文献提供给读者利用的服务活动。这是传统文献服务中最经常、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②参考资询服务。这是传统图书馆一项高级服务活动。是指图书馆员对读者在利用文献和寻求知识、情报等方面提供帮助的活动。它以解答咨询、专题文献报道和书目、定题服务、读者教育等方式帮助读者有效利用文献。

现代信息服务是传统文献服务的延续和发展。它一方面,涵盖了传统文献服务项目,采用先进技术改善服务手段,取得更好的服务效果;另一方面,开发出许多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形式。它可以利用磁盘、光盘、数据库、网络信息库等多种资源,为读者提供服务。其主要服务内容和形式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图书馆基本信息的网站发布。在图书馆网站上提供馆藏书目、数据库链接、服务项目、馆史介绍、馆藏利用方法以及图书宣传等基本信息。②数据库检索服务。在网上向读者提供书目、文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各类光盘信息资源的检索、下载、打印等服务。③虚拟咨询服务。利用计算机网络提供常见问题答疑服务、互动式交流服务、个性化信息订制以及定题跟踪等参考咨询服务。④文化娱乐服务。利用视频点播、新闻论坛等形式提供文化娱乐休闲等服务。⑤电子阅览服务。提供多媒体计算机等网络设备,让读者在馆内电子阅览室享用以上各项服务。

传统文献服务与现代信息服务相比较,前者采用阵地式服务形式,读者必须到图书馆才能接受服务;而后者采用分散、开放式服务形式,可同时为馆内馆外读者服务。前者以“图书”为中心,为读者提供整本书刊;而后者以“读者”为中心,提供的是能直接满足读者需求的知识、信息。前者以书刊外借和阅览作为主要服务内容;而后者则以信息咨询为工作重心。总之,在服务广度和精度方面,后者高于前者。

2.4 两种服务模式的关系

传统文献服务和现代信息服务是图书馆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和完善,两者相辅相成,优势互补。传统文献服务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在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过渡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它仍会发挥重要作用;现代信息服务是一种最具生命力的模式,它代表着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主方向。

3 图书馆开展现代信息服务的基础条件

3.1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服务队伍

培养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人员,是开展现代信息服务的首要因素。现代信息服务人员应由过去的单一型、普通型人才向复合型、专家型人才转变。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来源广泛,语种多样,大量信息从世界各地传来,只有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才能开发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有效实施服务;只有具备相关的学科知识,才能掌握某学科领域的研究水平,开展信息服务;目前,计算机网络已成为图书馆不可缺少的重要服务设施,不懂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根本无法工作,光盘等多种新型载体的引入也要求信息服务人员掌握有关电子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和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应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与辨别信息的能力。具体说来包括仔细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判断能力及较高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和熟练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其中专业知识和判断能力是信息服务人员业务素质的核心构成。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目前在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过渡时期,就整体来讲,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服务能力不强的情况;当前,新的技术和科研成果不断应用到现代信息服务工作之中,更要求服务人员及时更新知识,不断“充电”。所以,应以各种方式培养、提高信息服务人员的素质,特别应注重对专业知识、信息处理能力及判断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外语水平的提高。应制定具体措施,建立考核制度,实施激励政策,使信息服务人员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适应现代信息服务的需要。

3.2 构建一个适应现代信息服务的优良环境

所谓构建一个优良环境,就是指图书馆要建设一个高质量、大容量的信息资源库和建造一个功能完善的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即现代信息服务所需的“软件”和“硬件”,这是做好信息服务工作的物质保证。

3.2.1 现代信息服务的“软件”建设

电子出版物和各类型的数据库等电子资源是现代化图书馆必备的资源基础,是现代信息服务软件建设的中心环节。但应该指出,高度重视电子信息资源建设并不意味着就放弃传统的印刷型文献资源建设,而是应在合理布局和高度协调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传统的印刷型文献资源也是现代信息服务软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现阶段图书馆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是:仍以纸质印刷型文献为主,逐渐加大对电子文献的投入,大力开发地区网、国内互联网和国际互联网的信息资源。

现阶段图书馆订购电子出版物及全文数据库的几点意见:①选订数据库时,必须对其收录的信息源、时效性、检索功能、权限、数据更新、成本效益、寿命等进行认真地考察和调研,避免重复订购以及对以后的利用和管理带来麻烦。②对于利用率不高但又必须使用的数据库,可采用流量计费或购买检索卡的服务形式。③对于一些利用率高、质量好的外文期刊,印刷版和电子版都要订购。④对于利用率不高的外刊,可采用购买联机服务的办法。⑤对检索类刊物,因检索方便、快捷,可订购电子版。⑥各图书馆之间以及与其他信息情报机构之间要协调订购,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3.2.2 现代信息服务的“硬件”建设

硬件建设指完成现代信息服务各项功能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除了必需的计算机、磁盘阵列等现代化设备的应用外,主要应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要建好一个性能优良,能和校园网、地区网、国内网以及国际互联网相连的开放性的图书馆局域网。该局域网应采用成熟的技术、先进的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软硬件设备,坚持开放性和标准化原则,应具备足够的网络处理能力和传输能力,且便于升级和扩展。

二是依托图书馆局域网,建好一个功能完善、稳定可靠、可支持多文种处理的开放式图书馆集成化管理系统。该系统除高质量、高效率地处理和完成采访、编目、流通、连续出版物、公共查询等基本业务外,还需时刻跟踪国外集成系统发展的新动向和新功能,不断增加系统模块和增强系统功能,如全文数据检索、期刊目次页浏览、多媒体信息查询等。在建设该系统时,必须强调其网络连接能力,要视网络化为图书馆集成系统的生命线。通过其网络功能,为读者提供本地数据库检索和咨询服务、网络化光盘资源检索服务以及广域网、国际互联网上各种信息资源的访问和检索服务。

参考文献:

[1] 汪冰.电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2] 段明莲.现代信息检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武运久.论文献信息服务传统模式现代模式的对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8,(3).

[4] 张伟云.传统与现代:中国图书馆的继承与发展[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8,(2).

[5] 上海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心报刊部电子出版物利用调研课题组.电子出版物的选订、利用与管理[J].图书馆杂志,2000,(1).

[6] 黄宗中.论21世纪的虚拟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8,(2).

[7]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等.中国科技电子信息的开发和利用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8] 张承华,张宝泉.数字化信息检索与利用[M].济南: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电子资源服务模式
关于少数民族师生数据库利用情况调查研究
图书馆数字资源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方法概述
图书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最优配置研究
加强图书馆数字化服务 让阅读引领未来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河南省本科院校电子资源建设与利用状况研究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