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彩纷呈 妙趣横生

2009-06-01秦学智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歇后语起源运用

秦学智

摘要: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恰当使用歇后语,不仅能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而且可以取得言简意赅,余味无穷的表达效果。本文讲述了歇后语的起源,总结了歇后语的形式、语言、运用、规范化和创新。

关键词:歇后语;起源;形式;运用

歇后语是汉语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歇后语结构形式灵活,取材广泛,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并且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恰当使用歇后语,不仅能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而且可以取得言简意赅,余味无穷的表达效果。

一、歇后语的起源

歇后语和隐语、藏语、射覆语等有着渊源关系,但总的说来,从名称上看隐、藏、歇、覆等都有“遮掩”的意思,而且远在唐代,就已经把藏语叫做歇后语了。在我国古代的文献典籍中,早有“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尚书》)、“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左传》)之类的语句,极像歇后语,但为数极少,而且还没形成固定的格式。

一般认为,唐宋只有歇后语的萌芽,元代歇后语已经流行,并记载在书面语中。从明代《元曲选》中就可以找到大量的例子,如“古墓里摇铃,和哄那死尸”、“病羊逢着大虫,少主吉,多主凶”、“哈巴狗吃跳蚤,有咬着时,也有咬不着时”、“没梁提儿,休提”等等都是。元代以后的文献典籍,特别是小说戏剧等,都记载了大量的歇后语,其中有许多现在仍在流行。

二、歇后语的形式

构成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是一个意思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前部分用事或物构成一个形象的设喻,后部分用判断、评议、推理等对前部分加以解释说明,指出含义,是歇后语的本义所在,前后部分互相配合使语言即形象生动,又说明道理,构成一种优美的艺术语言。歇后语的基本形式,看似简单,如过细的加以分析,则可以发现它有许多特点。

有的歇后语,前一部分是两个以上的引子组成的,如“出膛的炮弹落地的水,想收也收不回来”,这是为了强调解释部分;“洪炉的料食堂的钟,不是打就是敲”这样的解释部分都是并列结构。

有的歇后语,前后部分都是成语,合在一起巧妙而自然,如“飞饿扑火,自投死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等等。

有的歇后语,是由成语演化而来的,对成语作了通俗生动的说明。如“老鼠的眼睛,一寸光”(鼠目寸光)、“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覆水难收)等。

有的歇后语,其中一个部分是成语,把通俗和典雅融成一体,十分别致。如“笑里藏刀,偷着戳人”、“水缸里摸鱼,十拿九稳”等。

有的成语、谚语、格言等,同时也是歇后语,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司马昭之心,人人皆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等。

有的对联、骈文、韵语等,自成歇后语,如“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口吃甘蔗/节节甜,脚踏楼梯/步步高”。

有的歇后语,套用一种格式,把词语嵌在中间构成前一部分,而后一部分很有风趣。如:“纸糊的×××(纸糊的驴儿,大嗓儿)、××的儿子(铁匠的儿子,就知道打)”。

还有一些歇后语,可以把解释的部分放在前边,引子部分放在后边,别具一格。如“说的轻巧,吃根稻草”、“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等等。

三、歇后语的语言和运用

歇后语的语言简洁明快,幽默生动,富有风趣,它一般是口语化的“散文”,不讲究对仗,押韵,不拘字数。语句有长有短,错落不齐,显得明快、自然,但也有一些歇后语运用对仗形式,或押韵或前后两部分字数相等,如“老鼠拉木钎,大头在后边”、“腌菜缸上加了盖,不知腌的是瓜还是菜”之类,节奏感强。

一般歇后语,前后两部分之间,用字避免重复,如“门缝里瞧人,看扁了”、“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之类,表现了语言的丰富多采,极具匠心。但有的歇后语,也不勉强换字,而是听其自然,如“苦水泡苦瓜,苦透了”、“八只瓶子七个盖,盖来盖去盖不遍”之类,其中连用某个相同的字,强调了要说明的意思。

歇后语的运用也和修辞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歇后语本身来看,往往运用如下的修辞方法。例如:

1.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如“水里按葫芦,你起我落”,把葫芦比做人,称“你”“我”来比喻人的不听指挥之类的情况,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2. 夸张。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如“螺壳里作道场,打不了转身”。道士作法事需要大场地,螺壳里是很小的,竟用作道场,那怎么能转身呢?这是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小,以启发人的想象力。

3. 双关。用一句话关涉两件事。如“一根筷子吃藕,净挑眼儿”。“净挑眼儿”的表面意思是用筷子挑藕的眼儿,实际意思是挑刺,借助相同词汇的不同而又不相关的含义,含蓄曲折地表达意思。

4. 谐音。这是用一句话关涉两件事,如“挑水的回头,过井(景)了”。“过井”是表面意思,实际上是借助“井”和“景”的同音,表示“过景(过时)”的意思。又如“黑地里吹萧,摸(莫)管”,这里借助“摸”和“莫”音近,收到一语双关的效果。

5. 摹声。摹写事物的声音,如“洞庭湖里吹喇叭,哪里哪”借助喇叭声来表达意思。

6. 化形。将字形加以变化,如“两个山字一摞,请出”,“出”字由两个“山”字摞成,这是把两个字合拢,曲折地表达意思。又如“仓官不识串字,中中”这是把一个字拆开,类似字谜、灯谜。

7. 讽喻。用说故事等方式讲道理,如“乌鸦落在猪身上,只瞧见别个黑”虚拟情景,寄托讽劝应有自知之明的意思,类似寓言。

8. 映衬。把相反的事物加以对照,如“一个萝卜切两节,一头苦一头甜”、“炉子靠水缸,你热我凉”,一反一正,相得益彰,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9. 反复。用同一词语反复申说,“二十七钱摆三注,九文(久闻)九文又九文”、“铁匠当军师,打打打”有助加强语气。

10. 比喻。用喻体陈述,“二十一天孵不出小鸡——坏蛋” 、“午睡梦游阎王殿——白日见鬼”。

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鲜明性,不少优秀的小说戏剧曲艺作品,都运用了歇后语。

四、歇后语的规范化和创新

语言中的词汇跟社会发展的关系尤为密切,随着时间的迁移,社会的发展,作为汉语词汇的特殊成分的歇后语,也不断地演化和创新。淘汰陈旧的不好的歇后语,如嘲笑劳动者和穷人的“乡下人进城,东张西望”,挖苦别人生理缺陷的“麻子搽粉,蚀了老本”,表现低级趣味的“鸭子头上一个包,鹅(我)的儿”,诸如此类,都是对我们汉民族共同语言的污染,为了净化语言,作到“语言美”理应将它们淘汰。改造不合适的有欠缺的歇后语,如“大姑娘上轿,头一遭”之类,过去极为流行,现在仍用得上,只是涉及的事物不再见到,或是嘲笑人的内容不尽合适,必须在说法上加以修改,用旧瓶装新酒的方法改为“新兵打靶,头一遭”,对原有的歇后语进行适当的改造,就容易为人们接受。创造新颖的反映时代精神的歇后语,如“一零五九泡大椒,又毒又辣”、“骑自行车下坡,踩(睬)都不踩(睬)”“轮船按喇叭,响(想)得远”之类,都是人民群众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创造出来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通过以上论述,从总的方面来说,歇后语的形式是多样的,语言是生动的,内容是丰富的,当然,在丰富的歇后语中也有混杂不好的成分,那些庸俗的、低级趣味的歇后语,不过是语言的渣滓,具体情况要作具体的分析。因此对人民群众创造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歇后语,我们应当下苦功夫学习,并恰当地运用,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的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奋斗!

猜你喜欢

歇后语起源运用
圣诞节的起源
奥运会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
万物起源
歇后语
歇后语大声读
歇后语大声读
歇后语大声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