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现代文阅读浅谈

2009-06-01杜维民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技巧

杜维民

摘要:现代文阅读板块的复习,是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是否能给学生以精确、有效的引导就成为复习成功的关键。在几年的高三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从读懂文章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并在读懂文章、审清题的基础上以归纳整合的试题类型作为训练重点,收到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技巧;试题类型

一、如何读懂高考现代文

读懂文章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和基础。许多同学现代文阅读得分较低,其根本原因就是读不懂文章,不知道作者在

写什么、为什么写,当然,就更不能理解文章的中心。下面就以2007年全国卷《总想为你唱支歌》为例,说明如何读懂高考现代文。

1. 看题目,辨文体,明确写作对象,揣摩作者情感

标题是文章最重要的信息,它指出了阅读方向和思考范围。说明文的标题往往直接点明说明对象或说明的中心;议论文的标题或点明中心观点,或确定论述对象、范围;散文的标题则主要是确定描写对象、揭示作者情感。

从写作对象角度说,散文可分为三类: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文体不同,阅读重点、阅读方法也不同。写人叙事类散文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和事件的叙述,讲究以小见大,重视行文的技巧;写景类散文要注意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来绘形状物的,如何安排描写的顺序的,最重要的是把握作者融注于景物中的思想感情;状物类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要注意“物”与作者“志”之间的契合点。

2007年全国卷《总想为你唱支歌》,从题目上分析属于散文,写作对象是“你”(在文中指的是大西北),即作者要为大西北唱支歌。那么,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基本判断:这篇文章是通对大西北中的景、人、物的描写,表现作者对大西北的喜爱、景仰之情。至于作者具体描写了什么、是如何写的、在文中还抒发了什么感情等,则需要对全文进行分析。

2. 通读全文,筛选信息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两个方面构成,即客观的写作对象和作者主观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都是通过对写作对象的叙述和描写表现出来的,即在叙述和描写中总会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而这些语句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因此,阅读文章时要将文中能够体现写作对象特征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词或句子圈点、勾画、标注出来。

在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时,要先在段前标明序号,然后勾画每一句的主语或写作对象,标注、分析中心词的修饰语,再“合并同类项”——将同一写作对象归纳概括为一类,从而理清文章层次,获得文章的大致印象。

3. 分析文章层次,理清作者思想脉络

在通读全文,分清写作对象特征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要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述、描写写作对象的特征的,以及在行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有什么变化,以此来理清文章脉络和作者的感情变化。

《总想为你唱支歌》的结构是:大西北——左公柳——民勤人——胡杨林——戈壁石——大西北。前两段说明大西北是“一个倾斜了的世界”;三、四、五段则分别通过对“左公柳”“民勤人”“胡杨林”的描写表现出了大西北环境的恶劣和生命的顽强;六、七段写到了“戈壁石”的美丽和呼唤,及作者希望“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第八段,总结全文。

4. 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概括文章主旨

要概括文章主旨,就必须对全文做整体分析,重点梳理层间关系,不能只抓只言片语。《总想为你唱支歌》中,若只看前五段,无疑,本文主旨是描述大西北环境的恶劣、赞美大西北中生命的顽强不屈;但在六、七段却写到了大西北的美,戈壁石“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并且在不断地呼唤作者,明显与前文所表现出来的主题不符;结合第七段末尾“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第八段“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可以明确,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还在于揭示大西北的美丽,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建设大西北的主旨。

近几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形成了以理解为基础,以分析综合为核心,兼顾鉴赏评价的命题立意,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读懂文章内容的方法,只有理解了文意,才能与作者对话、交流,才能与命题人达成“共识”。

二、审清题干,明了命题人的意图,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表述时才能抓住得分点

(1)明确高考现代文阅读的知识点。

(2)逐字审读题干,看清要求:问什么,答什么,有何限制,答到什么程度。

(3)注意分值,判断要点的多少。

三、归纳、整合试题类型

1.理解词语类

高考试题考查的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解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含义。主要考查两个方面:词语的指代义和词语的语境义。

【解题方法】

(1)注意词语出现的位置(文章开头和结尾需特别注意,一般要结合全文内容和主旨综合考虑。)

(2)分析该词充当的句子成分。

(3)分析词性,动词要注意它的引申义、修辞义和原因;名词要指出写作对象的哪些特征或归属于那一类事物;形容词、副词要注意其修饰、限制作用。

(4)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

2. 理解句子类

高考考查的重要句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一种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理解句子,首先要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其次是理解句子的句内意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第三是理解句子的句外之意,即隐含义、修辞义、象征义等。

【解题方法】

(1)注意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

(2)理解句中的关键词

(3)要结合文章主旨表述

3. 筛选信息类

筛选信息,要抓住“目的”和“辨析”两个方面,阅读和答题时心中都要有一定的目的,即题干提出的问题、辨析材料的重点内容;要学会整体阅读,把握文章的内容、特点,理清文章思路;寻找文章的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并结合对句子成分、复句结构、句群关系的分析,进行筛选。

在表述中,一般不宜摘录原文中的句子,而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对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另外,同学们要总览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

【解题方法】

(1)确定答案范围、角度

①从全文筛选。②从部分语段筛选。③从某一自然段筛选。

(2)方法

①以句为单位标序号。②将意义相近的句子归类。③概括层义。

4. 作用、用意类

【解题方法】

(1)类型

①词语和短语

Ⅰ词语,主要指散文中的物象,即倾注了作者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是作者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回答散文的物象类的试题需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A从结构角度考虑,开头结尾的策划,行文线索,过渡照应,伏笔悬念等等;

B从内容角度考虑,对内容的充实作用,主题的深化升华作用,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等。

Ⅱ短语类,主要考查的是标题的含义和妙处。这类题实际上是“理解意义”和“分析表达作用”的复合题。因此,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和妙处,必须要吃透全文,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概括来说,主要从风格、特点、作用三个方面考虑。

A标题的风格大致有四类:准确鲜明、新颖生动、简洁凝练、含蓄隽永

B标题的特点:好标题往往运用了某种手法,比如修辞、符号等等。(用了比喻,需要写出本义和比喻义;若用了双关,则需要写出由浅到深的多层含义;若有象征意义,则需写出本义和象征义。)

C标题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a.引起读者注意,b.点明写作对象特征,c.概括内容、归纳主旨、揭示情感,d.行文线索。

②句子

A从“结构”入手:不同位置句子的作用

B从“思想内容”入手:联系本句的含义。

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

联系(揭示)本文的中心(论点、特征)与作者的态度、感情。

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者表现手法,如果运用,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

③语段

A不同位置语段的作用

B不同表达方式语段的作用、用意(议论、记叙、描写、抒情、说明)

(2)表述规律:术语+分析+效果或作用

5.表达技巧类

【解题方法】

(1)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达技巧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①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描写手法:动作、心理、肖像、语言,正面、侧面,白描、工笔等)、叙议结合。叙述人称的变换和选择;叙事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和作用;描写的特点及作用(白描、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

②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悬念、象征、渲染、烘托、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点面结合、动静结合等。

③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材料是否典型、生动、真实、新颖;以小见大;选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小事来表现主题。 (插入史实或某一事件的作用、引用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

④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铺垫、伏笔、照应、衔接等。

⑤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反问、拟人、夸张、反复、设问等。

(2)表述规律:术语+分析+作用、效果

四、表述答案

(1)答案在文中、观点在作者、表述扣对象

(2)尽量运用原文中的词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

(3)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4)表述应简洁、准确,建议先打草稿,再誊写

参考文献:

[1]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高考理科试题分析(2008年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现代文阅读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指正要有技巧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