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听到什么声音”说起

2009-05-29周振芳

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二泉映月泉水师父

周振芳

《二泉映月》写了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过程。课文开头写道——一个中秋夜,阿炳跟着师父来到二泉边。师父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十多年以后的又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的坎坷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犟的呐喊……他禁不住拿起二胡,把心中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茫茫月夜。就这样,一部不朽之作——《二泉映月》诞生了。

泉水声没有变,然而人变了。十多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生活的经历和磨难使阿炳由一个单纯快乐的少年变成了一个背负身心重负的成年人,他的内心有太多的感慨要向人倾诉。面对二泉,听着淙淙的流水声,他听到“奇妙的声音”,他禁不住拿起二胡,把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一切都这样自然而然地发生。

联系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有如晶莹剔透的艺术珍品,是作者的人生感悟和思想情感的结晶,凝聚了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感悟,它是一泓清泉,里面包含着各种“美妙的声音”——发人深省的思想意义,真切动人的内心情感,准确精妙的语言文字……会“听”的人能走进语言文字构成的意义世界,感受到其中的美妙,享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好,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情感上的熏陶,以此滋养自己人生的底蕴,使生命质量得到改善。

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当我们让他们去感悟文本的内涵时常感到困难,常常会出现“为赋新辞强说愁”的尴尬,学生难以真正进入文本,体会其中的思想意义。不难理解,这是因为他们经验阅历尚浅,认识能力有限所致。(准确地说,他们的认知特点跟我们成人是有别的)他们年龄还小,他们还不那么“深刻”,更无法“沉重”起来。就像小阿炳,当师父问他听到什么声音时,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对此,非要让他们“听”出什么“声音”,硬要他们从文本中挖掘出微言大义,并变着法子让学生去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会把本来简单的语文教学往复杂的路上赶。语文教学一旦搞得“复杂”了,会变得枯燥乏味,一段轻松的精神旅历会变成背着沉重思想包袱的苦役。若是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就会感到很困难,甚至会感到很痛苦,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会日渐丧失。

“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师父的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听不到“声外之声”没有关系,等长大了自然会明白。是啊!有些东西必须要到长大以后才会明白。不是吗?不经历生死离别之痛、孤寂贫困之苦就难以理解李清照的“寻寻觅觅”;没有壮志难酬的经历同样难以真切感受辛弃疾“栏杆拍遍”的力量。有些东西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领悟的。小时候阅读“床前明月光”,感受到的是月光的美好,长大后再读“床前明月光”,一定会有新的感受。由此看来,有些事情还不能着急,必须“等”一下。

当然,“等”不是空耗时间,因为“长大以后”的事跟“长大之前”的事是有联系的。小阿炳常跟父亲听泉,受到师父的影响和教导,所以后来当听到二泉流水声时,自然“想起师父说过的话”,加上自己的丰富的人生经历,听到的泉水声不再是自然的声音了,思想和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没有之前的积累,那么到长大以后,“泉水声”还是“泉水声”。所以说,既不要太在乎学生“听”到了什么,又不能不让孩子“听”。首先要“多听”,不仅要读语文课本上的文章,更多的还要读课外书上的作品;不仅要读童话类的作品,还要读幻想类的作品;不仅要读有字的书,还要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有了这么多的“声音”,才会有一个宽厚扎实的阅读基础,就能“厚积薄发”,有所感悟。其次要“真听”,要让学生自主感悟,多问问学生:“你感悟到了些什么?”“你读懂了什么?”“你的理解是什么?”或许学生的回答会让我们感到失望,他们是那么的“肤浅”,那么的“幼稚”,听到的只是自然的“泉水声”,没有“声外之声”。但这不要紧,就让他们去感受,去言说,这是听到“奇妙声音”的基础。只有通过大量积累,通过自主感捂,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情感世界的丰富,经验阅历的增加,他们自然会有新的感悟,并在感悟的基础上产生创作的冲动。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的阅读教学就能从一种标准的声音中“离心”而出,获得广阔的阅读空间;阅读才能成为“悦读”,带给学生快乐的现在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猜你喜欢

二泉映月泉水师父
青年是“从0到1”创新的主力军
《二泉映月》的对外传播
师父穿越啦
倒霉的师父
功夫猪
试析《二泉映月》的特点及其演奏风格
云山之间
泉水与盐水
如泣如诉等
跪听才有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