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

2009-05-13季雪超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6期
关键词:手段多媒体技术美术

金 艳 季雪超

当今社会处于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正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在信息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的社会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幼儿园的教育之中。多媒体集形、声、色、字、动、静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可以大大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使幼儿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引人多媒体教学,可创造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通过教学实践,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运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幼儿的内在动力,提高幼儿创造能力

如今的幼儿美术教育不再是传统的临摹教育,而是在直观感受下的创造性美术教育,它需要我们为幼儿提供大量的生活信息,多媒体是最好的获取信息的手段。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它的生动、直观、新颖,可以吸引幼儿的好奇心,激起幼儿的求知欲望,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进行美术活动前,教师可以将范画进行整理,拍成照片制作成幻灯片在课上引导幼儿进行观察,通过这样的图形刺激让幼儿学习绘画更加直观、生动。而且他们对于自己带来的图片会观察得特别仔细,有利于提高幼儿观察事物的能力。多媒体的传媒手段,不仅为幼儿提供了直观的感受,而且有效地调动了幼儿搜集信息、观察生活的积极性,使学习更加主动,有效扩大了幼儿视野,促进了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同时,还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兴趣。动听的音乐、形象的画面、丰富多彩和清晰的画面等等,十分适合幼儿的好奇心理和认知规律。

例如,在大班美术《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活动中,我先播放课件,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故事,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欣赏完课件后,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大胆想象,创作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连环画。最后用实物投影仪将幼儿作品进行展示讲评,幼儿通过自评、互评相互学习,使自己的绘画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美术教学的情境感,优化教学结构

传统的幼儿绘画教学是“语言+示范+练习”,课堂教学情感成分少,课堂气氛沉闷。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对幼儿产生多种感官刺激,为幼儿酿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教学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秋天》时,由于幼儿年龄小,知识面相对来说还比较窄,记忆力、观察力和审美能力都不够强,因此对秋天的认识也很浅。如要让幼儿了解秋天的自然景色,就得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探索、观察,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这一梦想难以实现。为此,我运用多媒体技术收集大量的动画情景:金黄的田野、美丽的果园、变黄的树叶……当这些秋天的景象动画再现在幼儿面前时,幼儿丰富的想象力被完全激发出来,他们沉浸在秋天美好的意境中,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起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美丽秋景,不但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为幼儿大胆创作奠定了基础。

另外,在绘画教学中教师示范往往是通过手绘,这种示范存在图像小、速度慢、教师背对幼儿易挡住幼儿视线等缺点。运用多媒体演示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图像大而清晰、色彩鲜艳,教师能直接与幼儿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并及时掌握幼儿反馈的信息。幼儿看得清楚,听得仔细。

运用多媒体技术,改进美术欣赏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美术欣赏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欣赏教学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不管幼儿能不能接受,教师将自己对作品的了解直接灌输给幼儿。导致幼儿对欣赏活动缺乏兴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美术欣赏活动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只要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就能把收集到的美术欣赏资料存储下来,当你欣赏作品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

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特殊优势,在欣赏活动时播放背景音乐,渲染气氛,创造意境。以形、声、色并茂的优越性,全方位、立体地调动视觉、听觉。再结合教师生动的语言,调动幼儿欣赏的积极性,提高活动效率。

例如,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格尔尼卡》,这幅画是毕加索为抗议德国法西斯野蛮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怀着无比激愤的心情,用—个多月的时间废寝忘食地完成的大幅壁画。全幅画仅用黑、白、灰三种颜色,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节奏感,紧张而刺激,从而突出地体现了毕加索鲜明的爱憎和强烈的情感。由于幼儿受年龄和时代的限制,无法体会战争的残酷,不能体会作品所要表达的寓意。为了让幼儿体会黑、白、灰三种颜色所表达出的战争的残暴恐怖和人民深受苦难的气氛,我先用录像播放有关的侵略战争片段,然后让幼儿欣赏作品,在欣赏的同时将背景音乐设定为飞机的轰鸣、炸弹的呼啸、战马的嘶叫,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幼儿更好地欣赏和感受作品。活动中我问幼儿:“你现在是什么感觉?”有的幼儿说:“我感到害怕。”有的说:“我感觉快要死了。”……

因为这幅作品看起来有点凌乱,在欣赏时我把画面局部放大,便于幼儿观察画面内容。晨晨小朋友在看到一位母亲抱着孩子仰望天空这一画面时说:“这个妈妈好像在说老天爷呀,救救我的孩子吧。”活动中通过多种感官刺激,使幼儿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深深感到:战争太可怕了!希望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希望人们能永远和平相处!正是因为多媒体的运用,才使幼儿幼小的心灵迸发出如此深刻的体会和感叹。

又如,欣赏蒙得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爵士乐》,不仅是表现喧嚣的城市、闪烁的霓虹灯,更是再现了爵士乐强劲的节奏,极具个性的时而如诉如泣、时而强劲高亢、进而激动奔放的旋律。为了让幼儿理解音乐与绘画内在的相通,我在课件中加人欢快、活泼、节奏分明的爵士乐,并配合跳动的音波线,幼儿很快地理解和感受到:这幅画就是一首充满节奏感的爵士乐。红、黄、兰无数的色块就是一个个跳跃的小音符,散布着的色块,营造的是变化的节奏和震动的频率,带给幼儿明亮、快乐、兴奋的感觉。

当然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必须注意到多媒体技术只是幼儿美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也只能是弥补传统教学手段功能的不足。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不能“以辅代主”。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为达到更好的效果而使用的辅助手段。如果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教师就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比如,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有时就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完全用多媒体代替,虽然表现效果好,但达到的教学效果仍然不如教师亲手示范来得直接。

二是不能“为用多媒体手段而用多媒体手段”。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声音、图像等多种感官刺激,可以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但是,如果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盲目使用多媒体,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倒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手段,为幼儿园美术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多角度、多方位地帮助幼儿参与美术教学活动,是一种极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了教师教育活动过程中“教”的趣味性,提高了幼儿“学”的积极性,特别是对幼儿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审美意识的发展。起到了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这种形式,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有吸引力,更容易被幼儿接受。

猜你喜欢

手段多媒体技术美术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美术篇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战争允许一切手段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运用多媒体技术 服务生物课程教学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临机的手段
艺术,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