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小学美术课程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

2009-05-13邱海棠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6期
关键词:课件绘画美术

邱海棠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地运用于基础教育领域,它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是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世纪美术教育的一大特色。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美术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美术学科教学改革。

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是追求美术教学的最优化,即优化美术课堂教学,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尽可能多地提供给学生美术信息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受到美的熏陶。与此同时,整合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时代美术学习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美术的态度、能力,具有创新精神。

整合的途径

1.利用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Corn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是教师把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进行的教学。由于计算机具有存储、处理信息和自动工作等功能,因此,它不同于其他教学媒体,它能呈现出教师需要的大量图片,能使教师的板书更加清晰,并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能把多层次、多方位的思维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还能把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激情顷刻间变为形象的画面。它不仅能刺激人的视觉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人的兴趣、情趣和思维。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从而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可分为两种情况:

(1)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美术教学

这种整合是在多媒体教室的环境下进行的,它是目前美术教师广为采用的一种形式。教师在上课之前,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设计课件的内容,然后利用各种方式如素材库、互联网等收集素材,最后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软件将各种图像、语音、音乐、录像剪辑以及文本资料组织到教学软件之中,实现超文本或超媒体的链接,制成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

美术课件根据内容可分为欣赏型课件、步骤演示型课件和综合型课件三种类型。欣赏型课件多用于专题欣赏课,如人美版教材每册中的“扉页画(名画)欣赏”、“小朋友的画”“和绘画中的××”等就是专题欣赏内容。欣赏型课件多用PowerPoint制作。步骤演示型课件是“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而设计的。如《自己的漫画像》一课,其重难点是非常抽象的漫画、夸张的思维过程。课前,我把自己的照片进行扫描,用Photoshop进行色彩反差、拉伸、变形处理,把真实人物向漫画变化过程的图片按顺序制作处理,制成课件在教学时播放,这样重难点化解,图文并茂,省时便捷。综合型课件就是将课件的多种内容、多种形式集中于一体,如《赛跑》课件就是我制作的一个综合型课件。课件的开头是用录像截取的国际百米短跑的现场镜头,学生看后兴趣顿生。接着是用Photoshop挖取人物图像,用Flash制成的人物跑步动画,以此来分析人物的跑步规律。在此,我又穿插了一个让学生判断腿与胳膊摆动对错的交互性练习,让学生上台操作,做到了人机对话。接下来是以线条的延伸方式出现,绘制出一个赛跑的人,来呈现画人物的过程和方法。课件的最后是校运动会学生百米赛跑的现场录像,在同学们观赏录像的愉悦气氛中,将作业定格在画同学们赛跑的场面上。可见,多媒体课件带来的是活泼有趣、生动形象的美术课堂。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我们感到课堂有如下特点:①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②能将抽象的事物如思维过程形象化;③便于营造课堂美的气氛;在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

(2)利用网络教室进行美术教学

这种整合是在网络教室环境下进行的。利用网络教室进行美术教学的特点是学生每人一机,以学生的操作为主,学生在做作业时采用全新的方式进行——电脑绘画。最常用的电脑绘画软件是windows98中自带的画图工具和《金山画王》,这些软件使用方便,功能齐全,都拥有多种绘画工具,能模拟各画种的绘画效果,比较适合中小学生使用。我使用网络教室授课的最大感受就是课堂的容量大、进展快、效率高。在教授《海底世界》一课时,我先是利用光盘与网络的优势,让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观赏奇妙的海底世界,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兴趣;然后发挥多媒体课件的功能,让学生在惊喜愉悦的环境中完成美的联想;最后,利用《金山画王》软件的绘画功能,让学生高效率地进行美的创造。对于海底环境的布置,我是让学生找计算机中现成的图片资料贴上去的,这样便捷省时,然后再用画笔画出自己的海底设想。对于计算机色彩感觉较“硬”的问题,我让学生用喷枪将色彩进行柔化、过渡与衔接处理。网络教室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学生在全新的作画方式中兴趣更浓。在网络教室还可以利用Word、PowerPoin软件进行电子板报的教学,学生每人都可以动手创办一份属于自己的美术小报。还可以利用Frontpage、Dteameaver等软件进行个人主页制作,创办虚拟网站的教学等。

2.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丰富美术课外活动

此项整合的前提是校园网要与互联网接通。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获取知识的时间和周期,为师生提供了开放型的知识库、资源库。美术教学可充分利用网络,获取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开展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互联网与美术学科的整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开放型、探索型课堂模式的建立

传统的欣赏课,教师先介绍画家,讲解创作背景及相关知识,欣赏课本上仅有的作品,然后学生提问题、说看法,难以逃脱以说教为主的封闭式教学。利用互联网的美术欣赏课,书上的作品和作者就变成了同学们搜索知识的索引,课堂就变成了查找资料-搜集整理-理解交流-发表看法的开放性课堂。查找资料时,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网址,也可以让学生在Coogle工具栏里输入关键词,搜索到大量有关的条目,直接进入相关网站。在网上阅读欣赏时,学生选择作品和阅读顺序由自己操纵,完全是开放型、探索型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只是个向导、合作伙伴,这时我们从学生发表的看法、想法中可以感觉到学生仿佛个个都成了“周游世界型”的学生,并且能熟练地驾御获取知识的工具——网络搜索。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等课型中,教师同样可以设计让学生在网上探索的教学方案。

(2)丰富了学生的美术课外活动

互联网也为学生的美术课外活动打开了广阔的空间。美术课外活动本身就是课堂的延伸,它需要学生开阔眼界,了解更多的美术信息,欣赏更多的美术作品,互联网正好解决了美术课外活动的这一要求。如线描画的学习,我们先让学生在网上欣赏大师与小朋友的线描画,了解线描画的不同风格,以及线描的表现形式适合在什么时候运用,这些对接下来的线描画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再如,我们进行的抗击“非典”专题绘画活动,网上相关的美术活动内容很少,但实际抗击“非典”的内容非常多。我就让学生大量地阅读、观看报道人们抗击“非典”各种行动的新闻、照片。学生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形成了强烈的感性认识,创作起来思维敏捷,内容丰富多彩:有戴口罩、洗手、量体温、喷药水等讲究卫生方面的;有医务人员抢救“非典”病人的;有给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消毒的;还有把“非典”病毒设计成小恶魔形象,把84消毒液设计成84导弹作战场面的,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认识。

网络不仅让我们的活动内容更加充实,还给我们开辟了又一块活动园地:制作网页。我们在学校的网站上建起了自己的美术活动殿堂:美术长廊。里面有“美术活动信息”、“课堂内外”、“美术之星”、“我的作品”、“你的评价”等栏目,全是同学们自己的内容,由同学们在活动中组稿,及时更新内容,和世界各地的小朋友交流。可以说互联网为学生的美术活动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收集知识、获取信息的能力。

整合引发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给美术教育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积极探索,勇于开拓,与此同时,也有几点思考:

第一,师生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随着整合的不断深入,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方面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资料,因此师生都应在自己的计算机中建立一个资料库,将各种内容分门别类地放在相应的目录下,不断使用,不断丰富,这样一个个人资料库就形成了。教师教学资料在整理、存放时可按课文内容进行,长期下来,就会形成学科资料库,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第二,在校园网里办起班级及个人美术网页

目前,校园网站的规模都还比较小,都是一些有关学校方面的大的内容,很少能体现班级及学生的个性。随着网站内容的不断丰富,可在校园网里建立班级网页,下设个人主页,以此来突出班级的美术特色和个人的美术特长。将校园网内容充实,规模办大,符合网站的发展方向。

第三,不能夸大现代媒体的作用,以此取代传统媒体

在大谈现代教育媒体优越性的同时,不能抛弃传统媒体,对于用了现代媒体,就很少再用粉笔,很少再用传统绘画工具在课堂上进行绘画示范的现象,应坚决避免。其实,各种教学媒体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传统绘画工具细腻的表达是现代媒体取代不了的,教师示范的言传身教作用也是不能低估的。在学生方面,电脑绘画同样不能取代传统绘画,传统绘画技巧和表达方式更容易细致地表现学生的情感活动,体现学生的审美趣味。因此,我们应该将多种媒体有机结合地使用,各展所长,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课件绘画美术
美术篇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精简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