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步式构建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体系

2009-05-13刘引红彭敏军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6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师范生

刘引红 彭敏军

摘要通过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开设的重要性和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构建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体汞,以期更好地指导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为基础教育改革多做贡献。

关键词师范生;教育技术公共课;教育技术能力

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里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各类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生是从事中小学教育事业的主力军,他们走上教育岗位后究竟能否胜任教学工作,能否达到《标准》对教学人员的要求,尚不能一概而论。但目前各高校开展的以《标准》为依据,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这一重大举措,拓宽了师范生培养的渠道,有助于师范生的各项能力更加接近《标准》对教学人员的要求。

面向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开设的重要性

1.扩大现代教育技术的影响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继续搞好多样化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建立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然而,目前高校仍有不少非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未听过教育技术,更不用说对教育技术的了解和应用了。中小学招聘计算机或者信息技术教师岗位时,有不少负责人不知道教育技术为何物,竟三番五次地强调他们需要的是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诸多现象表明,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和中小学难免遇到一些尴尬的局面,所以扩大现代教育技术的影响力势在必行。面向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开设对于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和中小学的影响意义深远。

2.指导师范生的专业学习及道德修养

21世纪以来,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等为代表的技术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方方面面。以Google为代表的搜索引擎,以Blog为代表的个人著作工具,以Wiki为代表的社会性著作工具,众多Web2.0工具的涌现,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各类信息冲刷着师范生的头脑和思维,信息出现“相对过剩”。如何正确、充分地利用网络,对师范生专业的学习及良好道德的培养非常重要。比如,《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搜索重要信息,区分优质信息和劣质信息,通过网络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等。

3.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

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开设之前,师范院校主要通过教育学、心理学和普通话训练等课程的学习,以及微格教学、试讲、教育实习等“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帮助师范生更好地适应中小学教学工作。而随着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颁布及教育技术专业在更多高校的开设,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具有可行性。毕竟,通过职后各类培训及自我学习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是很有限的,因为工作后,面临家庭、工作等压力,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难免会受到限制。而职前师范生的主要工作就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来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就会轻松许多。

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杂乱,目标模糊

据笔者了解,大多数师范院校对课程内容的设置未达成共识,使用的教材竟达十几种版本之多。一些教材基本就是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浓缩与移植,而失去了公共课程自身的特色与宗旨。课程内容涵盖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各种媒体设备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开发、信息化教学设计等,内容庞杂,重点不明。课程基本安排在大三上学期,课程内容紧追课本,与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相脱离,甚至与学生之前学习的教育学、心理学及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相互重复,毫无特色,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此外,由于近年来高校学生人数激增,有限的实验室和设备无法满足操作性课程的需求,实践教学环节严重缺失,学生因而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将此课程当作累赘和负担。

2.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互动

笔者曾走访过某些院校的教育技术教师,得知由于近年来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普遍开设,加上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任课教师工作繁杂,精力有限,课程开设效果可想而知。具体表现在: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各种教学软件蜂拥而至,网络人际交流频繁,教育技术教师却因工作任务繁重而丧失学习交流的机会。教师所讲内容缺乏新颖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者,近年来,各高校扩招现象屡见不鲜,各专业人数逐渐增多,学生上台演示、全班头脑风暴、分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难以实施,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班级讲授法上课,这难免与学生的期望有所偏差,师生无法充分互动。

3.评价方式落后,效果不佳

由于教学方式单一,致使考试方式也受到限制,大部分学校采取开卷测试或者论文撰写的形式,期末正规的理论考试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虽然多数学校规定最终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包括学生上课出席情况、上课回答问题次数、上课几率情况、平时作业等)和期末成绩叠加计算,但许多教师仍然将这种方式的考试流于形式,而用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途径。而大多数师范生由于缺乏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走马观花式地上课,临考突击应付过关考试,不能从自己的学习和能力等方面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更不用说用心感悟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习内容,向学校及教师反馈相关意见和建议,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构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体系

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结合笔者以“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公共课”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了相关文献,研读了众多文章,访问了部分教育技术教师。笔者认为,构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体系(如图所示)非常重要,应该从明确目标,分学期培养;吸引学生,建互动课堂;重视能力,增评价方式这三个方面来优化此课程的教学。这三个方面不是相互分离,而是互相融合,相得益彰。

1.明确目标,扩课程内容

面向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一定要目标明确:首先,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

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1994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2005定义)。从AECT1994及2005定义可以得出,教育技术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习。所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首先应该能够帮助师范生学好大学专业课程及解决师范生碰到的一些基本问题(通过形成网络学习共同体或者通过各类搜索引擎来实现)。再者,高校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为贯彻落实《标准》而采取的实际行动,其目标就是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对教学人员的要求。

实现目标的具体做法是:为了促进师范生大学的学习绩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方法介绍、资源的检索与利用、Web2.0技术的应用、社会网络构建方法(引导学生通过Delicious、Haokanbu、Blog等在茫茫网络世界中寻求学习伙伴,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等网络时代的学习工具或学习方法。为了引导师范生更好地参加教学实习等活动,更为了帮助师范生能更好地参加未来的教育工作,面向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内容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常用教学设备(比如幻灯、投影等)的使用、实用教学软件的使用(Photoshop使用技巧、Office软件高级学习、Cool Edit音频编辑软件等,Office软件的基本操作等不必重复讲解,因为学生可能在计算机基础课中已经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及注意的问题等与师范生未来工作联系紧密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学校指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本内容设置的基础上,一定要通过和学生互动等方式,扩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用的课程内容。学校甚至可以依据《标准》自行开发校本教材,使得课程设置真正满足基础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

2.吸引学生,建互动课堂

如果说第一个策略是从宏观角度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规划的话,那么第二个策略就是从课堂微观层次来帮助宏观策略的具体实施。教育技术教师要帮助师范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教育技术能力,教师自己的授课方式、自身的素养等首先要能征服学生,能博得学生的喝彩,这样,教师才能向学生树立榜样作用,引导他们掌握方法,增强能力。课堂上,教师要通过悬念法、问题法、故事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问、讨论、交流。教师要探索各类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比如探究学习法、协作学习法、项目学习法、问题解决法究竟更适合哪类内容的学习及哪些学习群体的学习。教师还可以组织教育技术专业的优秀学生和师范生进行学习方面的交流,让同龄人的思维碰撞火花。总之,创建互动课堂是调动师范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做到这一点。

3.重视能力,增评价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开设的目的不是要学生考出成绩、考好成绩,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教师可通过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作品、演讲、模拟上课、学习反思总结、期末成绩等方式来评定学生是否已经完成课程的学习。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使自己的课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因为如果学生喜欢教师的课,喜欢教育技术学习,学生会自然地总结自己的收获和失误,会认真地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这一策略将贯穿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学习的全程中,通过评价,教师和学校相关领导可以调节课程内容、课时设置;教师可以评价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学生可以评价自己的成长过程,向教师反馈相关问题。

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对培养职前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和提前具备从教人员各方面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关于此课程开设的目的意义、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已有很多,但是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内容设置、教学安排、开设效果等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期待更多的学者驻足此研究领域,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出谋划策,为中国基础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多做贡献。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师范生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教育部:公费师范生离校前全部落实任教学校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建立公费师范生转入与退出制度正当其时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