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引导与科学管理并举

2009-05-13马淑华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6期
关键词:课件内容信息技术

马淑华

信息技术课是学生非常喜欢的科目之一,但令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是网络、游戏、互动等一些较为浅层次的东西,对那些枯燥的计算机语言和程序,往往望而却步。因为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只是在一个较为浅薄的层面上。由于他们的这种心理特征,容易使课堂上出现一些较为消极的情况:利用网络教室聊天,互传东西;玩网络游戏,在网络课上浏览网页或者网上聊天。有的连以上各种都做不成,就会打扰其他人正常上课。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然而,信息技术课程有很强的综合性,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理论知识较枯燥、抽象的学科。在现阶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显著的矛盾: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浓厚兴趣与对学习的毫无兴趣——几乎每个学生都盼望着每周一次的信息技术课早点到来。然而,事实上,大部分学生是盼望着到机房里去玩游戏,而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时却乏然无趣。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并且还要在毕业会考中尽可能多地使学生过关,提高过关率?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经验,即:“兴趣引导与科学管理并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它能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因此,学生对某学科有无兴趣,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有兴趣,就能主动学习,全神贯注,觉得心灵手巧;没有兴趣,就会被动应付,精神涣散,感到头脑迟钝。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做了如下几点。

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

课前的充分准备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情,准备的内容包括:

(1)明确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2)明确这一节课中哪些是学生易接受的东西,哪些东西学生不易接受。(3)在讲授学生易接受的东西的时候较容易实施,在讲授不易接受的东西的时候,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技巧,并且要具体到这些教学技巧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实际操作。(4)明白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学生对之不太喜欢学习的内容。在讲授学生不太喜欢的内容时,一定要换一种讲授方法,绝不能靠机械的、简单的灌输。(5)把学生不太喜欢的内容与喜欢的内容艺术化地关联起来。

自己动手制作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氛围对教学的成效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很明显,在轻松、愉快、和谱的学习气氛中,学生会以高度的热情、兴奋的思维接受你所讲授的内容。反之,你可能会劳而无功,在学生中产生了抵触情绪,你的教学目的将很难达到。

例如,教学《打字的基本功》一课,我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设计制作了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课堂上运用该课件分别向学生演示:(1)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打字时应养成怎样的良好姿势。我通过该课件向学生演示:“一位小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打字。”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打字时应注意哪些姿势?”(2)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打字时双手应轻放在键盘哪些键上。我通过该课件向学生演示一幅“键盘示意图”。并在显眼的位置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打字时双手各个手指应分别固定在哪些键上?”(3)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打字时双手是怎样分工管理键盘的。我又通过该课件向学生演示一幅“键盘分工管理图”,并在显眼的位置上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打字时各个手指对键盘的‘管辖范围怎样?”形象、生动的课件演示,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引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这样,既节约了讲解枯燥知识的大量时间,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科学管理,因材施教,夏活掌握学习内容

你的教学对象,不是装有固定程序的机器人,他们是一群有血有肉并且知识和思想都参差不齐的孩子。免不了有懒惰、贪玩、自制力不强等“陋习”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在上课时,要多加督导,科学管理,充分肯定他们的聪明、机智,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多指导他们操作,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并且也能做到和好学生一样满意的作品,使他们心中增添成就感和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1.老师发现学生有了进步要及时表扬并鼓励他继续完成下一步。对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在完成本节课的内容后(完成了任务,他们一般都要求上网),老师就适当给他们增加难度。例如,把本课内容做修饰:word部分要求他们做文字效果、添插图片、设置背景;表格部分改变边框线样式和颜色;名片设计要求做得有个性、有特色等。

2.对于个别特殊的学生,我就通过做幻灯片和建邮箱发邮件的形式和他们交流。在这交流过程中,一是使他们学习了这两种技能;二是通过交流也使他们明白了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是真诚的。

3.对待全班同学,老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安排好每一节课的内容。在课容量大的时候,鼓励学生认真完成本节课的内容,体验成就感。

4.在有的课内容不太多的情况下,老师适当给同学们加点任务。例如,演示文稿第一节,在同学们都能轻松地完成任务而时间还剩下好多的情况下,给他们增加第五张幻灯片,内容为:“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对于这个话题,一是同学们感兴趣;二是我想从学生们写的内容里找到他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好老师,我会向学生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努力。

5.对全班同学都积极认真地掌握并完成课上内容的班级,老师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办法之一就是在临下课前10-20分钟开放网络。这种办法好处也很多的:一是学生喜欢网络,通过这种奖励以后他们会认真听讲。及时完成课业;二是老师可以通过网络给他们传授很多网络知识;三是通过浏览网页,学生们学习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四是通过网上发帖子和网络聊天提高了学生的打字速度。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与学生的共处中,你要把他们当学生、当孩子,更要当他们是朋友。除了传授他们知识外,还要及时地与他们沟通,知道他们的心理状态。真诚、关爱才是最重要的法宝。

在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所教的班级的学生没有故意给我捣乱的,更没有故意顶撞我的。这几年我没有批评过任何一个学生,因为我把学生当做我的老师和朋友。还有在这次“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调查中,我所教的班级中,每个班都有学生写到:“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就是您这样的——和蔼可亲、一视同仁,您既是老师又是我们的朋友……”

这些事实让我明白:作为一个老师,只有你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才是最快乐的,只有学生才能体现老师的价值,学生才是你最好的老师和朋友。

综上所述,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的热情和鼓励是学生最大的动力,再加上科学的管理,能使信息技术教学变得轻松、有趣而又富有成效,能使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计算机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课件内容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精简课件,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