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情画意教学 入情入境感悟

2009-04-29黄叶萍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09年4期
关键词:古诗文景物想象

黄叶萍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可以发现古诗文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这些古诗文多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既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关于古诗文教学,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诗歌的教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两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重冗长的讲说。”古诗文的教学,重在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学习古诗文,吟诵古诗文,使学生爱上古诗文。

一、赏析诗句想象画面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来看,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杨万里的《小池》,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有生机的“泉池小荷”图。又如杜甫的《绝句》,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

在教学白居易的《忆江南》时,我是这样引领学生赏析诗句、想象画面的:

(1)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词句还原成画面,这两个句子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呢?(2)看到这么美的画面,你的脑子里浮现出了哪些词语?(姹紫嫣红、万紫千红……)(3)学生结合想象诵读,把这些热烈的场面用朗读展示出来。(4)男女生合作读,体会江花和江水互相映衬的美。(5)春天的景物很多,但诗人只抓住了两种最有代表性的景物,两种对比最强烈的颜色,把一个亮丽、美妙的江南的春天展现在我们眼前。除了江花、江水,还有什么风景诗人也是那样熟悉7(6)这许许多多的景物,用语言又怎能描述得尽?所有的赞叹都浓缩成简单的三个字——江南好!学生齐读《忆江南》。

由于古诗文文字的精简,给读者留下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填补了诗句的含蓄和跳跃,丰富了诗句的语言和画面。学生边读诗边想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二、品味字词激发诗兴

古诗词语言精练、含蓄、优美,或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或流露出作者的情感。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如王自文老师教《独坐敬亭山》,通过对“独”的品味,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对敬亭山的深深眷恋,也体会到诗人当时心境的孤独、落寞。

再如《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用得妙,历来受人赞叹。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思考:“绿”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换成哪个字?这样换好不好?从而使学生领悟到“来”“到”“入”“过”等字都不如“绿”字有形有色,“绿”字写出了春风有色,立刻染绿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读着“绿”字仿佛看到了绿油油的细草铺满江岸。在品味“绿”字中,学生自然而然被诗人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折服。

但是,我并没有单纯地停留在“绿”字上做文章,而是又设计了一个想象说写的环节:“______又______江南岸”,让学生仿照诗句展开丰富的想象。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很快调动起自己的生活体验,唤起相似的记忆,用鲜活的语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他们心中江南岸的春天美景:“桃花又红江南岸。”“蝴蝶又舞江南岸。”“小鸟又唱江南岸。”……就这样,融想象、练笔、说话的语言训练于一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诗兴。

三、借助画面感受诗境

诗中有画,读诗要想象重现诗中的画面:画中有诗,读诗要欣赏诗中精妙语言对画面的描述。如诗如画,品诗赏画,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这是古诗教学追求的美好境界。

在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时,我让学生初读全词后说说这首词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学生回答有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共九种景物。我说:“假如这是一张空白的画纸,让你们把这九种景物都填画进去,可以怎么填呢?”于是学生到黑板上来板画景物,把板书设计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在填画景物的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词的意思。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渔歌子》的意境,我还插入柳宗元的《江雪》与之对比。我说,如果把这首诗也看作一幅画,那么画中有哪些景物呢?诗中有一个“鸟”字,要不要画鸟呢?……没有飞鸟,没有行人,四周冷冷清清的,只有一位老翁冒着风雪,独自在江上垂钓。此时,你能感受到老渔翁的心情吗?(孤独)把这样的感受读进诗里。

这样,通过一词一诗的画面对比,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不同意境,体味到他们不同的心情。原来《渔歌子》中的词人张志和钓的是一种心情,一种怡然自得啊!课的最后我是这样结尾的:青青的山,绿绿的水,白白的鹜鸟,黄绿色的鳜鱼。白鹭飞得那么飘逸,流水是那样轻快,鱼儿是那样自在,一切是那么的清丽、优雅,加上一位悠然垂钓迟迟不愿回家的老翁,多美的画卷呀,咱们再读读这首词,让这美好的画卷永存在我们心里。

四、一咏三叹感悟诗情

我曾经欣赏过王崧舟、王自文等几位名师的课堂教学,发现在他们的课堂中都恰到好处地安排了往返回复、一咏三叹的“引读”。正是这种引读,在把学生带进文本的同时,营造了感人至深的课堂氛圈,感染着每一位学生。

请看王自文老师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片段:

师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我的心里有同情,同时又感觉宋朝政府真是腐败无能。

师:是啊,他们是如此的昏庸,而老百姓却还对他们盼啊,盼啊!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65年啊,780个月啊,23739个日日夜夜呀!

师:一年过去了,读——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5年过去了——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10年过去了——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65年过去了——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呈,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可他们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抛弃,被那些终日沉醉在湖光山色、莺歌燕舞中的游人们抛弃了。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14个字饱含着沦陷区人民的血泪煎熬与殷殷苦盼,是数十年沧桑历史的高度浓缩。如何解读?这不能靠解读,也不能靠分析,只能靠读,在读中想象、体悟。在读的处理上,王老师没有让学生为读而读,而是对时间进行巧妙“切割”,将23739天用“1年”“5年”“10年”“65年”分段再现。在教师低沉而激越的引读中,学生入境入情地跟读065年漫长的苦难历史,犹

如一幅连绵的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徐徐展开:满目疮痍、遍地废墟的中原大地战火弥漫,人民在敌人的铁蹄下苦苦挣扎、空盼王师……这样的诵读,声声血,字字泪,是沦陷区人民对敌人暴行和昏庸朝廷的血泪控诉。

在教《送元二使安西》时,我也试着用了引读的方法,感觉效果还不错。这是一首情真意切的赠别诗,诗人将离情别绪皆倾注在一杯酒中,一斟一酌,几许苦涩,几许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更”字,语尽情遥,含吐不露,意蕴极为深厚。教学时,我把这两句作为感悟诗情的重点,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一个“酒”字,让学生体味出了不同的滋味:这是一杯离别的酒、友谊的酒、连心的酒、祝福的酒……于是课堂上就有了这样一段师生对话:

师:这是一杯离别的酒——

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是一杯友谊的酒——

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是一杯连心的酒——

生:(齐读)“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是一杯祝福的酒——

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外,看到窗外的景色,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更为强烈。读读整首诗,再想想,王维和元二看到哪些景物,离别的愁绪会更浓?

透过客舍的窗外,他们看到了——(指板书:雨)

师:小雨还在下着,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起程,这一去,何年何月才能相见?让我们怎能不伤感别离——女诗人读“劝君……”

透过客舍的窗外,他们看到了——(指板书:柳)

师:是啊,古人听到《折杨柳》的曲子,也会触动离别的愁绪,而今天,在朋友就要远行时,看到窗外满目的青青杨柳,怎能不让人伤感别离——男诗人读“劝君……”

师:(指板书:客舍)王维为送友人,从长安一路送到离长安城三十里外的渭城,在此地的客舍摆上一桌酒席为朋友饯别。客舍,本来只是旅客的暂留之地啊,自己都漂泊在他乡,却要在这里送别朋友,怎能不伤感别离——齐读“劝君……”

配着《阳关三叠》的音乐,我一遍一遍地引读诗句。师生间情意融融,共同沉浸在“敬酒再三,依依话别”的意境中,由此更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

祖国文化源远流长,古诗文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去体会古诗文的语言美,感受古诗文的画面美,领悟古诗文的意境美,理解古诗文的哲理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古诗文景物想象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快乐的想象
一生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写好家乡的景物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