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学生注意力的组织与培养

2009-03-14徐湘春

消费导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组织体育教学培养

徐湘春

[摘 要]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目标导向、教法优化组合、组织形式多变、练习与休息合理交替、创造良好的情境等,帮助学生将注意力稳定地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解、示范、学习和自练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发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体育学习目标。

[关键词]体育教学 学生注意力 组织 培养

一、注意在体育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注意力是全神贯注于一个确定目标,不为其它内外刺激干扰而产生分心的能力,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活动是一种身体操作活动,不但要求学生迅速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和表象,而且还要准确、完美地表现出来,这些活动特点对学生的注意力都有特别的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动作技能是借助视听等感觉器官来直接感知动作。这时,学生只有将注意力稳定地指向集中于学习的动作形象、结构、过程与时空关系等方面之上,才能迅速地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和掌握动作要领。人的注意力既受遗传因素和年龄特征的影响,又需通过专门的训练,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提高。

关于在注意力的训练及研究中,有的学者则重研究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中的有意注意;有的则重研究创设有利的情境来集中注意力。目前,注意规律、注意机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那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如何组织和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呢? 笔者在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通过体育教学的目标导向,结合体育教材特点,优化教学的方法和丰富教学组织的形式,采用生动直观的讲解示范,以及创设有利于注意集中的情境等,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将注意力稳定地指向和集中于体育学习的全过程。俄国教育家乌申斯曾经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 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在体育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与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发展学生注意力,这不仅是保证体育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

二、体育教学中学生注意的组织与培养

(一)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保持稳定注。

心理学研究表明,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唤起和保持学生有意注意和继有注意的必要条件。这两种注意,都是由学生的学习目的所引起的。学生的学习目标越明确,学习动机越正确,学习任务越具体,就越有利于学生保持稳定的注意[1]。为此,教师应该先让学生明确体育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讲解本课教学的目的和意义,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提出相应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动机导向,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责任感,使他们能通过内驱动力和用意志力来保持稳定的注意,从而促使有意注意和继有注意得到发展。例如:在学习双杠或单杠时,有的学生不感兴趣,有的学生害怕、畏惧等等,教师就应从审美的角度和依据学生健美的需求,向同学们讲清楚双杠、单杠对人体上肢肱二头肌、肩三角肌的锻炼作用;通过双、单杠的练习,能促使人的体格健壮,是促进人体形态健美的重要手段。使学生明确双单杠锻炼的价值,从而唤起学生积极学习双、单杠的兴趣和注意。在学习新的动作和难度大的动作时,教师应结合体育教材的特点,预先向学生说明体育学习过程的复杂性、重要性、价值性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要求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动员学生利用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来加强对练习内容的注意。学生一旦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形成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对此就有了积极的需求,就能经常激发自己有意地集中注意到双、单杠的学习内容上来,形成稳定的注意习惯,从而能集中和保持持久的注意力。

(二)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的状况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集中注意,首先要掌握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状况,善于判断学生是否集中注意。巴甫洛夫对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认为,注意从其发生上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所谓定向反射是指每当动物或人的周围出现新异刺激的时候,动物或人就会将自己的感受器朝向新异刺激,以便更好地感受这一刺激,从而作出适当的反应,以适应环境的新变化。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生理机制,是有机体的定向反射。人在注意某一事物时,其它活动及多余运动都会停止。

在体育课的开始阶段,为集中学生注意力,一般采用队形、队列练习。当学生的注意都集中在队列操练时,这时只听到教师的口令(或口哨声) 和学生步伐一致的声音。根据注意的外部特征,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姿态、表情、神色,判断出学生是否注意、倾听、凝视等,从而了解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注意状况,判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在一般情况下,注意的外部表现是和内部的真实状态相符合的。 但二者有时也并不完全相符合,有时学生表情似乎是集中注意的,实际上注意着与上课无关的事物[2]。因此,在判断学生是否注意时,需要教师细心地观察,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来。教师可采用有效的口令、无效口令、轻微口令、逆反口令等方法,检查学生是否集中注意,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注意的分散。在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和保持学生注意的同时,要尽可能利用那些引起学生注意的因素。例如:教纵箱分腿腾越时, 可先在纵箱的远端贴上胶布一条,作为明显的标志,引起学生的被动注意。经过多次练习,学生有了肌肉感觉,知道了手必须撑到箱的远端,才能完成好这个动作,从而引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还可以采用提示的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在组织学生练习“前滚翻”时,可通过提示学生低头、团身、抱腿等口令,引起学生对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合理分配的注意,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排除内外部干扰,保持注意的稳定。

“无意注意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及人的主观状态引起的。注意的干扰因素来自内外部两个方面,内部的干扰是学生常被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干扰而陷入混乱,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练习动作上。”[3]为了克服注意内部的干扰因素,可通过明确学习的目标,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培养意志力等,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上。外部的干扰由于来自外界无关刺激而分散注意,影响学习的效果。当上课时,有某些意外的东西闯入学生视线时,往往会使学生分散注意力。此时,教师应当及时采用口令、讲解、示范、组织措施等,将学生注意集中到课堂学习上来,防止无意注意造成的分心,产生对教学的影响。体育学习的环境,是吸引学生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必须注意优化体育教学环境,创设一种特定的有利于集中注意的情境.。教师上课前应认真将场地布置好,在安排游戏教学时,应在比赛场地上划好线,插上小红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教师的语言要简炼,动作要大方得体,服饰要整洁朴素,表情要自然;直观教具的选择要适当,使用要得当等等。这些问题处理得好,就能很大程度地避免学生注意的分散,从而提高体育学习的效果。

(四)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是唤起和保持学生注意的重要条件。教师应根据体育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适当地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既要力求利用能够引起无意刺激物的直观性、新颖性、形象性的方法与手段,也要考虑学生主观状态,突出其多样性、趣味性、生动性,使学生对体育学习活动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持久性、稳定的注意[4]。例如:在进行跳高动作教学时,教师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把跳高动作合理地分解成几个部分,逐个进行教授,最后完整学习掌握跳高动作。这样可降低学习难度,简化教学过程,较快地帮助学生掌握动作的困难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学生注意的组织与培养上,为使学生能保持稳定的注意,需要多次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在上课的开始阶段,通过介绍新教材的结构和作用意义,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然后明确指出课的教学目标与学习任务,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当学生在练习中产生注意力分散时,可以通过变换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等,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例如:组织学生学习篮球运球动作时,一般学生开始练习比较认真,经几次练习后已基本掌握时,兴趣就会下降,产生注意力分散。这时,教师可采用竞赛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比赛,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单调,注意力就会集中于运球比赛中。这样,既能保持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又收到了发展体能和提高运用动作能力的积极效果。

(五)采用丰富多彩、实用的教材内容

教学实践证明,具有健身性、实效性、健康性和系统性的体育教学内容,是引起和保持学生注意的重要条件。相反,难度大、结构复杂,学生不易掌握的体育教学内容,往往容易使学生注意分散。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选择和安排具有健康性、健身性、系统性、实效性的教材,教学时结合体育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注意新旧教材的系统性和联贯性,在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学习新教材。例如:在组织学生复习前滚翻的基础上,学习鱼跃前滚翻,使学生在现已有知识技能产生愉悦的同时,产生追求新知识技能的愿望,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地选择丰富的、健康的、实用的知识,不但能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的直接和间接兴趣,发展了有意注意和继续注意。

三、建议

(一)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注意规律,认识和了解不同年龄学生注意的心理活动过程,设法控制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充分利用能引起和保持学生注意的因素去组织教学,通过教材、教法、组织措施、场地环境等因素,促使学生经常获得和保持良好的注意,进而形成注意习惯。

(二)体育教师认真地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力求使课堂的教学环节与教学步骤,科学化、合理化、趣味化、多样化,引导学生将感知、思维、实践三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使整个教学过程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集中性,贯彻劳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的身体操作活动与休息合理交替,使学生的情绪有张有弛,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交替进行,有利于保持稳定注意,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示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思考和参与,是保持稳定注意的重要条件。运用正确的示范、挂图模型演示、口令与指示、定向与领先、正误比较等,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鼓励进取精神,提高练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李祥等,学校体育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孟淼,论注意规律与体育教学的互动[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 , (2) :75 - 77

[4]王晓芳,运用注意规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 (1) :31 - 33

猜你喜欢

组织体育教学培养
品三口而知味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