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高考作文命题的技术性失误

2009-01-20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命题反思

陈 刚

【摘 要】高考作文命题内容仍有局限,视野也不够开阔,有意逃避现实深层问题,蹈空务虚;不少材料不合生活的逻辑,本身缺乏信度,甚至存在知识性错误;命题未能面向全体考生,扫清审题障碍,致使考生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猜测题意上;高考作文的命题技术不成熟,导致猜题押题,增加了应试的博弈性和不公平性。

【关键词】高考作文 命题 技术 失误 反思

一、命题视野狭窄

高考作文命题虽然已经摸着石头过河好多年,但在内容的设定和命题的视角诸方面的改革,千呼万唤出不来,内容仍有局限,视野也不够开阔。

高考作文的题材和主题从政治挂帅到追逐社会热点到关注现实生活,再到感悟人生、奢谈文化,并未真正回归到写作本体上来。就高考作文命题的视野而言,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合作与竞争俱在,和平与冲突共存,但高考作文命题似乎只欣赏世外桃源般“诗意的生活”。近年来的命题意向可以说是舍质而取文,避实而务虚,只重感悟而不重思考,只求人文而不顾法理,只讲伦理道德而不问国计民生,只谈个人修为而无关天下大势。

传统的话题大都是围绕伦理道德做文章,虽然用心良苦,但高考作文命题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使用母语传情达意的能力,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人文关怀的境界。要在命题的内容、话题的立意等方面进一步拓宽思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自然以及人类的生存发展。

由于现实环境的制约,作文命题尚有许多雷区未能突破,如2004年福建卷要求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写作:

人物:孔子、苏轼、曾国藩、鲁迅、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宋江、薛宝钗、冬妮娅、桑提亚哥

这些明星中,为何只有死人(霍金是未死的外国人)和虚构的人?中国当代不也有许多很耀眼的“星”吗?哪怕歌星、影星、球星,哪怕政星、商星、文星;就是窃国大贪星也未尝不可呀!

高考作文中涉及古代、寓言故事的比较多,但涉及现实深层问题的比较少。若从语言表达和价值取向来说,倒是与时代的特色相吻合,尚华丽精致而不尚朴素质实,尚虚灵高蹈而不尚自然真淳。

二、伪材料和伪命题

在提供材料的作文中,有些材料(如时兴的寓言故事)要做文章中的引论,有些材料(如事实和数据)要做文章中的论据,因此提供和运用材料的前提,就是要可靠,要有信度。

我们不妨先看看2004年的几道高考作文题。

全国卷(四)所供材料是一位哲学家告诉一个富人“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白银”,“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的原因。哲学家的意图显然是讽刺富人眼里只认得钱,但他用的是诡辩术,把“水银”这个概念偷换成了“白银”。试想,哪个人在窗子里看到的不是别人?哪个人在镜子里看到的不是自己?一方面,要求考生在作文中所举事例信而有征,因为事实胜于雄辩;一方面,所供的材料却常常是随手拈来,或寓言、或故事,连起码的生活逻辑都不顾,遑论信度?如果考生运用所供材料,并依此引出结论,岂不大谬?

浙江卷的材料是关于某省人文科学素养低的问题。材料中的“某省”不知道是哪个省,但推想得出来,该省的经济发展相当超前,恐怕不亚于浙江省。不知道这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达标率是怎么算出来的,就算浙江省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高出该省一倍,其达标比例也只占到15%。如果真是这样,浙江的命题者要求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写作,岂不是和绝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也未必达标的浙江的考生为难吗?

湖北卷的材料是刘禹锡《昏镜词》小引中的故事,讲“买镜子的人十中有九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镜”的道理。刘禹锡的本意无非是借此寓言揭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有些人常常不愿意正视自身存在的缺点。而命题者却不问这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实、生活的逻辑,当成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如果真如刘禹锡所说,人们干脆端一盆水来当镜子照就行了,又何必挖空心思发明铜镜,发明玻璃镜呢?让我们比较一下2005年的台湾作文题:

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的“镜子”。有人在时间的流转中,从“它”照见了容颜的改变;有人在人生的戏局中,从“它”观看出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不愿或不能面对“它”。试以“对镜”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同样的题材,人家一句“但也有人不愿或不能面对‘它”,就非常真实、客观地道出了某些人的社会心理。

不符合生活逻辑的命题材料还很多,如2002年卷登山者救人的故事。如果按照生活的常识,在命题者虚构的困境中,俩人都活着走出雪地,只是浪漫的幻想。在暴风雪中,既然“深知如果找不到避风之处必死无疑”,怎么还有闲心扒开雪地去看脚下碰到的“一个僵硬的东西”?还要“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后”,“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按摩”?而且救醒后还能“搀扶着走出雪地”?

命题者自己拿一些虚假的东西糊弄人,却好意思要求考生的写作“感情真挚”!

命题闭门造车,自然有违生活的逻辑;若认葫芦为瓢,缺乏的就是起码的常识。不妨再看看2005年江苏卷话题“凤头、猪肚、豹尾”的导语:

我们常用古人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来谈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

“凤头、猪肚、豹尾”实为古人对一种写作模式的经验总结,未必全面、准确。单说这作文的开头,既可是暴风骤雨式的先声夺人,也可是和风细雨式的娓娓道来;既可单刀直入,也可曲径通幽;华贵如凤头凰头者可以,本色如鸡头狗头、奇谲如牛头马面者也未尝不可,怎会“固然如此”?如果“大到事业、人生”的开头,则承袭祖上的阴功者有之,白手起家者有之,一帆风顺者有之,历尽坎坷者有之,暴发者也有之……“何尝不该这样”之说未免武断。命题如此,岂不率尔!

三、命题显失公平

任何命题形式的高考作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扫除写作障碍。对问题的思考要求有深度,有难度,这无可厚非;但对知识的要求就不能过高,应该具备常识性、普泛性,不论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男生还是女生,甚至“优等生”还是“差等生”,都能有话可说,这是写作的前提。

1998年的全国卷高考题目是从“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中选择其一。语文阅卷老师大都遇到过写了父母双亡的遭遇的作文,其中不乏编造的痕迹。经历过磨难的考生,写这种作文会有深刻的体会,但对那些生活中没有经历过波折的考生,就不公平。同时这两个题目有一个共同点:主题先定。就第一个题目而言,不管你有什么样的品格追求,面对困难和挫折,你不能表现出你的柔弱,你的无奈,更不允许放弃或者逃避,你只有“坚韧”,别无选择。第二个题目“战胜脆弱”,就立意来说,你必须战胜脆弱;就结果来说,你必须是战胜了脆弱,不管事实是不是这样;就过程来说,你必须是经过了一番“翻江倒海”的心理战,最后终于战胜脆弱。结果是既定的,需要填充的只是过程,不编造又如何切题? 考生除了个性、禀赋、学养等的不同,在所熟悉的文体、擅长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语言风格诸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正如曹丕在评论建安七子之短长时说:“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俊也。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然不能持论……”考试科目粗分为文、理二大类,而大学的学习科目却很复杂,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对写作的文体和其他要求更是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别。就学生的天赋而言,有长于形象思维者,近几年的诗化命题正是投其所好;有长于理性思维者,喜欢分析论证,面对诗意化的命题,就往往有些力不从心;还有缺乏创新思维而娴于应用文体者,依近年来的命题走向,只能无用武之地了。

学生应该关注社会重大事件,写作当中可以自由联想;作为高考命题,却要尽量回避。2008年高考前夕,本人在作指导时,就曾对学生断言,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不会直接考,但相关的题材应该注意到。因此,笔者要求学生设计两篇作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和“感动”。遗憾的是,全国第一卷的题材就是汶川大地震,四川卷的话题是“坚强”。

这是不公平的,考生和指导教师都在猜题押题,绝大部分教师和考生都认为不会涉及汶川大地震,可是就有好多人自信这样的题材不会考,因此根本未曾宿构。这是严肃的高考,还是考官与考生、导师之间的赌博?难道未曾写过的考生活该?

四、命题上的偏题怪题

2005年全国卷(一)的材料:

有一次,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玻尔教授的回答的确有点出人意料;但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才真正“出人意料”,因为这实在不在我们的“情理之中”。从这则材料中首先能看到的话题应该是“秘诀”之类;何况,这则材料对这个话题来说也并不典型。

2006年天津卷: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收录了一个新词——愿景,词义是:所向往的前景。请以“愿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很惭愧,自以为学富六车,居然没听说过“愿景”一词,大概已经太落伍了;但问起学生,问起同事,同样没听说过。天津再时髦得可以,想必考生中也难免有不少如我等孤陋寡闻者。好在对词义有个解释,还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该话题的立意角度肯定比开放的天津还要开放,无论国家、社会,还是集体、个人,何者没有“愿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道题不但不偏不怪,还典型得很哪,我们的学生从小到大不就在一遍又一遍地写“所向往的前景”吗?

2007年北京卷要求谈谈对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中的名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体会。这句古诗在清人方东树眼里是“卓然名句,千载不朽”的,但其中的美学意蕴、人生感悟,专家学者说得清吗?我们的中学生能有多少“体会”?何况,对古典文学(诗词)的欣赏能力,课程标准也只作一般要求。对古典诗词作深入探究,并具备较高的鉴赏能力,不是一个中学生所必需的要求和必备的素养。这样的疑义,只宜专家“相与析”,不合考生“共欣赏”。

2007年安徽卷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最真实的妈妈,最亲切的妈妈,十八九岁的考生们却不得不乘着满目的春色,洋溢着满脸的春光,挎上一个小篮篮,还应该“带着感动出发”去看自己的妈妈,不知是否还要甜甜的歌声伴奏:“世上只有妈妈好……”什么叫扭捏作态,这就是。

国外的作文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题目较长,把内容主题明确地展现出来,以免误解。而我们的作文题目字数很少,顶多一个完全句,如2006年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常常只有一个句子成分,如1977年内蒙古卷“在红旗下”;更多的情况是只有一个词或短语,如2006年辽宁卷“肩膀”;而1977年浙江卷“路”、上海卷2003年“杂”和2004年“忙”、2005年北京卷“安”和江西卷“脸”、2006年安徽卷“读”等与科举制下的“一字题”有何区别?不难想象,这些笼统而含糊的题目会引发多少歧义。历年来的作文考题始终没有摆脱八股考题的影响,总习惯于以模棱两可费解难懂的考题来难为考生,干扰了通过作文来考查考生写作能力的考试主导方向,使考生把大量的时间、精力都花费在猜测题意上而不是写作本身。有些命题以图代题,让考生看漫画写作文。文字材料尚且费解,漫画比文字更容易产生歧义,一幅漫画让三个人看,恐怕会有三种理解。所以中国的考生在写作前要做的基本工作是猜测命题意图以便“扣题”。如此的考试,已搞不清是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还是考查考生揣测题意(考官命题意图)的能力。

高考作文的命题技术不成熟,导致猜题押题,增加了应试的博弈性和不公平性。

参考文献:

[1]曹丕.典论·论文[A].郭绍虞.历代文论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命题反思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