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认识教育科研在高中新课改实施中的意义

2009-01-18宋思洁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教育科研

宋思洁

摘 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能否深入,学校内涵发展能否实现,教育科研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科研是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理论支撑,是提高办学效益、办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要切实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明确教育科研工作方向,把握工作着力点,要强化服务意识、前沿意识、创新意识,以高中课改为契机,促进教育科研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高中课程改革;教育科研;理论支撑;加强领导

中图分类号:G63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11-0017-03

今年秋季河北省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这次课程改革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五方面,它是基于现实、指向未来的变革,是基础教育的一次深刻变革。它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而此次课程改革能否深入,学校内涵发展能否实现,教育科研起着重要作用。

一、坚持科研兴教理念,切实加强领导

教育科学研究,指的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现象、规律的认识活动。可以说教育科学研究就是观察教育现象,探索教育方法,总结教育规律,构建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研究活动。教育科学研究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动力,教育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进一步落实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先导地位。

落实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先导地位,是依法治教的应有之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信息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确立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先导地位,是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行为规范。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工作中的任何淡化甚至削弱科学研究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落实教育科研的先导地位,是其自身地位决定的。教育科研是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理论支撑,是提高办学效益、办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以教育科研为依托,充分发挥其理性导向作用,通过教育科研促进课改的顺利进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落实教育科研的先导地位,是高中课程改革得以顺利实施的客观需要。高中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随着高中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和深化,高中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将日益增多,且必将日益复杂。为保证高中课改的顺利实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工作的指导意见》也明确要求,要在教学研究等方面全程跟踪指导,要加强教研工作的协作和对口支援,就是强调了高中新课改要注重发挥教育科学研究的先导作用,从而保障新课改的科学和理性发展。

(二)切实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全省各级教研机构发挥了积极作用,各个学校也都注重了教学研究工作,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是,高中新课改较之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有着更为复杂、敏感和困难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科学研究的作用,确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理念。要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课改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切实加强对区域和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要注重调查研究,掌握教育科研工作的规律,领导带头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充分调动教研员和广大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目标管理,把教育科研工作作为对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要建立教育科研工作表彰奖励制度,对在教育科研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明确教育科研工作方向,把握工作着力点

高中课程改革赋予教育科研工作新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要求,创新教育科研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教育科研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应用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并重的原则。教育教学研究要以推进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校本教研为基点,以优化课堂教学为重点,以全力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标开展工作,强化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的理念,进一步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

教育科学研究应当强化三个意识,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一)要强化服务意识。

教育科研工作,始终要服务管理、服务教学、服务基层。服务管理,就是要关注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紧紧围绕教育的中心工作开展应用研究,积极为教育行政部门出谋划策,当好参谋和助手;要加强调研工作,及时搜集信息、反馈信息;要协助教育行政部门督查落实相关教育政策和措施。服务教学,就是要切实研究教学,为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指导;要研究通过教学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和方法,真正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标;要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把握重心,突破难点。服务基层就是要把研究的关注点放在基层和一线教师的需要上,多下基层倾听反映和呼声,帮助基层排忧解难,指导、协助学校和教师提高教研水平,促进教学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要强化前沿意识。

发挥教育科学研究的先导和引领作用,突出体现在教育科学研究要始终关注、跟踪和应用最新的研究成果。这种前沿意识,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方面,也体现在实践总结方面。因此必须及时了解各地教育科研动态,传递最新信息,推介最新经验,关注新课改,在传承与创新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才能保证课改的顺利实施。

(三)要强化创新意识。

当前教育科研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社会对学校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质量管理措施越来越不符合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要求;教育评价制度日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深入等。面对新的形势,要完成教育赋予我们的责任,真正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性作用,就必须更新观念,不断创新教研工作。

三、以高中课改为契机,促进教育科研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一)利用自身优势,全力推进高中课改工作。

河北省2009年秋季全面进入高中新课改,各级教研机构无疑负有指导、推进新课改的重任。因此,一要加强自身学习,更新理念,丰富课改知识,广泛而深入地掌握高中课改的信息和资料;二要以学科为依托,全力做好高中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工作,争取课改的主动权;三要深入课改的最前沿,研究课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研究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的新变化,帮助学校有效解决课改中遇到的困惑;四要注重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以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促进课改工作;五要大力推进校本教研,增强学校教研工作的丰富内涵;六要办好一批高中课改联系校,充分发挥其辐射和示范的作用。

(二)以校本教研为基础,深化教学改革。

随着高中课改的启动和推进,教师的素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课改的顺利推进需要实际而具体的指导,需要教研工作的有效跟进。新的形势和任务迫切要求我们将教研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根据这一精神,我们应把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好。

第一,要正确把握校本教研的特点。校本教研是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为直接目的,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新途径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活动(即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校本教研有利于校本活动的整合,有利于学校特色创建,有利于教研形式改善,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对学校发展意义重大。

第二,校长要提高对校本教研的正确认识。校长是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是以校为本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校长自身要提高认识水平,有抓校本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常抓不懈。

第三,要抓好教科室(处)的建设。各高中学校都要设立教科室(处),作为具体负责高中课改,包括校本教研工作的管理机构。已建立的要健全各项制度,切实履行职责。

第四,要抓好校本教研的培训工作。各级教研机构对学校的校本教研要进行及时指导,以多种形式举办有关校本教研的培训,不断提升校本教研的水平。要经常深入学校开展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以点带面,形成区域性发展的格局。

第五,要不断提高校本教研的水平。常规教研活动要从简单的统一进度、听课等深化为问题研究、教材研究;各学科要在学校总体计划的基础上制订详细的、符合本校实际的学科计划;每次校本教研时都必须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有主持人、有主讲人,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要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挖掘课程资源;结合本校特色,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三)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积极开展常规教研活动。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研工作永恒的主题。一要加强专业引领,积极规划和推荐相关理论书籍供教师学习,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更新;二要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以优化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教学活动。三要搞好教学经验交流活动,采取经验交流会、送教下乡、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定时定点集中指导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四要开展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将自己的实践过程形成理论成果,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加强教育科研体系建设,增强教育科研活力和能力。

建立专职、兼职相结合的教研队伍,形成有序高效的教育科研工作体系是教研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第一,要积极推进教育科研工作体系创新。进一步完善以省教科所为龙头、以市级教研机构为骨干、以学校教科室(处)为主体的专业教研网络体系建设;学校务必要加强教科室(处)建设,健全教育科研机构,要挑选具有科研能力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充实到教科研队伍中来,成为兼职教研员。学校要在科研设备和经费方面增加对教科室的投入,教科室(处)也要更新科研手段,调整科研思路。为了密切跟踪学校的新课程实施情况,我所初步确定了一批省高中课改教研联系校。联系校建设的目标是要成为学科教学的研究中心、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中心、教学教研活动的辐射中心。省课改联系校建设是我省为进一步推进高中课改、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实现教研重心下移、促使教育科研紧密贴近教学实际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各市、县(区、市)和学校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加强指导,使之发挥应有作用。联系校应当严格按照省教科所的文件要求,成立领导机构,组织研究队伍,切实增加投入。联系校要有研究主题,至少承担一个省级课题的研究,积极开展区域性横向教研活动,并组织承办研究成果推介的学习与交流会议。通过联系校建设,在全省形成一个教学教研的专家团队,产生一批真正具有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带动区域教学教研水平取得较大提高。

第二,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教研队伍是教育教学业务骨干,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师资力量,在新课改中担负着专业引领作用。教研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课改的成败。一个优秀的教研人员,不仅要关注学科教育教学的发展,更要密切关注时事政治,及时了解国家教育政策的变化,深入学习关于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深化对教育教学的理性研究,从而提升对课改理念的认识,准确有效地指导教学。因此,各级教研机构和学校要把新课改理念的深化提高作为当前学习的重中之重。要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给教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之更好地为课程改革服务。同时也要求全省广大教研人员要通过业务培训、学习考察、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和办法切实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科研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坚信,在省教育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教研机构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的教育科研工作一定会沿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正确方向发展,从而为全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 韩四清】

猜你喜欢

教育科研
陕西省初中教师教育科研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试论提高中小学区域教育科研成效
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及对策
现阶段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误区及对策
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认识与思考
精英领航 集体突围
在教育科研的陪伴下成长
浅析高校教师教育科研中的不正之风
论教育科研对历史教师成长的作用
基于课堂教学的高职经管类专业教育科研优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