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中学语文教师的教育专业修养

2009-01-06杨文叶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09年11期
关键词:学生观质量观教育观

杨文叶

【摘要】语文教育中教师的专业修养,促使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之外,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修养和良好的道德操守,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和审美观,提高好全民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育;专业修养;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11-0056-02

根据语文教育的阶段性特点,语文教育目的根据传统的划分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德育目的,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又是处于懵懂的年龄,一切都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学生。中学生是人的一生中从儿童少年时期迈向青年时期健康成长的最重要时期,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内容广泛又十分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从细处着眼,坚持不懈地抓好这项教育任务。

熟悉语文教育的对象,研究他们的共性与个性,掌握在教学全过程中根据语文训练特点实施德育和美育的规律,须树立正确的观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

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问题的根本看法,它的核心问题是怎样看待教育价值标准。社会主义的教育应体现工具价值标准与理想价值标准的统一。工具价值标准指的是: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政治、科技发展的需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理想价值标准指的是教育本体的价值标准,要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两个标准统一的教育功能是: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这样的认识,必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教育思想端正,语文教学才能大面积丰收。

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说,教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应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的客体,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积极地进行学习。主客体这对矛盾相互依存,不可分离。但认识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由未知、未能转化为知和能,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方能实现。教师的教对学生来说,是外因,是学生学好的一个极重要的条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内因,是学好或学不好的根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千万不能把他们作为知识的容器,向他们灌输,要他们死啃书本,不能包办代替,越俎代庖,把他们当作听众、观众。学生是具有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能力的人,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启发他们积极思维,促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语文教学中就能摆正教与学的位置,学生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教学可取得良好效果。

3 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衡量教育质量,应该遵循全面性原则,从整体上抓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不是重视一点,忽视其他;应遵循长效性原则,着力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根本性的提高,而不是一时一事,满足于短期行为;应遵循客观性原则,以客观性的社会价值标准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不是凭主观经验。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目标乃至唯一目标的质量观,违背了教育方针,远离了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质量观,语文教学的教文育人才能落到实处,才可避免高分低能的弊病。

参考文献

1 王松泉等主编.语文教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 程少堂.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03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学生观质量观教育观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基础教育质量观“三问”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外籍教师课堂典型用语及其所采用的教育教学措施背后折射出的“学生观”和“教育观”
孔子学生观对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启示
《外国小说欣赏》的写作价值研究
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机会公平问题的思考
关于解决大学生上课玩手机问题的思考
“以学习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及其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