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筝之都的海上雄心

2008-10-24刘培锦秦荣国

资治文摘 2008年10期
关键词:潍坊市滨海潍坊

刘培锦 秦荣国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为展现中国县域30年间经济和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资治文摘》杂志从本期开始,推出“中国百县行”的大型报道活动,计划赴中国100个县(市、区)采访报道,全方位展示中国县域的发展和进步,真实记录30年间一个地域的发展和变化;同时总结过去的成绩和经验,破解区域发展难题,探讨和谋划区域未来的发展。

第一期我们介绍的是山东省潍坊市滨海经济开发区。

山东潍坊,一座因为天空中五彩斑斓的风筝而闻名的城市。每年四月,满天的风筝为这座城市招来了五洲宾朋,使它成为名扬海内外的风筝之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潍坊的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成为我国新兴的工业城市,也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全市GDP超过了2000亿,位列全国城市的前30强,将一些老牌的工业城市抛在了身后。

在世人的印象中,处于省会济南和海滨城市青岛之间的潍坊是一座内陆城市,不要说外地人,甚至连不少潍坊人也这么认为。的确,过去潍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济青经济带和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其下辖的寿光、诸城等市县都是全国的百强县,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潍柴,有全国最大的造纸企业——晨鸣。

海洋并没有给这个城市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记,它被潍坊人或多或少地淡忘了。事实上,在潍坊北部,有着140公里长的海岸线,那里是著名的原盐产地。

时至今日,站在潍坊新的经济起点上,面对着新一轮的城市发展和区域竞争,这座城市的决策者把目光投向了北部蓝色的海洋,渤海莱州湾畔有着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矿藏,那里承载着潍坊人明天的希望。

滨海经济开发区就位于潍坊北部沿海的核心地带,距离潍坊城区仅有20多公里。行驶在滨海开发区宽阔的马路上,车窗外盐田、工厂不时闪现,更多的则是一望无际的空旷的土地,偶尔有海鸟从远处飞过。

这片616平方公里的盐碱地如同将要起潮的莱州湾海水一样——正在生长着向上的力量。

记者在几天里的所见所闻,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种力量。

9月3日,潍坊市国资委和中海油达成协议,滨海开发区最大的企业山东海化集团51%的股份被无偿转让给了中海油炼化公司。中海油计划用三年时间投资70亿元,增加炼油能力500万吨。

山东海化去年销售额227亿元,排列全国企业500强的第216位,总资产180多亿,是潍坊市乃至山东省的明星企业。此举凸显了潍坊市做大山东海化、发展滨海的决心。

9月5日,潍柴滨海产业园在滨海开发区奠基。产业园占地4000亩,项目总投资50亿,这里被潍柴用来发展大型船舶动力制造基地、车用发动机试验基地以及产业配套制造基地,是潍柴迈向“销售1000亿,进军世界500强”的重要一步。

大企业纷纷抢滩奏响了今日滨海开发区大开发、大建设的序曲。目前,滨海开发区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达161个,其中过亿元的91个,过10亿元的6个。

前身:从盐田里走来的现代开发区

这里原本是一块一块的盐田,星星点点地分布着一些小渔村。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这里居民的饮用水、交通、医疗都十分困难。盐碱滩里吃水难,村民们总是指望着老天下雨,把雨水储存起来解决吃水、用水等问题。而由于交通不便,滨海深处的居民去趟潍坊城里需要两三个小时,一天的时间大多就消耗在路上了。

然而,就是这片土地,却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地下卤水净储量60亿立方米,富含钾、钠、钙、镁、溴、碘等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元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同时这里也是我国著名的原盐产地,1958年就成立了山东羊口盐场。1986年,依托于区内丰富的原盐、地下卤水等资源,全国最大的纯碱厂——潍坊纯碱厂在这里拔地而起。此后直到1995年,两家大型的国有企业潍坊纯碱厂和羊口盐场合二为一,成立了山东海化集团,同年,海化开发区成立,潍坊市着力在这里发展海洋化工产业。2005年12月,海化开发区更名为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并被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为省级开发区。

这个过去荒凉的盐田和渔村一步步地朝着大工业和城市化迈进,居民们也告别了原来单调而贫乏的生活。

地利:巨大的发展空间

经过第一代创业者多年的开发建设,今天的滨海开发区早已不是过去的渔村和盐场,它形成了以海洋化工为主体、石油化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产业框架。10余种产品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纯碱、原盐和溴素产量分别占国内的1/6、1/5和2/3。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渤海和济青经济带交汇的区位优势也日益彰显。

而最令其他城市羡慕的就是它的广阔发展空间,特别是在我国加强耕地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现实国情之下,这种空间的优势就显得十分巨大。

一方面,由于城市建设、工矿开发、水土流失、沙漠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耕地面积在前些年大幅度地减少。国土资源部的数字显示,仅2003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3800多万亩。由此,“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守全国耕地不低于18亿亩这条红线”的文字出现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我国的耕地保护和土地审批此后步步趋紧,耕地减少的势头得到了遏制。耕地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土地空间产生了矛盾。

另一方面,一些先行开放的城市和经济开发区地价飙升、用地紧张,招商引资的土地成本优势荡然无存。更有一些地方,由于开发时间早,开发程度高,已经濒临无地可用的局面,这迫使一些企业寻找新的栖息地。

而土地正是滨海开发区的最大优势,这里有616平方公里的盐碱地,其中400多平方公里可供工矿开发。如此巨大的发展空间,即使放眼全国,也是极其难得。

天时:摆在滨海人面前的历史性机遇

一个巨大的历史机遇出现在10万滨海人的面前。

近些年来,我国开发开放的战略重心从珠三角、长三角北移到了环渤海地区。环渤海地区的各省市不失时机地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天津以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滨海新区为契机,希望成为环渤海地区的龙头和发动机;河北推出了“一号工程”——曹妃甸开发区,重点发展钢铁、炼油等大工业;辽宁提出了“五点一线”的沿海地带和重点发展区域,将辽宁的精华地区囊括其中。

渤海南岸的山东则推出了“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战略的发展思路,一体指济青经济带,南翼是鲁南经济带,北翼即是指包括滨海开发区在内的黄河三角洲区域。

今年以来,山东相继出台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以东营、滨州、潍坊、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为主体,划定约4400平方公里的范围作为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试验区将借鉴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给予土地、财税、基础设施投资倾斜,重大项目布局倾斜等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建设项目和建设(国债)资金投向该区域。同时争取设立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在“十一五”期间,山东将在该地区投资15000亿元,使之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人和:举全市之力建设滨海新城

拥有天时、地利,背靠山东半岛城市群,滨海开发区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开发的条件。

潍坊市和滨海开发区领导敏锐地看到了国家和省里发展环渤海的战略,审时度势,提出北部沿海大开发、大建设的发展思路,将潍坊经济发展的重心和重点转移到北部沿海地区。

潍坊市委书记张新起和市长许立全在不同的场合都表示,“举全市之力加快北部沿海开发,努力建设滨海新城。”

猜你喜欢

潍坊市滨海潍坊
马可·波罗与潍坊风筝
809名实习师生乘“定制”专列回家
《广东省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正式印发
LettheSparkoftheCultureCollisionsShine
潍坊市“互联网+制造业”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风筝之都潍坊
山东省潍坊市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探讨海洋文化符号在南方滨海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潍坊市中小微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潍坊全市会展统计培训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