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男人比女人更值钱吗?

2008-10-24任伟娇刘寒青

资治文摘 2008年10期
关键词:小雯党群用人单位

任伟娇 刘寒青

“我们单位基本不要女的。”陈天很明确地说。他是北京一家央企的部门主管。

一句话,就可以把所有的女性求职者拒之门外。仅仅是性别不同,能力、经验、学历等因素变得无足轻重。

虽然我国《宪法》第48条第1款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但女性与男性竞争时,似乎总处于下风。

毕业了,男生不愁女生愁

宣萱2008年毕业于一所国家知名高校,整个专业共有60来人,除去继续读研和出国深造的同学,找工作的大约有30人,其中男生10名左右,女生20名。

“周围的女同学都抱怨说找工作的时候会有男女区别对待的事情发生,而且我们班的男生找工作普遍比女生容易。”宣萱无奈地说。

毕业一个月了,竟然还有一部分女生没有找到工作,就算找到工作的,也大都是不解决户口,福利很低的“不知名单位”,相比之下,男生基本都已经签完三方,工作稳定,“甚至有人月工资开到六七千,抵得上女生的两三个月工资了”,宣萱开玩笑似地说:“如果有我们学校的研究生学历,又是一男生,基本上不用去找工作,好工作自己就会找上门了。”

其实,找工作过程中女生受歧视的事情不只是这两年的事情,与求职者的学历高低无关,甚至越高的学历越难找工作。

2004年3月的时候,ID名为“北大又一博士”的女性网友在天涯论坛上发帖叙述了自己的经历:“从去年开始找工作,有三家单位以不招收女生为由在递简历后拒绝了我;另有一家单位告知我今年不招收我的专业,但是却通知了我专业一个男生面试。另有四家单位在面试之后由于不招收女生拒绝了我,其中有两家单位明确提出性别问题,另外两家非常明智,没有提到任何性别相关的内容,只是有单位内部的人士暗示我。为了准备这四家单位的面试,我在做论文之余,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两家明确以我是女生拒绝的单位中,一家认为自己单位的女人已经太多,需要男生调节;一家认为自己单位的去年刚刚进去一个女生,评职称、发奖金怕我挤兑,发生矛盾、影响团结……”

小华2007年毕业,现在在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作为一个男生,他也觉得男生比女生更容易找到好工作。临近毕业的时候,就曾经有单位到大学里点名要男生,还要求体育好的男生。“一般来说,长得帅的、学习好的男生很容易找到工作。”

进了好单位,自然待遇就好,虽然岗位工资不分性别,不会出现同一岗位男女工资不同的情况,但是用人单位偏爱男生的做法,无形中加高了女生的竞争门槛:

“其实女孩子真的要看外表。”董亮曾经在全球排名TOP50的外企工作过,他这么评价,“长得漂亮有气质的女孩子反而比男生更容易找工作。外企就很偏爱长相甜美优雅的女孩子。”

换句话说,用人单位在考虑是否招聘一个女性求职者的时候,会把外表看做一个十分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因素,而可能忽略了能力、经验、学历本身。

其实,注重仪表无可厚非,谁不希望自己的员工气质出众,但如果重视仪表本身成为目的,媒体上出现类似“大四女生为找工作忙整容”的新闻就不难解释了。

升职加薪时,女生多曲折

小雯其实一直都不相信就业歧视的存在。就算以前听同学、朋友说过再多女生在职场上“受歧视”的故事,小雯从来都是一笑了之:现代社会讲究能力和效率,怎么可能因为性别不同就区别对待。可是今年7月经历的那场让人苦笑不得的尴尬“闹剧”,让小雯深刻体会到了在职场上,作为一个女性的弱势:

几年前,小雯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在一家央企集团的下属公司工作,一度让周围的同学羡慕不已。她自己也很珍惜这份工作机会,认真负责,兢兢业业,领导赏识、同事敬重。正好今年8月,集团公司重组,需要从下属单位调动一部分人回集团总部工作,这可是升职加薪的好事,能回集团工作肯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单位有两个名额,领导就推荐了小雯和另外一位男同事。

被推荐的男同事叫小杨,跟小雯进公司的时间差不多,本科毕业,做事也比较勤奋。集团公司为他们两个人空出的位置,一个在党群部门,一个在办公室。一开始,小林被分到了党群部门,小雯自然就留在办公室工作,但两个人迟迟等不来调动的通知。原来是因为办公室的领导点名要男生,小林从党群部门调到了办公室,小雯只得被塞给了党群。没想到,党群的领导又不干了,他说小雯是女的,所以不要,更过分的是“就算位置空出来,也不要女的”……

升职加薪的事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竹篮打水一场空,小雯觉得自己很委屈,她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不然也不会得到推荐机会,可是就因为自己是个女生就没有部门接收,这个理由怎么都想不明白。

小雯的经历不是个案,采访中我们发现,男性升职快,单位领导男的居多似乎是一种颇为正常的现象。

小华所在的事业单位领导,“包括各个大小部门的领导一把手,局长等等都是男的”。

董亮工作过的公司里“中高管理层人员还是以男的为主,而且外国人居多。”

2008年毕业后在一家知名网站工作的李小姐说:“我们部门的领导都是男的。”

既然领导都是男性,潜台词就是很少有女性可以做到领导的位置。自然而然,女性成了“工作不专心,能力不行”的代表。

“女生一般就想着嫁人、衣服之类,工作不怎么用心的。”小华这么认为。

“单位领导男的多,这是由于女的一到结婚的年龄就会特别顾家,工作上不够专心而导致的。”在北京一家媒体工作的小林说。

而且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指导下,丈夫事业有成,妻子处理好家庭琐事变得理所应当。丈夫比妻子收入高,很正常,反之就可能不和谐。

当公务员的老崔现在的工资每月4000多元,年终奖6000~7000元,年终加1个月工资;过节费:元旦、春节、五一、国庆各1000元,住房补贴每月1500元。平均算下来,每月有将近7000元的收入。妻子在IT行业工作,月薪大概1万多元,还有过节费等其他收入。

“我爱人倒没表现出什么,但我自己肯定会不舒服,毕竟是男人嘛,肯定是想要挣得比爱人要多一些。”

男强女弱为哪般?

女生真的是因为能力不行,太顾家而忽略了工作本身吗?

“北大又一博士”不这么认为,她在帖子里说:“这仍然是一个男权的社会,男人在一起可以吃喝嫖赌培养感情,扩大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而女性不能,相反,女性还要生孩子、影响男人们的工作。因此男人排斥女性就业,最可耻的是,女人更排斥女性就业。”

“其实,从行业角度来说,对女性是没有歧视的。但从影响工资收入高低的角度考虑,性别因素也存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的赖平耀教授分析说,“这个问题应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看女性的平均工资水平,即学历相同,年龄相仿,同一时间进入职场的男性女性起步后的工资水平;二是同一尺度下,即同一行业同一职业同一职务,女性是否获得跟男性同样的工资收入。前一种情况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女性找到好工作的机会要少于男性,获得升迁奖励的机会也低于男性;第二种情况,从法律上讲,在我国是不被允许的。但在其他国家存在着这种现象。

从经济学角度来解释的话,不包含任何感情因素,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客观原因存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女性的家庭负担普遍高于男性。比如说刚进入职场的女性,以后肯定会面临结婚生育,对工作肯定有一定影响,用人单位预先考虑到这一点,就不太愿意招收女员工。就算你已经结婚生育,你的家庭负担也肯定会影响你对工作的投入。从理性角度考虑,用人单位必然倾向于培养提拔男性员工。”

不管出于怎样的考虑,用人单位种种“理性”的降低企业用人成本的做法实际上造成了女性的弱势地位。同时,也使得男性的“社会期望”上升,无形中加重了男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

“男人工作压力真的很大。”在北京工作的小马这么说:“跟女人相比,男人的经济负担重得多,背负的社会期望也高得多。”

小华的解释更像是“大实话”:“男的一般工作努力些,压力大,要买房买车娶老婆,不努力工作不行。”

为了改变这种不平等,我国除了在宪法中写入“男女平等”外,还在其他若干法律法规中做了相关陈述,如《就业促进法》中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要求“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但仅仅在法律条文上做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有章可循并不等于按章办事。真正做到“男女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事要做,这其中包括传统的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的剔除、男外女内的家庭观念的改造等等。

猜你喜欢

小雯党群用人单位
拱辰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家门口的“红色家园”
关于与特殊岗位劳动者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的责任分析
电力企业党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对策
妈妈的担心
新形势下企业党群工作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神奇的秀逗
这32种情形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论党群工作在电力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到分公司任职工龄可连续计算
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