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比农民工更值钱吗?

2008-10-24任伟娇宛若虹

资治文摘 2008年10期
关键词:蓝领小王工资

任伟娇 宛若虹

2008年,全中国共有高达559万应届高校毕业生,比上一年增加了50多万人。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针对2008届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几乎场场火爆,“投了很多简历,可是人实在太多了,基本上都没戏。”今年毕业于北京一所高校的小林很苦恼。

与之恰恰相反的是,2007年,劳务输出大省安徽的企业用工缺口高达40万人以上,2008年这个数据仍有可能继续增加。“留住本省劳动力已成安徽省劳动部门2008年新的工作重点”,新华社的报道如此评价。

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市场僧多粥少,供远远大于求;一方面是农民工输出大省开始闹“民工荒”,企业“无米难成炊”,经济发展似乎更需要低学历的技术工人,不再青睐高学历的象牙塔学子。

大学生起薪一降再降

农民工工资一涨再涨

一旦供过于求,价格必然下降,一旦供不应求,价格必然上升。

“‘民工荒与人工成本上升其实是一个问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华如兴教授这么说。他早在2005年的11月就提出:“中国的低人工成本优势将在五到八年的时间内消失。”2006年初,他又进一步提出:“在沿海的广东、江浙等地,这种优势将在三到五年内消失。”现在,过去了三年时间,华教授的判断已经成为现实。

于是应届大学生的“价格”一降再降,农民工的“价格”一涨再涨。

2006年,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2006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中,66.10%的大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间。

2008年4月15日,智联招聘一份针对大学生就业起薪的调查显示,从2005年到2008年,42.9%的大学毕业生起薪在1500元以下。

“周围同学很多都说工资没有期望的那么高,而且大都不解决户口,不算编制。”2007年毕业的梁鑫无奈地说。

而据2006年劳动保障部的调查显示,2005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工资为每月1045元,另据《工人日报》的报道称:2008年“民工市场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时下劳务市场薪酬行情看,涨幅最大的是技能要求高的岗位,不少岗位月工资都已在2000元以上,且用人单位一般都承诺签合同、办保险。”

农民工的工资虽然已有较大的上升,但是在华如兴教授看来:“相对于GDP的增长来看,他们的工资还有增长的空间。工资一定要涨,不能因为人工成本上升就不涨工资了。因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体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当然,一般而言,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不应高于GDP的增长率。”

华教授认为,“深圳是很典型的反映人工成本问题的城市:这个城市的经济腾飞开始于1984年,当时有‘深圳速度之说。但时隔十几年,到了上个世纪末这个世纪初,深圳普通打工者的工资水平一直没有明显变化,因为有源源不断的农民工流入,某种意义上讲,上个世纪末的时候,深圳的普通蓝领工资其实是下降的,因为物价是上涨的。等到2004年的时候,深圳这些普通蓝领的实际收入,剔除物价上涨因素,比1984年的时候仅仅增长了百分之几,这与深圳GDP的增长速度是绝对不相称的。不过,自2006年以来,普通蓝领的工资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其直接的市场诱因就是‘民工荒现象。”

实际上,大学生出现就业困难的现象始于2003年,民工荒现象也几乎在同时,甚至稍早一些时候出现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

1999年是中国大学普遍扩招的第一年,上大学的人数激增,有数据显示,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接受完4年大学教育后,毕业后面临找工作的本科生人数高达212万,而2001年这一数字仅为114万。两年时间内,增长了100万之多,尽管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增长的势头,但庞大的新增就业人口越来越让市场吃不消。

而民工荒现象的出现,直接原因就是持续了二十余年的农村后备劳动力大军——即“民工潮”规模开始大范围缩减。“这一方面是因为独生子女政策,80年代出生的农村新增人口明显减少,另一方面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希望并可以把子女送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对外经贸大学的赖平耀教授说。

“经济在发展。随着‘三农问题的逐渐破解,农村收入也在不断提高。农村的青壮年要背井离乡去打工,剔除生活成本,他期望拿到的净收入必须比他在家拿到的净收入至少高出一倍。”华如兴教授分析说:“其实,农民工这个名字不伦不类,是历史的产物,他们就是从农村这个土地上转移出来的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工就是普通员工、而且是普通蓝领的主力军。发生刚毕业大学生拿到的工资不如蓝领的现象,这种事情相对比例并不高,但也是一种合理的现象。”

两者孰轻孰重

收入不能说明一切

“肯定是大学生最值钱了。”李大姐很肯定地说。

李大姐是北京郊区的普通农民,为了补贴家用,她经常“给县里、城里的绿化地搞绿化、拔草,一天能挣35块。”算是一个进城务工人员。

到城里干活可不容易,李大姐每天早晨6点从家出发,6点半开始干活,11点半休息,下午2点半开始到6点半,一共要做满9个小时。风吹日晒的,还得半蹲在草地上,一天下来腰酸背疼:“你说这要是在办公室工作要拿多少工资呀!”

在李大姐看来,坐办公室都是高学历的大学生,因此“只要他(她)能考上,父母再苦再累也会供他(她)上的。”而她进城务工的直接原因就是“孩子现在马上要开学了,我得出去挣点钱”。

同样是清晨,6点45分,小王准时地从床上爬起,简单地收拾一下脸面,他就骑上了那辆从车贩子那里花了1100元买的飞鸽牌电动车。35分钟后,他从颐和园一路风驰电掣到了蓟门桥,小王在这家速递公司的蓟门桥站点工作。

7点半,单位上班。小王很快就完成了今天的第一个送货任务。

取件、送件,客户、公司,小王来来回回地奔跑着。就这样,一直到晚上9点钟,小王到公司交了最后一个件。快到11点钟的时候,小王回到家,明天还要继续工作,一周只有等到周日那天才可以休息。

对于收入,小王还是比较满意的,上个月他拿了3400多元。比起7年前他刚到北京的时候,已经翻了17倍。

每天,几万名像小王一样的速递员穿行在北京城。他们有两个担心:一个担心是安全,为了赶时间,为了多送件,他们在马路上飞速行驶,有时候闯红灯,有时候逆行;另一个担心是生病,生病的话就不能出去跑业务挣钱了……

虽然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小王们赚的多,但从采访来看,大学生的就业去向基本集中在国企、外企和事业单位,上班时间一般都在8点以后,上班期间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

而且现在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往往不会把起薪多少摆在首要的位置,他们看重的是第一份工作带来的发展机会和以后升职加薪的潜力,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的名义工资收入可能很低,但是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上升空间的含金量很高。

小冯今年本科毕业,在北京一家知名网站做客服,每天加班加点的工作,工资也只能拿到3000多一点,她说自己想撑够一年,争取升为销售人员:“那时候挣的钱可就多多了。”

小高2007年进了一家央企工作,起薪只有2000块钱左右,一年半以后,升为部门主管,工资一下子涨了1000多块,分为基本工资、工龄工资、加班工资、奖金等,还不包括其他的福利。

相比较而言,农民工所做的大都是重复性工作,无论是从事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社会保障和上升空间都十分有限。

摆正就业心态

推动经济转型

“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是中国发展历程中需要解决的两大难题.

自2008年1月1日起,《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正式实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也于2008年5月1日起实施。《就业促进法》对学历歧视、户籍歧视、性别歧视都有相关规定,保障了大多数人的就业权益。新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工作保障更全面,提高了就业稳定性。

“解决大学生就业,要两方面看。一是社会要创造好环境;二就是大学生本身要转变心态,起码不能在那里(大城市)上大学就非要留在那里工作,有些工作以前不需要大学生来做,现在可能就得大学生做。也许会有那一天,连马路清扫也使用上了高科技的设备,需要能看懂仪表、会操作的高文化人才,而该岗位属于‘蓝领,这难道不是社会的进步吗?”华如兴教授解释说。

2008年2月,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全国所有高校从2008年起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提前制定自己的就业规划,利用寒暑假丰富自己的实习经历。

而为了解决民工荒问题,不论是劳务输入大省还是劳务输出大省都不断出台政策挽留农民工。包括提高工资收入,加强社会保障,消除户籍歧视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成本的上升,无疑对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带来运行上更多的困难。面对人工成本上升的长期趋势,如果还不改变依赖廉价劳动力的发展模式,而仅仅靠提高工资来解决“民工荒”问题,从长远来看,无异于解一时止渴,治标不治本。

华如兴教授强调,经济转型才是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

“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工荒是好事。因为人工成本的上升,可以促进我们企业和产业的升级换代。”华教授进一步举例说:“比如广东的不少企业,接国外的订单,依人家的设计,用人家的品牌,搞加工出口。一件针织衫,我们的出厂价是25块钱人民币,出口到欧洲时,价格就增加了30多倍。包括人工成本等,以及我们的利润,都在这区区25块人民币里面,别人有品牌,有设计,有国际营销渠道,就可以赚大钱。”

“我们一方面要尽快有自己的响当当的品牌,建立自己的国际营销渠道,这样,出口的数量也许比现在会减少,但盈利则会更多,也就有了不断提高员工工资水平的条件。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从长远看,只有服务业,才是吸纳大量闲散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蓝领小王工资
蓝领用工与薪酬激励新动向
减肥
麻辣烫
借钱
FLY ME TO THE SKY
窘境中的高收入蓝领
生意太差
让绩效工资“阳光”起来
快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