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本逼出来的书

2005-04-29韩石山

山西文学 2005年11期
关键词:鲁迅研究公道做学问

韩石山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是我新近出版的一本书,不是单篇文章的汇集,是一本专著,26万字。一位远方的朋友来电话说,你怎么要写这么本书呢,我说,没办法,逼出来的。

虽说少小就读鲁迅的书,不光是课本上的,还有他的集子,可从没有动过研究的心思。一是我知道自己的学问兴趣,再是知道鲁迅研究从来就是显学,多少人在做都做不成样子,哪用得着我这样的人来瞎掺和。然而,自从2001年春天在现代文学馆演讲时,一句不经意的话说了,就把我跟这门显学扯到一起,挣都挣不脱了。那句话是回答听众提问时说的,不长,就一句“读鲁迅的书让人长脾气,读胡适的书让人长学问”。后来演讲稿发表(融入正文中),好多人不说别的,单说这句话多么的不对。遇上演讲,提问的也多提这句话,有时弄到穷于应付的地步。就这样,也没有萌生过写本关于鲁迅的书的想法。

有了这个想法是2004年春天的事。也怨我,即无心研究鲁迅,偏要不时地写些撩逗鲁研界的文章。不知哪儿来的灵感,说是念头也行,写了篇《鲁研界里无高手》,意思很简单,不过是说当今的鲁研界研究来研究去,多是阐释毛泽东的那几句话,顺着杆儿往上爬越高越好,绝少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混饭吃的多,真正做学问的少。这可不是空口说白话,是有事实和数字作根据的。比如著名的鲁迅资料专家张梦阳就说过,八十多年的鲁迅研究,上万篇论著,几乎全是套话、废话、重复的空言,有真见之文占1%就不错了。此文发表后,真可说是炸了窝儿,报刊上,网络上,批评的,谩骂的,不知有多少。还有人说我是不学无术,借骂鲁迅和鲁研界出名。我的学问是不大,说不学无术却不敢当。“文革”前就上了大学,学的还是历史,这些年在文学界混饭吃,没做过什么学问,做学问的路数还是略知一二的。那就较个真,做做鲁迅研究吧。想是这么想,并没有真的动手,只是闲了看看这方面的书。

也是祸不单行,这年夏天又因了一篇小文章,叫《鲁迅活过来会这样吗》,惹下了鲁研界一位大人物,这主儿姓陈,大名就不说了。他写多少文章批评我,我都欣然领受,可这主儿来了个邪的,致信发我文章的省份的省委宣传部,说我怎样的攻击什么,违反了党章和宪法,不光要追究我,还要追究发了我文章的地方报纸。这种行为,居然还有人著文支持。不就是看我不会做学问么,那就做个样子给你们看看。于是一面应付这些左撇子,一面开始谋划写书的事。

毕竟还有点根底,至少看书不比这些人少,而且这些书不用去图书馆,家里就几乎全有。没有的,跟跟前的人借上几本也就行了。比如《语丝》合订本就是跟董大中先生借的,《北京师范大学校史》就是跟谢泳先生借的,连第三家都不用借就全齐了。这期间,我还要编刊物,只能是抽空儿写。好多看法是原本就有的,看书查书不过是以资佐证,当然,在看书查书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一些过去不曾有过的看法。这样用了两三个月的功夫,就写出来了。

写作的过程中,我始终告诫自己,这是做学问,万不可意气用事。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有八分证据宁可说六分话也不说十分。还有两点,也是始终把握的,一是绝不涉及鲁迅的私德,只说他在大的社会潮流中的价值取向,站在什么立场,起过什么作用。二是把自己的研究,严格限定在1927年以前,因为此后鲁迅已兼具了革命战士的身份,要评价需用另外的标准,我不愿意在我的研究中羼杂过多的政治成分。不过,对于鲁迅在1927年以后的看法,这里也可以说一下,我认为他是真正实践了自己的许诺,对革命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当年的评价并没有过时。

还鲁迅一个公道,也是还历史一个公道,还历史上许多人物一个公道。

现在这本书出来了,但愿鲁研界的朋友和不是朋友的人,都能看一看。先不要看别的,先看我做学问的路数对不对。

2005年10月3日于潺湲室

猜你喜欢

鲁迅研究公道做学问
Guangdong Tea Interest广东茶趣
鲁迅研究中的“大问题”与“小问题”
写散文从做学问开始
《鲁迅研究文集》
《鲁迅研究年刊》的传播与影响
做学问与搞创作
请还我们一个公道
公道杯创制时间考
“日本人立场的问题意识”——从丸尾常喜的鲁迅研究专著《耻辱与恢复》谈起
说“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