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雕塑天下”还是“天下雕塑”?

2004-12-27沈烈毅

雕塑 2004年6期
关键词:城市雕塑雕塑家雕塑

沈烈毅

21世纪的中国,我们眼前的中国,社会改革不断深化,交流之门大大开启,多年保持的经济的高速增长率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叹为观止。勿庸置疑,经济的大捷必然带来文化的崛起,可惜文化的全面繁荣并非可一蹴而就。

纵观中国城市雕塑在这几年所谓的“高速增长期”中的发展,却不能不让专业人士感到忧心忡忡,甚至可以简单地用“多而不精”进行概括。当然,首先当今城市对雕塑的巨大需求量是导致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利益的驱使使得不少雕塑家(或者称这种状态下的艺术家为“做雕塑的人”更为合适一些)和非专业人士急功近利,在市场的指挥棒下批量生产;其次,掌握城市雕塑话语权的各级政府官员自然难辞其咎,他们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仅仅把城市雕塑作为提升城市形象、提高文化品位的政绩工程,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强行上马,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这种杀鸡取蛋的行为是缺乏政治家应有的远见的,毕竟,雕塑艺术在作为艺术创作的时候是具有自身的规律的。这一现象早已引起社会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同时他们纷纷就解决方案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著名美术评论家陈履生先生主张“营造没有雕塑的空间,让审美回归自然”。本文就以此为依托,谈一谈对城市雕塑发展中的所谓“雕塑创作营”的利弊得失的看法,与诸位共商榷。

1.“雕塑创作营”运动

在近年来的城市雕塑发展的热潮中,“雕塑创作营”这种征集城市雕塑模式最为引人注目。每每开营,遍洒邀请、专家荟萃、研讨不断,热闹非凡,社会反响也很大,俨然一大盛事。有人认为这是雕塑界的节日,给予了雕塑家们一个为数不多的交流切磋的空间;针锋相对者则认为这是在凑热闹,到哪里都就这几个人,不安心搞创作,反而如同名角走穴串场似的东奔西走。

就目前的现状来说,两者的说法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就笔者对雕塑创作营的产生和内涵的研究、理解,雕塑创作营利弊互现,都非常明显,如果在运营方式上能够进行适当的改变,还是瑕不掩瑜的,能够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艺术效益的。

首先,雕塑创作营与社会上的雕塑创作相比有以下几个自身的优势:为雕塑家提供一个互相了解、交流切磋的场所。雕塑家在平时业务繁忙,互相见面的机会并不多。而有的雕塑形体较大,不便于交流。雕塑创作营就给雕塑家们提供了这种机会,在特定的一段时期内,雕塑家们同吃同住,共同创作,既可以在创作中互相了解,取长补短,也有机会欣赏到别人创作的结晶。

其次,创作营同时为雕塑家提供一个不受外界、人为干扰的环境。雕塑营中的雕塑家除了被告知主题、材质等要求外,创作方面是自由的,根本不会像给一个企业、一个政府做雕塑一样有诸多的限制,甚至会因为个别领导或投资方的一句话而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设计思想,破坏雕塑的设计形象。在这种条件下能很好地发挥雕塑家想象的空间,丰富创作的形象。

为当地挑选合适的雕塑作品留有很大的空间,这也是“雕塑创作营”一个非常大的优势。传统上,一般是向几个雕塑家发出邀请函制作雕塑作品。这样做出来的作品有局限性,而雕塑创作营的建立,就会有很多雕塑家前来参加,他们创作的雕塑作品肯定各具特色,给我们有了挑选合适作品的余地,做到了“物尽其用”。

最后,评审制度的合理也使雕塑家愿意积极参与。雕塑营中的评选是很公正的,它有多名专家组成,可能还有当地的领导、决策者,但它采用的是多人投票制,不是个别领导说了这个奖给谁就是谁的。评选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当然了,“雕塑创作营”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有的甚至还是十分严重的。

2. 雕塑园和动物园的区别

在“雕塑创作营”的整个运作模式中最让人感到疑虑的莫过于所谓的“圈地运动”,即建立专项基地陈设雕塑作品的做法。这种做法在带动城市雕塑迅速繁荣上功不可没,但是到底该不该“圈地”、“圈多大的地”、“什么情况下才圈地”等等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反思和思考的。

雕塑创作营是来自于外国的“舶来品”,我们国内是否要一哄而上跟着都搞“雕塑创作营”?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更何况追溯国外雕塑创作营的历史和发展的根源,我们可以看到国外是因为已经过了城市大发展时期,城内的空地基本已经被雕塑填满了,雕塑家创作发展的空间萎缩了,所以他们才转而专门划出空地进行专门的创作。而国内,城市飞速发展,城市雕塑根本跟不上其发展的速度,城中空地很多给雕塑家留有了不少的创作空间,还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圈地”吗?

即使“圈地”的得失暂时不论,我们再来看看“圈地”以后的成果,即通常所说的“雕塑园”的得失吧!“局部作品的丰富,全局创作的单一”是雕塑园作品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在“雕塑创作营”内诞生的雕塑作品,可能题材非常丰富,形式琳琅满目,但是,因为利益的驱使而造成的创作主体单一,积累下的知识层次往往引起质疑,全国各地的雕塑营创作也主要是以这群单一创作主体为主,这势必造成了各地作品的雷同。即使各地的主创者有兴趣把同一个雕塑园建设完一遍又一遍,可是欣赏者也有兴趣对同一个雕塑园参观完一遍又一遍吗?如果说还是有,我相信应该得到赞颂的就不是雕塑作品,而是参观者的耐心和毅力。

这个时候,似乎就能在动物园和雕塑园之间找到某种潜在的相似之处。在这里,雕塑和百兽不都处在被“豢养”的地位吗?

3. 雕塑艺术能否储备?

除了“雕塑园”之外,“雕塑创作营”中产生的作品还有一条出路,现在很多地方把雕塑营作为一个储备库。需要了,就直接到雕塑营里去挑,买了搬运到某地就是一件现成的城市形象宣传品,既便利又实惠。

这时,在我们眼前出现的景象不啻一个繁荣兴盛的大型超市,人们抱着各种不同的需求在货架上选购形形色色、明码标价的货物,即使一时找不到非常合适的,也可以适当地改变一下需求寻找一个替代品。这种景象对于市场经济是一幕皆大欢喜的喜剧,至少,在短期内我们能说这个市场既繁荣兴旺,又稳定平衡;然而,对于艺术来说,却是可以为之致悼词的。

众所周知,城市雕塑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因地制宜,这些都与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紧密联系,由此生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城市雕塑还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艺术形式,它们矗立在城市的公共空间,无论白天黑夜,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你驻足留连或疾驰而过,它总是客观存在着,不断地、默默地散发出艺术的光辉。好的城市雕塑当然可以记载历史、反映时代、丰富城市景观、美化城市环境。缺乏这些要素,生搬硬套地雕琢得再精美,也是拙劣之作,它们与环境、人文、历史的脱节,既破坏了自然环境又切断历史文脉,更有甚者闹出令人捧腹的历史笑话,说它们是搬不动的“城市垃圾”一点也不为过。

中国城市雕塑由昔日呈现的繁荣态势变成今天众矢之的的泛滥,是应该冷静一下的时候了。尺寸方圆中的“雕塑天下”毕竟是艺术的囚笼,而“天下雕塑”却是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园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们可以借鉴雕塑创作营发展的优劣来思考一下中国城市雕塑的明天应该怎么走。

其一,通过立法,规范城市雕塑,对城市雕塑进行整体规划。

经历了城市雕塑的无规律发展,现在是该有必要提出城市雕塑的整体规划了。立法是个很好的手段,它可以行政法律的手段控制雕塑的乱建、低层次的设计和不必要的雕塑设计投入。同时立法中应该明确规定“要充分考察城市的地质地貌、历史渊源、文化底蕴,才来规划设计雕塑作品”。如杭州多山、多水,以西湖出名,历代名人辈出,充满了江南的秀美(附图《雨》);而蒙古大草原上一眼望去绿草无垠,牛羊成群,民风彪悍粗犷,历代人物都是一方霸主。做好了这些准备在城市雕塑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合理规划,充分融入当地的特色,这样做出来的雕塑作品既不会雷同,也有内涵了,更会让当地的市民在欣赏雕塑时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精神上的升华。目前,上海就决定出台《上海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太原规划局也对省城的雕塑进行了摸底普查。

其二,从根本上说要做好雕塑人才的培养工作。

目前,因为雕塑市场的火爆,很多人纷纷转行来做雕塑这个行业,各大美术类高校的雕塑专业异常兴旺,各地的雕塑培训也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但就雕塑本身来说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时,在课程设置上,我们以前的雕塑人才培养方式有点落伍了,一味地让学生做泥塑、学材料还不够,还应该让他们多学习了解一些景观规划、园林设计、城市规划的知识,培养他们成长为雕塑的复合型人才,有机会也可以让他们观摩一下雕塑创作营的活动,多与老前辈们切磋,这样会获益良多的。

其三,借鉴雕塑创作营的评审制度,建立公正、公平的评价体系。

坚决取消一票否决制的评审制度,杜绝一言堂式的“权力审美”。一件作品是要得到大众的认可,所以在评价体系中应该由多数人组成,包括雕塑专家、景观规划师、普通的大众、决策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审美观点来确定城市雕塑作品的优劣。

其四,少办、办好、办精雕塑创作营。

雕塑创作营有其明显的优势,关键不在不办,而在于办好、办精,可以把它作为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的试验田来办。主旨就是“宁缺毋滥”,努力创造几个大的、,有影响的雕塑创作营,多出精品。

中国城市雕塑的前途是光明的,走好每一步,受益的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把我们的果实铸成永恒,有理由相信中国城市雕塑在不久的将来就能从繁荣走向辉煌,但是必须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

猜你喜欢

城市雕塑雕塑家雕塑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雕塑家
自然雕塑
当代雕塑家作品
当代雕塑家作品
当代雕塑家作品
外国城市雕塑大观 费城城市雕塑
挪威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