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艺归真,返于环境

2004-12-27

雕塑 2004年6期
关键词:陶艺陶瓷环境

何 征

一、环境生存之境

人类在经历了短暂的工业革命后的百年,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未像今天这样迅猛。人类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伫立窗前放眼室外,钢筋混凝土的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如雨后春笋。这是文明发展的需要,为了生活和享受诞生了各种家用电器,世界大抵如此而已。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无名的烦躁和压抑使我们更加眷恋过去大碗喝茶、粗钵吃饭的生活。出城的“回归”情感萦回于心上,我们开始念叨过去那种温馨又简陋的生活空间。“围城”后的惘然,困扰着后工业时代,我们又想重拾曾几何时的“环境”。所谓环境,今人的解释兴许更加全面。它涵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三者。世界未来的蓝图是要使地球人生活在一个既有生活文明又有艺术文明的环境中。这就是今天人们正刻意寻求的东西。

环视当今“环境+艺术”已成为人们热衷追逐谈论的话题,无论谁都向往能生活在一方充满人文与艺术的环境之中,也希望自己是一个略懂环境的“艺术”人,当现代化的楼群居住进入每个家庭生活的时候,这种愿望比任何时候都来得强烈。

二、环境艺术之境

有谓“环境艺术”是指在公共活动场所中用于点缀建筑、广场、公共设置的一切艺术作品,然而当今更多的是泛指那些在公众空间环境中的“绘画与雕塑作品”。因为现阶段是它们构成了现代环境艺术的“核心”,这些所谓环艺雕塑,大多是些粗制滥造的球体、星星等金属“雕塑”。一律表现经济和科技的腾飞,这类流水线生产的“环境艺术”实在是不能恭维。虽不全面,但也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公共场所环境艺术的“材料”应用,该是百花齐放的时候了,这个问题毋庸讳言。

今天,政府决策者与规划师们一起,正着力改造美化我们每一座城镇,同时也在苦苦寻觅有何种材料最能表达艺术,最能装点我们的城市、又最符合“环境保护”、又……在所有的“最”后,这一切之末,我以为最力当举荐的材料艺术便是“陶瓷”了。因为泥土孕育大地万物,而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对泥有着天然的依恋情结,这种心理需求在后现代时期显得尤为突出,向往自然、回归单纯是一种生活的体验。在这冷漠的情感世界中,如果能把陶瓷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话,它定会给人以原始审美的感叹,一种“泥”质的朴实与归真的亲情感受,在现代都市构筑的水泥空间中,更容易与人产生共鸣。因为陶与人类亲密的关系可以上溯到史前的原始生活中,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人,在劳动中人类学会了使用工具,其中陶是最早的生产工具之一,中国灿烂的彩陶文化就是一证。

在中国当代环境艺术中,现实的人们赋予了它太多的思想及要求,不停的争辩,无止的审批,任重而道远,非一朝一夕能了之事。但我以为无论如何,其中当急一任就是如何美化生活的空间,让技术加艺术的“作品”快快来缓解都市人紧张的情绪吧。这种情结可能更多的是去感受一种文化、体验一种生活方式之后的超然态度,而“陶瓷”这视觉造型与经典文化的要素,正是联接现代与过去的纽带载体,人们在与陶的亲密过程中,通过拍、揉、打、练、捏、塑感受艺术,释放情结,宣泄体能。

我们常言陶瓷是“火”的艺术,“窑变”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物理过程,高温后的效果常常出人意料,或是想不到的惊喜,或是料不到的沮丧,因为“窑变”是所有艺术形式中独一无二的特色,是其它艺术品不可比拟的。它会让你只有七分的水平却做出十二分的作品来。难怪这又是现代“陶吧”的商业卖点,用自己创作出来的陶瓷来点缀装饰,那种感觉只有自己能够体验。急切等待梦幻的“窑变”,这正是陶瓷带来的第二流程美的魅力所在。

其实我最想议论的还是陶瓷这种古老特殊的材料艺术能否运用于室外公共环境之中。纵横中外古今,我以为陶瓷还是有极大的自身优势。它与金属材料相比,具有耐酸腐、古朴、沉稳的特点。从艺术与人文的角度上看,陶瓷更能体现博大厚重的气魄,其实中国古代艺人早已运用了这种表现的方法,这种传承跨越了千年的时空。如北京的“九龙壁”、秦始皇“兵马俑”、古建筑琉璃等,为今天陶艺专业向公共环境方向的发展提供了某种范例。今天随着陶瓷生产工艺、设备的不断更新与成熟,技术与理论上,这些早已不是什么问题了。据悉现代陶瓷工艺已能烧制3m左右的大型作品,它们通过整体烧制、分体连结等手段形式多种多样。但为何我们却很少看到这类室外公共艺术品呢?我想主要还是人们对陶瓷材料本身的认识问题,一为陶瓷材质价低,没有金属的贵重问题;二为陶瓷行业的社会环境困难问题;再为是创作者自身学术和创新思维的问题;终为把握材料、时宜的问题。这太多的“问题”如晨曦之雾,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变得清朗起来。

据说上世纪60年代,在火红的岁月里,江苏宜兴红星陶瓷厂就已经用陶瓷烧制了大型人物塑像《毛泽东》。只是说明这个特例说明,陶瓷在上世纪已进了公共环境之中。

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也趋多元化,这就对陶瓷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而现实除部分坚持学术研究者之外,陶艺从业人员多数只是迎合市场,很难在作品中有更多的陶艺文化成份,其次是社会的变革,陶瓷行业的不景气,这也是众所周知的。

目前所谓的公共艺术陶艺作品,多数处在学术研究、探索的阶段,还不为人认可,应用的地域范围也极其有限。这的确是陶瓷古国的“哀叹”加“无奈”,但相信现状不妨碍有志的陶艺家对环境陶艺的创新的新尝试,近年来我们极高兴地看到,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代表的一批陶瓷艺术家们,在那片得天、得地、得人的土地上,创造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眼球为之一亮的陶瓷公共艺术作品。它们点缀在景德镇的土地上,给陶瓷的故土赋以新陶瓷艺术的内涵。造型以壁饰“构成”的形式展开,点线面的符号,给人广泛的想象空间,跳出概念中的“具像”,重肌理,色单纯,讲气象,有着意象升华之感受。

在此之前更有前辈袁运甫、祝大年、唐晓禾等先生,筚路蓝缕用陶瓷创作了北京地铁、首都国际机场、武汉国宾馆等大型公共艺术作品。从艺术的角度,陶艺作品美化了公共环境,更重要的是,袁运甫诸先生利用自己的学术与社会影响,转变了某种观念,通过陶瓷这一载体向现代人讲述了一种文化、一种古老文化在现代化的生活中的位置,唤起人们对陶瓷的再认识,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陶瓷作为古老文化的一个“物种”,是不会因物质的现代化而消亡的。

三、陶材色美之境

陶瓷的材质有粗细、色泽之分,釉色更是纷呈多变。寻觅陶瓷语境的表达,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纵观千年的陶瓷文化,其传达的还是唯美的具像语境为主。当现代主义进入中国后,“语境”也在与时俱进,发生变化。形式纷呈多样,可以说是与世界文化同步的。泥的“质”、釉的“变”,从材料美学上,它体现的是抽象美感,它吻合了“火”的艺术概念。

杜尚用“生活器”诠释了他的艺术新理念,目的是要让人相信,无论任何都可以成为“艺术品”,观点并非人人苟同。只说明艺术并不神秘,“美”存在于一般之中。从抽象的审美构成原理说,注重的是观赏者个体心路感受,找到曾经有过的体验。你以为哪里最美,哪里就美。在“美”的欣赏上并无权威。创作者与观赏者都可以在作品中找到某种想象与感受,这与主、客欣赏者的经历、爱好、修养是密不可分的。总之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价值的取向各有不同,但追求“真与美”是人类追求永恒的话题。沧海桑田,石会崩、木要朽、人有亡,而陶瓷历经沧海,其物与神的质是永远的。哪怕是它已“粉身碎骨”,仍然为今人昭示着辉煌,脱不去的文化外衣,盛载着传统与未来,忠实如故地闪烁着每个时代的光辉。面对陶瓷,作为当代陶艺的执泥者,该如何去挖掘陶瓷文化的本质与内涵,探索新的内容与形式,破除固有,重新思考,透过纷繁的表象,回悟静顿,经受诱惑,以“吾道一以贯之”的原则去领会中国陶瓷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不光是做陶瓷形式的探求者,更重要的是做陶瓷精神的悟道者和传承者。

猜你喜欢

陶艺陶瓷环境
趣图
环境清洁工
陶瓷艺术作品
漫观环境
陶瓷鉴赏
进入后现代陶艺
当代陶艺
论环境雕塑
陈烈汉陶艺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