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畅销书与媒体的互动

2003-04-29鸿

全国新书目 2003年2期
关键词:新闻性图书市场栏目

夏 鸿

本文试图从传播效果与信息优势的角度分析图书与媒体互动的产生、过程与特点,以界定图书畅销与媒体互动的关系。

人们总是说买书难卖书难,“众口难调”是原因之一。据统计,“48.7%的读者在购书时会关注图书出版单位,65.9%的读者看了好的书评可能去买,61.5%的读者则看书正文前的简介,39.8%的读者是通过各报刊的新书推荐”(注1)。由此看来,40%至60%的人们通过书评和书的内容简介确定自己买什么书。但报纸、杂志上的书评并不多。而且,大多数专业性的报刊,是有选择地介绍新书,读者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书的介绍,这是买书难、卖书难的另一个原因。由此可见,图书信息传播的渠道仍不畅通,因此,图书的传播具有不对称性。

一般来说,图书对读者的阅读水平要求较高,无论是政治类、经济类、文化类、科技类或少儿类图书,都有自己的读者群,传播的指向性很具体,针对某一类或某几类读者。图书的传播是单向的、分众的,信息传播范围是有限的。图书信息的传播以文化水平为基础,以专业性为特征,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性消费心理和受众类型,这就使图书“对准”大众这个“靶心”的难度加大。因此,在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中,图书与其他媒体的互动是广播、电视、报刊的新闻性、娱乐性即时效性的拓宽与延伸,是解决“买书难”与“卖书难”,即图书市场不对称性的良方。

一、图书与媒体互动的产生

图书与其他媒体的互动,主要有四种形式,图书与报纸的互动,图书与杂志的互动,图书与电视的互动,图书与网络的互动。媒体互动的内容则有新闻性、娱乐性和文化性。最初表现为图书与报纸的互动。

图书与报纸的互动式传播

《中国经营报》有个《与100名老板对话》栏目。记者在该栏目上跟踪报道了我国上百家企业的经营者——老板,每期占一个整版,共刊出100期。这个系列报道当时在社会上有一定反响,办出了特色。经济管理出版社就此与中国经营报该栏目合作,出版了“与100名老板对话”丛书,发行量为1万套,是一次成功的报纸与图书的媒体互动。

图书与杂志的互动式传播

图书与杂志的互动较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与美国哈佛商学评论杂志社合作,于1999年引进美国“哈佛商学评论”,出版了“《哈佛商学评论》精粹译丛”系列丛书,至2001年共出版了19种,每种发行量为8000至10000册;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出版了《美国<商业周刊>精粹》。中国经济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了“《中国企业家》书系”丛书,这套丛书共4种:《老板关怀》、《失败英雄》、《老板变局》、《点拨老板》,共发行12000套。上述刊物都是国内外的知名刊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因而形成了较稳定的受众群体,出版这些图书是对著名刊物资源优势的再开发,是特色栏目的新闻性的延伸。

图书与影视的互动式传播

图书与影视的媒体互动是图书出版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既有访谈类栏目的《对话》、《实话实说》等,也有文化类栏目《三星智力快车》、综合性栏目《经济半小时》、《天天饮食》等,更多的则是图书版的影视作品,像《大宅门》、《康熙王朝》、《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大腕》等等。上述图书有的与电视同时出版,也有的早于或晚于电视出版,发行量少则上万册,多则几十万册,成了出版社挖掘资源“金矿”的“宝地”。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

图书与网络的互动式传播

图书与网络的互动是从电脑网络上流传的文学作品开始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被频繁地“阅读”,“网虫”们乐此不疲。某出版社凭着敏锐的市场“嗅觉”,闻到了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的“香味”,出版了这部小说,成为当时图书市场上的销售热点。人民时空网曾在网络出版上做过一次有益的尝试。1999年,人民时空网推出了中国第一本网络图书《中国经济发展大事记》,该书推出后有4000多人有购买意向,900多人完成了交易。

图书与其他媒体的成功互动,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征:一、其他媒体中得以结集出版的选题,都曾是人们关注的社会现象或热门话题,具有较强的新闻性、文化性、娱乐性;二、图书与报刊、广播电视的上述成功互动,并非原媒介信息传播的“克隆”,都经过了编辑的加工、整理;三、“加工”后形成的图书没有失掉原来媒体的“原汁原味”,且比原来的东西更丰富,更具可读性;四、将报刊与广播电视的“知名”栏目及影视作品以图书的形式出版后,阅读方便,弥补了其他媒体传播的时间、空间上的局限。

二、图书与媒体互动的形成

图书与媒体的互动式传播产生后,从开始的“拿来”到二次开发的“整合”,从个别品种到系列丛书,使图书与其他媒体的互动由浅入深,正在初步形成规模。

2000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引进国外的电视节目“探索”后,将科普类电视节目中的素材重新排列组合,出版了图文并茂的科普类图书《探索》,使其既有较高品位,又有较强的可读性(注2)。《空谈》则综合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类栏目。该书是“中央电视台评论部编辑记者们自己的‘手记。评论部的四个节目: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东方时空,在社会上都享有很高声誉,被电视人称为四大栏目创作者的《空谈》,是讲给观众的悄悄话,全书由采访记实、曝光题外话、甘苦寸心知、自己的故事四部分组成”(注3)。从内容上看,这些文字没有一篇是四个节目的“翻版”,但又与这四个栏目密切相关,它给我们提供了电视欠缺的回想与回味的空间。

图书与其他媒体的互动,最“热闹”的是与影视剧的互动。“唱戏”的有作家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华艺出版社等。上述根据影视剧改编的图书都出自这几家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在2001年岁末贺岁影片《大腕》播出前20天出版同名图书,并与该片的导演冯晓刚和主要演员在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同师生见面。影片制作方与出版社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媒体争相报道,成功地运作了这一“新闻事件”。不仅如此,“现代出版社还把电视上热播的电视剧整合成梦剧场、梦工场两套系列丛书,已陆续推出40多种,平均每种发行量在20000册以上,形成了规模和品牌”(注4)。

经济类图书中比较典型的有“中国企业家书系”丛书的出版。该书由中国经济出版社于2001年1月出版,刘东华主编。中国企业家杂志作为一家经济类名刊,出版宗旨是“为中国企业家‘画一张脸”,被称为“中国式的哈佛案例”,该丛书的责任编辑在详细阅读了该刊的基础上,把杂志的内容进行深度整合,确定了几个主题,将颇具特色的栏目“失敗案例”编辑成《失败英雄》,将时效性较强的卷首语,进行加工,编辑成《老板关怀》,对容量少且较杂乱但又具有可读性的部分栏目或文章,整合为《老板变局》、《点拨老板》,从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丛书。装帧上也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封面上印有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的社标,并放在显著位置,封面构图和谐、庄重且大气。这套丛书出版后几次脱销,共发行了12000套,成为中国经济出版社颇具特点的品牌。

图书是纸介质的媒体,是信息传播的工具之一,是以文字的形式向大众传播信息,不识字的人看不懂书。所以,看书受文化水平的限制,这是图书区别于广播、电视的显著特点。图书传播的既是知识,又是理论,也是一种文化,它的篇幅较长,内容较为深刻,是图书区别于报刊的显著特点。图书作为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工具,较之四大媒体更具理性,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征。

广播、电视图文并茂、音画俱全,传播速度最快,不识字的人也看得懂。无论是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还是娱乐性的节目,传到人们的眼前,传到人们的耳朵里,几乎是同步的,也就是说传播的时差很小。因此,广播、电视对听众的文化水平限制很小,听众群广泛;报纸、杂志新闻性、时效性较强,传播速度较快,但受篇幅所限,其信息传播的专业性相对较弱,故看报纸杂志的人比看电视的人少,但比看书的人多。据统计,城市中人们看报纸的比率不超过80%(北京为50%,上海为58%,广州为80%),而占全国总人口不足40%的城镇人口几乎全部(93%)接触了电视传播,天天观看电视的占电视观众总数的54%。这种选择性地收看是媒体的指向性特征,受众对媒体传播的自主选择,体现了媒体的分众化趋势,广播电视与报刊将新闻性、娱乐性信息传播给人们,既有时效性的优势,也有保留性相对偏弱和篇幅有限的弱势,信息传播的分众化又强化了信息传播的指向性,使受众需求更显个性化。

今天的时代,是多元化的阅读时代。一方面,人们阅读的不仅仅是纸媒介的报纸、杂志和图书,还用耳朵“阅读”广播。用眼睛“阅读”电视、电影,或是电脑。人们可以自由地有选择地“阅读”,因此,各类媒体都将吸引受众作为各自信息传播的目标,提高阅读率、收视率成为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广播、电视虽赏心悦目,却“过时不候”,保留性较差,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阅读”;报纸、杂志虽具有很强的新闻性、时效性,却“深度”欠缺,“理性”不足,阅读上不如图书方便;图书的阅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看起来”方便,却“理性”有余,厚厚的书本“吓跑”了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们,更要命的是图书的新闻性、时效性较差。正是图书与其他媒体的上述特点,使信息的传播部分“丢失”,加剧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另一方面,多元化的阅读时代,人们更愿意以平等的对话进行沟通、交流,并接受信息的传播,通过这种平等对话式的交流,从媒体得到真实、生动、赏心悦目的新闻、新事以及影视作品。这体现了人们“阅读”水平的提高和“阅读”心理趋向成熟。

三、图书与媒体互动的趋势

图书与媒体互动的成功,使图书市场上出现了一批“短、平、快”的图书,即具有较强新闻性的畅销书,成为出版社追求经济与社会效益,使自己处于图书市场有利地位的切入点。图书与媒体的互动,从时间、空间上延长了信息的传播,并完成了信息的二次传播。不仅产生了畅销书,而且使有些畅销书成为常销书,成为出版社与图书市场上新的增长点。

对社会生活的描述是媒体传播内容的经常性主题,通过不断地重复刺激,引起认同、模仿,最后逐步相对稳定下来(注5)。无论是新闻性的栏目“东方时空”,还是文化性栏目“对话”、“实话实说”,或是财经类的“上市公司的秘密”,更不用说电视黄金时段热播的影视剧《康熙王朝》、《大宅门》等等,都是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客观描述,是源于客观事实的主观表现。这种客观描述通过媒体的主动传播,被人们迅速地捕捉到,形成了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信息被人们有选择地接受了,这就是传播的产生、交流和完成的过程,是信息传播的第一个循环。但是,广播、电视的缺憾与局限,使“热门话题”的收视率不能进一步扩大,人们要么是错过了收看时间,要么被更新的东西“洗了脑子”;报纸、杂志没有“过时不候”之忧,但能被人们记住的大多是标题、图片及内容的“三步五秒”效应,由于篇幅所限和大众化的特点,人们看后,往往有不满足感,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将报纸、杂志、广播和影视作品中的上述信息“搬”到图书上,就弥补了人们想看却看不到,看到却不满足的缺憾,把“热门话题”拉长了,谈“深”了,使图书具有了新闻性、时效性,缩短了图书与其他媒体的距离,是其他媒体的新闻性、时效性的延伸,是信息的第二次传播。图书借名“鸡”生蛋——一批畅销书诞生了,图书平添了生命力。媒体正是借助这些具有较高“阅读”价值的热门话题,扮演了一个出色的传播中介的角色,完成了信息平等交流的过程,在传播者和受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认同”的桥梁,即社会主流意识,使信息传播的不对称性减弱,并逐渐趋于对称。这就是图书与媒体互动的实质。

综上所述,图书与其他媒体的互动,不仅使自身具有了新闻性、时效性,弥补了原有的局限,也是其他媒体信息传播的延伸,拓宽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体现了社会主流意识的认同。图书与其他媒体的互动是图书的对称性传播,是提升文化观念的必然。媒体互动是畅销书的“摇篮”,是图书作为媒体传播的对称性的体现。

[注释]

1.1998~1999年中国图书市场高级研讨会分报告,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

2.中华读书报2001年10月24日,《图书市场又出现“新矿源”》,作者赵晨钰。

3.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12月24日,《媒体图书:京城新亮点》,作者魏永刚。

4.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1月29日,《影视图书何以双赢》,作者卫波。

5.《大众传播学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张隆栋主编。

猜你喜欢

新闻性图书市场栏目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栏目的要求
新形势下的图书市场走向分析
栏目主持人语
融思想性新闻性艺术性为一体 “文编”+“美编”思维碰撞创出优秀漫画作品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图书营销中的运用
好策划可以撬动图书市场
增强电视时政报道新闻性的基本路径
明代图书出版管理内容体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