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帮傅爱毛投稿谈起

2000-03-31马其德

清明 2000年3期
关键词:手气傅先生热土

马其德

傅爱毛这名字,最早是从新密市文联、文化局办的两份内部文学刊物《热土》和《三月雪》上发现的,因为上面陆续发有傅爱毛的两部中篇小说引起了我的注意。由于我在郑州市作协工作,对市属六县市的文学作者非常熟悉,但从未听说过傅爱毛这名字。一次笔会上我向新密市文联张爱卿先生打听这位傅先生,张先生告诉我说,傅先生是新密市教师进修学校的语文老师,不过傅先生是位女士,还不到三十岁,我们都称之为小傅。我一听很吃一惊,说太棒了,咱们郑州作家群特别缺少女同胞,尤其是三十岁以下的,作品能拿得出手的女作者几乎没有,这下行了,有新人了。

以后就见傅爱毛参加每年一次的六县市文学笔会了。给人的第一印象,傅爱毛比较内向,不是那种乐于张扬自己的人,谈到她的小说时你稍微夸奖她几句,她就感到很痛苦似的受不了,总是说自己不行,还差得远,我分析其心态,大概与她迄今为止还没有在正式文学刊物上发表过作品有关系,她还差那么一点自信,甚至还有那么一点自卑。记得我在一次笔会上提到“于无声处听惊雷,傅爱毛快出来了”,别人也跟着说“傅爱毛快出来了”时,傅爱毛却表现出一种不可思议的愠怒。想想也是,明明是谁也说不准,谁也不准备去兑现的事,你偏要当真的一样去说道,让谁能受得了呢?这愠怒尽管有些不近人情,但要比那些不能夸奖,一夸奖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的人有水平。

果然,傅爱毛的文章写得越来越好,语言日臻佳境,其选材构思也不落俗套。我就想,像傅爱毛这样的文章为何就发不了呢?我觉得奇怪,就问她,你都往哪些刊物投过稿?她回答得令人吃惊,甚至不敢相信,她说至今一次稿也没投过,听说现在投稿不认识人不行,我一不认识人,二不知道地址,三也不知道咋寄出去,有了稿子,我只知道给《热土》《三月雪》,别的刊物我想都不敢去想。我说,哪会行?作者不往外寄稿会行?要想法往外打,光在自己县内刊上发不行,发一百篇也没多少人看到你的作品,你得赶快往外打。她显出一副不敢高攀、无可奈何的样子不置可否,可能还是觉得投稿比制造一颗原子弹要难,往下她便没再请教我到底如何投稿。我呢,说完就了,却也没把此事放在心上。

有人说,一个人事业上想获得成功,有三条缺一不可,一是天赋,二是勤奋,三是机遇,我想傅爱毛缺少的不是前两条,而是机遇,譬如说,她的文章得有人发现并且赏识,这个人必须是一个文学杂志的编辑,这位编辑还必须有水平,有耐心,有职业道德,敬业精神非常强的人,否则他(她)未必会认真对待自由来稿,因为傅爱毛是个无名小卒,别说她不投稿,即便是投稿,看不看这类来稿都是无所谓的事,编辑从不发愁没稿子,编辑手头里的稿子多得麻袋装不下,全国到处是编辑部不错,可哪会这么巧,稿子一寄就寄到这样的编辑手里呢?

对于傅爱毛来说,机遇真的等来了,虽然来得迟了些,但总比不来好。去年忽然有一天我收到《清明》杂志社一位编辑的来信,一是向我约稿,问我手头有没有新作,二是让我为他组几篇稿子。我和这位编辑至今没有见过一次面,因为我给《清明》投过稿,他发过我的作品,后来就不断信来信往。当即我就想何不把傅爱毛的作品寄去试试呢?一是《清明》坚持的是现实主义,很对傅爱毛的路子,二是也想对对眼光,看看别的老师究竟如何看待傅爱毛的作品。巧合的是,前几天傅爱毛刚来过信,想让我帮她向外投稿,哪地方都行,还给我寄了足够用的邮票,就差我写个信皮附上几句话了。啥叫机遇?这不就是机遇?一个让我替他组稿,一个请我帮她投稿,世上哪有恁巧的事?我当时就有个预感,说不定傅爱毛时来运转真的该她出来了。

稿子寄出去两个月不到,编辑老师就来了信,信上说傅爱毛的一个中篇主编看后定了,决定采用,得知后高兴得我逢人就讲这件事,单位讲,回家讲,我给傅爱毛当天就打了电话,傅爱毛当时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再三问我这事可靠不可靠?会不会再变卦?我说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的,编辑不敢随便来信说稿子定用,那将是很被动的事。她说,啊呀,马老师,不是你推荐我那小说根本就没门发表。我说了句笑话,我说请客吧傅爱毛,看我手气咋样,寄去就用了,而且还是部中篇。她说就是就是,你手气就是好。其实,哪里是我的手气好?分明是人家的作品好,分明是《清明》刊风好,不然的话,一个无名作者有谁看你的稿子?不是有人说现在这年头,编辑部还有什么培养作者的任务?谁顾谁啊?是的,谁顾谁啊?光关系稿还打发不完呢,如今像《清明》这样堂堂正正,认稿不认人的杂志真的不多了。

二○○○年对傅爱毛来说精彩之极,好消息一个接一个,挡都挡不住,春节过后没几天编辑老师又来了信,说傅爱毛的另一个短篇也采用了(我寄去了一中一短),主编对傅爱毛很重视,决定辟出一个“新人推出”栏目将这两篇小说一块发表,并且让我写个东西把傅爱毛介绍一下。天哪,怎么这么多的好事都临到傅爱毛头上了?果真应了我那句话“傅爱毛快出来了”,这不是说出来就出来了吗?是的,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只要你是块金子,总是要闪光的。最后我要说的话是,傅爱毛以后如若能成气候的话,千万不要忘了《清明》《热土》《三月雪》的主编和编辑,不要忘了所有帮助过支持过你创作的人,包括你的校长,据说你们的校长很开明,谁在外边发了稿子,学校再奖他一倍的稿费,天底下哪里去找这样的校长啊?

猜你喜欢

手气傅先生热土
这片热土上,“新”的力量正迸发
傅先生
红包,还发是不发
一个白求恩式的人
——在傅炯业先生李梅英女士金婚庆典上的讲话
红包,发还是不发
软笔的硬度
热土西藏
山城热土
行走在张家口的热土上
FEELING LU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