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是我的!

1999-06-07成赛云

父母必读 1999年12期
关键词:团团小气小姐姐

4岁的鹏鹏自己的任何东西都不让别人动。晓晓想玩他的玩具,他大喊:“不许玩,这是我的!”洋洋想看他的图画书,他一把把洋洋推开:“这是我的,不许你看!”就连爸爸妈妈买回来的好吃的,他也统统放在自己的小屋里,连家里人都不许尝一尝。

讲道理吧,鹏鹏根本听不进去;来硬的吧,他又像受了天大的委屈,哇哇大哭。这可让爸爸妈妈又着急又生气。

家长先做个大方的人

以前我没小孩的时候,常到一些有孩子的同事家去玩,久之便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如果大人慷慨大方,小孩一般都能够将东西与人分享;而那些“小气”的家长,小孩大多“独占”意识较强。因此我感觉到大人的榜样作用很重要。

等到我自己有了孩子的时候,我就非常注意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我总是愿意将东西供给别人使用,来了客人我也主动地将好吃的拿出来给客人品尝。平日带孩子逛街购物,除了给孩子买东西外,总忘不了爷爷奶奶其他家人的一份。就这样,孩子耳濡目染,从小就养成了大方慷慨的习惯,并能愉快与人相处。

湖南益阳 成赛云

“我不做小气的大嘴蛙”

我两岁半的女儿也曾和鹏鹏小朋友一样,什么东西到她手中就是金钩子怕也难钩得出来。我们颇费心机,也无法改变她。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亲戚送给她一本小故事书,故事里的大嘴蛙在吃莲蓬,小刺猬、小松鼠向它要一点都要不到,于是大家都说它是小气鬼,不再和它一起玩了。

小伙伴们快快乐乐地一起做游戏,一起玩好玩的玩具,一起分吃各种好吃的东西,只有大嘴蛙孤零零地呆在一旁,没人理它。

没想到这个小故事还真有效,女儿听了马上就说:“我不做小气的大嘴蛙!”每当她犯这个毛病时,我就轻声提醒她:“璐璐像大嘴蛙吗?”她就很快主动拿东西和小朋友分享了。

书的作用还真是挺大的。

安徽池州 蔡晓玲

换着玩,你将多一样玩具

我家通通5岁了,小时候手也特别紧,自己的玩具从不让别的小朋友动。有一次邻居小朋友奇奇拿了一个新飞机,通通看着特别眼馋,我对他说:“你把你的‘林肯车给奇奇玩一会儿,让奇奇把他的飞机给你玩一会儿。交换着玩,你就会多玩一样玩具,因为每个小朋友的玩具都不一样,互相换着玩,老有新鲜玩具。”儿子想了想还是犹豫不决。我便开始夸奖奇奇的飞机如何好,功能多么全,并动员了奇奇主动来交换。结果通通终于答应了。从此他和奇奇成了好朋友,有玩具都要互相显摆,互相交换着玩。

北京朝阳区 阎爱辉

家中的“分”和“借”

根据我们的经验,对幼儿“独霸”的问题,一是采用“分”的方法,即平均分配:糖果、点心、玩具等买回来时,切忌全给孩子,要言明爸爸妈妈都有份,要让孩子来分配水果、糖果。分开后,父母一定要当着孩子的面吃掉。爸爸可有“自己”的玩具枪、汽车,妈妈可有洋娃娃。空闲时拿出来和孩子一起玩一会儿。

接下来是采用“借”的方法,即互通有无:当孩子玩腻了自己的玩具时,会盯上你的,那时可与孩子“交换”着玩,或者仅仅是“借”给他,让他玩完后“归还”。分吃的东西时,家长可以说:“宝宝,你的那块甜不甜?让妈妈尝尝。”“爸爸这一块可好吃了,宝宝来尝尝看!”这样你一口,我一口,大家在欢笑声中增进亲情,学会分享。

以上做法看上去挺“抠门”,但是很有效。

浙江宁波 余中平

幼儿园里学互让

我们的儿子今年4岁了,一年前他就是文中的鹏鹏。由于家中就他一个小孩子,带他的爷爷奶奶一切都以他为中心,久而久之,使他觉得家里的一切玩具都是他自己的,从不与小朋友们共同游戏,甚至他可以玩别人的玩具,却不让别人玩他的。家中的一切吃的,他也认为是为他自己准备的。

后来,我们夫妻商量,把儿子送到幼儿园去,让孩子在同龄伙伴群体里,逐渐懂得什么是团结友爱,逐渐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学会谦让。同时我们也和幼儿园老师积极配合,改变以往一些不恰当的做法。果然,儿子在幼儿园接受了一段教育之后,大有进步,开始懂得了与伙伴共同游戏,共同分享玩具,也不再拒绝小朋友到自己家里玩了。同时,他会主动拿出吃的东西与小朋友、家人共同分享。

如若您的孩子总是把着自己的东西,您不妨把他送到幼儿园去接受集体教育。

河北任丘 李继芬 张春怀

从分生日蛋糕开始

为培养女儿与人分享的良好行为,她每次过生日,我都精心准备、细心安排,并积极鼓励女儿邀请左邻右舍的小伙伴来吃蛋糕。当生日蜡烛燃起时,小朋友一起为她欢呼鼓掌;当她切开蛋糕一块一块分给小伙伴时,小朋友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谢谢”,吃得津津有味甚至满脸花。这种欢乐的场面使女儿充分体验着给予别人的快乐,体验着与人分享所带来的满足。

久而久之,女儿养成了心中有他人,善于分享的良好情感。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吃;有好玩具,大家一起玩。就连吃冰棍,第一口也是先让爸爸妈妈咬……

良好情感的培养靠亲身体验。我想,这样的教育才最生动有效。枯燥乏味的说教和大人过多过硬的干涉,都会适得其反。

河北唐山 赵玉荣

“爱”不是教出来的

团团的小表姐比团团大4天,每个周六是他们聚会的日子。

从会坐开始,团团的任何东西就绝不许小姐姐染指。开始是把玩具全扒拉到自己身边;再后来是采取“盯人战术”,只要小姐姐拿什么,他便抢回来,气极了还摔在地上。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全是他的专利,只有姑妈是小姐姐的妈妈,无法占有。只要是他的东西轻易不会拱手相让于任何人,包括成天照看他的奶奶。

这样,团团到了1岁7个月。电视里开始播放《还珠格格》,团团特别爱看小燕子、紫薇、金锁只要一出现,马上指着叫“姐”,伴着得意的神色。看到儿子这么喜欢电视上的“姐”,我灵机一动,问他:“团团喜欢谁?”

“姐——”

“团团想跟姐好吗?

“嗯!”团团回答得一脸虔诚。

“团团爱吃什么?”

“糕——”

“团团的糕给谁吃?”

“姐——”

“团团把什么给姐?”

“猫猫、糕、泡泡……妈妈”

团团把所有喜欢的东西都给了姐。

“那下次小姐姐来,你给小姐姐豆豆吃吗?”

“嗯!”

小姐姐再来时,团团主动给小姐姐玩的、吃的,最后竟然是小姐姐在团团的澡盆里洗澡,他在外边玩水。这在以前简直是不可想像!

自从能把东西给“姐”后,团团对其他人也大度起来了,有时还会主动送你点吃的、喝的。

看来,孩子只有真正爱你,才会把东西给你,这个爱是发自内心的,不是“教”出来的,但是让孩子懂得表现爱却是要引导的。如果孩子表现出“小气”,别着急,看他真正喜欢什么,喜欢谁,哪怕只是影视作品里的人物,我们也可以引导他“移情别恋”。

北京 张吉霞

猜你喜欢

团团小气小姐姐
我们是唐朝小姐姐
小气的梨树(下)
小气的梨树(上)
嘿,那个不知名的小姐姐
小气的梨树
团团抱
年轻真好
涂色游戏:打扮小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