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中有谢意还是说出来

1999-06-07袁大同

父母必读 1999年12期
关键词:教养礼貌谢谢

袁大同

在这个问题上我的态度是:必须要我们的孩子养成对别人一切的善意说“谢谢”的习惯。可能有人会说,现在很多成年人都没有这样的素质。正因为如此,才说明从孩子抓起是多么重要。葡萄树必须要修剪才能多结果实。

1.社会机器运转的润滑剂

“谢谢”等这些礼貌用语的使用不仅是一个人有无教养的标志,而且,也表明一个民族文明的水平。如果将人类社会比做一部巨大的机器,那么每天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就好比机器齿轮之间的互相咬合运转。礼貌用语就是其间的润滑剂,它可以在人们之间有效地营造友好气氛、促进相互理解、缓和冲突、化解矛盾。没有这些润滑剂,虽然不至于让机器的运转马上停顿下来,但起码会增加摩擦而出现许多刺耳的声音,搞得人心烦意乱,没有一点好情绪。我们做父母的,如果希望我们的孩子长大之后成为有教养的人,希望我们的社会多一些文明友好的气氛和悦耳和谐的声音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就要从孩子做起,使他们养成说“谢谢”等礼貌用语的良好习惯。我认为这是对孩子实行素质教育的第一步。没有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即使有天大的能力,也容易被别人视为“没有教养”的人。

2.学会感恩

是不是“只要孩子心怀感激就行了,说‘谢谢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表面形式”。或者说,其实孩子感激的“内容”已经有了,只是没有用口头形式表达而已。这种情况是有的。但是,我们必须要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只要别人给我们礼物,无论这礼物多么小;只要别人帮助我们,无论这帮助多么微不足道,我们都应该明确地表达我们内心的谢意,没有必要把感激藏在心里而让别人去揣摩我们对礼物和帮助的感受。

“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古人流传下来的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现代人应该继续推崇的道德标准。让我们的孩子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不仅仅是我们对中国未来社会风气好转所做的贡献,也是对我们自己孩子的一种祝福。因为一个知道感恩的人,必然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善待他。我们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人人对他都退避三舍;我们更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他时时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

3.感谢的不是礼物而是心意

人们总是根据自己对事物的价值判断来决定所采取的行动:重要的就要先做,不重要的就可以后做或者不做。孩童时期是人的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孩子是感性的、具体的,当他们接受礼物或别人帮助的时候很容易有一个概念上的认识错误:他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眼前有具体价值的事物和对它最直接的感受,而看不到事物后面赠送者和帮助者一片拳拳之心。当家长教他们说“谢谢”时,他会错以为感谢的是那件礼物或别人为他做的事情。所以,往往当他们认为这件礼物或这件事值得说“谢谢”时才说,否则就不说。如果我们做父母的不把孩子的认识引向对方的内心世界,孩子就可能会意识不到别人对他的关怀。

一个在异国留学的中国小姑娘病了,几天没有去学校。一天,她的老师代表全班同学来看望她,带去的礼物是一张手工制作的硬纸卡片,上面花花绿绿、密密麻麻写满了同学们赞美她和想念她的话。每句话末尾签字的旁边都画着同学们自己的小鬼脸儿。看着那表情各异的鬼脸儿,读着那情趣盎然话语,小姑娘的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落,最后竟扑到老师的怀里,泣不成声地说:“我要上学。我想我的同学!我爱他们!”

这个平时性格内向的五年级小姑娘,从没有过这样忘情的举动,周围人也从未听她说过如此动情的话,是什么给了她这种感情呢?——是那张本身一文不值的卡片后面同学们的深情厚意。那是它真正的价值所在。我想这个小姑娘一辈子也不会将这件礼物丢弃,因为它太珍贵了。

4.这不是交易而是礼貌

别人善待于你,你对他说“谢谢”,这是一种礼貌。礼貌是你自己的外部表现,它一方面是为了展示你的风度、道德和教养,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别人,使别人感觉到他们的人格受到尊重。你尊重他人,同样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这是相辅相成的。明白这个道理,即便是我们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而领受应得的奖赏,我们也会对向我们颁奖的人说“谢谢”;即便是对我们付钱买的服务:售货员向我们交货,服务员给我们倒水,清洁工为我们扫马路,出租车司机将我们送到目的地,饭店门卫为我们开门,我们也会对他们说声“谢谢”。我们可以看到,就连国家元首出国访问,接受仪仗队的欢迎之后,不也是要走到队伍面前向士兵们鞠躬,表示感谢吗?

总是以自己个人的感觉、个人的情绪,来对别人的友善举动做出自然的反应,这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人。我们必须教会我们的孩子这条重要的人生原则:我们做事情时必须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因为这个社会不是为你一个人而存在的,大家也不是围着你一个人转的。古人云“礼尚往来”、“来而无往非礼也”。就是说,对别人的友好表示你必须做出积极的应答,否则就是无礼的表现。而“无礼”就如同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一开口就满嘴脏话等一样。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感觉,我行我素。这实际上是一种极端自私的表现。

5.是肯定别人的标志

某游乐园里有座固定的吊桥,当游客走上吊桥后,桥周围的背景就开始晃动。虽然桥体本身没有动,但由于游客保持身体平衡所需的定位参照物发生了变化,就感觉是桥在剧烈晃动,所以马上就站立不稳了。其实像这个走吊桥的游戏一样,人的一切活动、一切行为都需要定位,定位就需要参照点。我们不应只把“谢谢”作为对别人感激的表示,更为重要的作用应该是:为周围人的行为提供定位的参照物。

所有的人都需要不断得到别人的确认和肯定来为自己的行为定位。因为当自己的某种行为得到周围人的“谢谢”时,我们就从中得到了鼓励,知道这样的行为是受到欢迎的,所以我们就会继续做下去。反之,如果遭到冷遇或鄙视,我们就知道这样做不太好,所以要下不为例。这有助于我们找到行动的方向感。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是如此。而最容易让所有人理解和接受的就是说“谢谢”。孩子小的时候虽然很难懂得这个道理,但不能等他明白了再做,那时就太晚了,习惯应该从小培养。我们家长一方面应该考虑到孩子自我的感觉,同时,又应在孩子尚未懂事时起,就开始让他们对别人所有的友好举动表示感激,养成良好习惯,直至使他们将“谢谢”变成下意识的反应,也就是成为他们性格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的素质。今后不论他们走到哪里,这样的表现都会给他们所接触到的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反过来人们也会以同样的态度来对待他们。最后大家都成为这种文明举止的共同受益者。

编后语:

“谢谢”是一个词,它用来表达说话人内心的感激,目的是使听话人知道他的付出引起了说话人的美好感受。尽管人与人之间还有许多传递信息的方式,但语言仍被公认为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方式。因此,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会说“谢谢”。我们的目标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具有感恩之心的人,当他作为一个独立的、成熟的人走进社会时,他将学会从内心深处感谢他人的心意与帮助,同时也将学会恰到好处地把这份感激表达出来,也让他人能够感知。

但培养孩子说“谢谢”的过程是要讲艺术的。成人的理解,可以强化孩子感激别人的心情;成人的引导,可以使孩子更加关注别人的心意;成人的榜样,可以让孩子了解表达的时机,体验被谢的兴奋和理解感谢的珍贵。如果我们引导不当,把说“谢谢”训练成了一种机械的反应,那么,那种头也不抬地敷衍一句的“谢谢”,既失去了其本身的内涵,也达不到它应有的目的,因为它给人的感觉是冰冷的。■

猜你喜欢

教养礼貌谢谢
跟踪导练(三)
谢谢你,包裹我!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
一只有教养的狼
礼貌举止大家学!
所谓教养,不过是细节
谢谢你,植物!
表达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