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街头摄影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研究

2024-03-31张明敏周玮

国际公关 2024年2期
关键词:社会生活

张明敏 周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街头摄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街头摄影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呈现一种复杂的局面,既包含积极向上的元素,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剖析了自媒体时代街头摄影的发展现状,梳理了街头摄影的相关概念、特点,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就街头摄影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为街头摄影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街头摄影;社会生活;道德伦理

街头摄影兴起于20世纪初,法国摄影师埃吕·卡尔特 (Eugène Atget) 和美国摄影师路易斯·海因 (Lewis Hine) 等人开始尝试通过摄影记录城市生活;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 通过镜头,以对光影和构图的敏感洞察,开创了街头摄影的黄金时代。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摄影家加里·维诺格兰特 (Garry winogrand) 以独到的眼光与灵活多变的视角观察街头生活。[1]同时,美国摄影师斯蒂芬·肖尔 (Stephen Shore)、道罗斯·麦普斯 (Diane Arbus) 等人开始以更加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对城市和人群的观察。肖尔的 《美国的非主流》系列以其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记录而著称,而麦普斯则通过独特的人物肖像展示了社会边缘的多样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街头摄影的定义逐渐拓展。在数码摄影技术的崛起下,摄影者不再受胶片的局限,能更自由地表达他们对城市、人文和社会的观点。社交媒体的兴起使摄影作品更迅速地传播,也为更多的摄影师提供了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当代的街头摄影涵盖了更广泛的主题,从城市景观到社会议题,再到个体故事。摄影师通过镜头捕捉到的瞬间,既是对现实的记录,也是对人类情感和文化的深刻反思。街頭摄影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艺术形式,而是一个多元化、开放性的领域,各种风格和技巧在这里相互交融。街头摄影从最初的探索到如今的多样化表达,一直在不断演进,为人们呈现城市生活的多彩画卷。

一、街头摄影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

街头摄影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1844年摄影术传入我国开始,国人对摄影从陌生甚至恐惧到接受并熟练掌握,最终普遍与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叙事语境相结合。20世纪初期,摄影师开始尝试通过镜头捕捉城市生活的片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我国的街头摄影逐渐崭露头角。受国际摄影潮流的影响,一些摄影师开始关注城市街头的人文景观,尝试通过镜头记录独特的瞬间。然而,由于当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审美导向,摄影作品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摄影师更加大胆地表达他们对城市生活的独立见解。摄影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数码摄影的兴起,使摄影师能够更便捷地捕捉生活中的瞬间。2000年之后技术的变革推动智能设备的迅速普及,信息的传播媒介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如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信息。”[2]为了适应新的媒介传播形式,人们开始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至此,中国的街头摄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成为一种具有个性和时尚的表达方式,越来越多的摄影人通过街头摄影展现生活的多元性,捕捉生活中的人文瞬间。街头摄影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达方式。同时,摄影节、展览等活动的增多也为街头摄影提供了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二、街头摄影的概念与演变

我国关于街头摄影的理论研究相对较晚,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韩天越在 《街拍盛行原因及其社会功能研究》一文中对街头拍摄进行解读,他认为,街头拍摄的本质还是纪实类摄影,只是街头拍摄相对主观,纪实摄影相对客观。[3]杨小军在论文 《互联时代的街头摄影》中分析道:摄影师道格·瑞卡德 (Doug Rickard) 只是借用谷歌街景视图,便 “拍摄”了自己的摄影作品,拓宽了街头摄影的疆界。[4]摄影家顾铮的 《现代都市生活的荒谬图景—加里·维诺格兰特的街头摄影》通过个案研究,从艺术特点和拍摄手法分析街头摄影的审美。国外街头摄影的理论相对成熟,有许多学者对街头摄影提出了不同的定义,也有重叠之处。法国历史学家和评论家吉尔斯·莫拉 (Gilles Mora) 将街头摄影定义为 “一种由摄影师实践的流派,他们的主题是现代城市生活,其中大部分都在街上展开”。同样,街头摄影师大卫·吉布森 (David Gibson) 将街头摄影描述为 “在公共空间拍摄的任何类型的摄影”。街头摄影通常拍摄的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耶鲁大学博士生梅·阿尔卡拉菲 (May Alkharafi) 认为,街头摄影的 “理念”或者本质,是通过摄影师对拍摄主题主要特征的感知确立的,得出了自己对街头摄影 “本质”的理解。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街头摄影的特征产生了关于街头摄影的特定叙事,这些特征与该类型的审美品质、形式属性或主题构成了街头摄影的理念。摄影师通过捕捉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生动和真实的瞬间,记录人们的情感和思想的过程。还有学者认为,街头摄影不一定局限于街道本身,而是延伸到城市环境中的其他地方,如地铁站、剧场等。

三、街头摄影的社会作用

(一)审美认知

街头摄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拥有强烈的审美认知功能,通过艺术家的镜头,呈现生活中令人瞩目的瞬间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场景。街头摄影注重抓拍瞬间的艺术性。摄影师通过细腻的构图和独特的视角,捕捉生活中瞬间的美与真实。这种强调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使观者在审美上得到深刻的体验,激发对于瞬间美的欣赏。虽然大多数街头摄影学者都认为,在拍摄街头照片时,熟练的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法国街头摄影师瓦莱丽·佩兰 (Valérie Perrin) 指出,光线、背景和构图都是构成优秀街头照片的元素,但 “往往是‘不完美和惊喜才能构成出色的街头照片”。即使 “技术上不完美”,“充满情感”的图像也可以成为一张成功的街头照片。她认为街头摄影不需要特殊设备,只需要对平凡生活中的事物保持发现和捕捉的热情。当然,精湛的技术、原创的构图和引人注目的内容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它们并不能保证能拍出 “伟大的”街头照片。因此,街头照片的主要特征不仅与它们的形式美学维度有关,而且与照片能否唤起人们内心情感和叙事潜力有关。尽管 “一张伟大的街头照片可能只能向我们展示现实生活的百分之一秒”,“在一个画面中,它可以提炼出大量的真相,以这种诚实的方式展示日常生活,这些内容使我们惊奇、高兴或感动”。因此,成功的街头照片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和视觉想象并且与生活息息相关。

(二)记录现实生活

街头摄影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现实生活,成为社会中的观察者和记录者。摄影师通过捕捉街头瞬间,将普通的日常转化为艺术品。这种记录现实生活的方式使观者能够深入感知城市的脉动、人群的情感和社会的变迁。街头摄影作品记录了时代的印记,是社会历史的一部分,同时也承载了人们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的感慨。通过镜头中的生动画面,街头摄影引导人们重新审视周遭环境,激发对于现实生活的更深层次的关注和思考。这些照片不仅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也可以表达摄影者的主觀感受。街头摄影的创作过程中,摄影者对拍摄事物注入了自己的情感,以图片的形式客观地记录了社会中丰富多彩的大众生活。

(三)间接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

街头摄影作品还能够引起媒体和社交平台的关注,进而影响更广泛的受众。通过在网络上分享和传播,摄影作品可以成为引起讨论的焦点,进而形成社会话题,推动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如中国摄影家、纪录片导演王久良拍摄了 《垃圾围城》 《塑料王国》等主题的系列照片和影像,不仅揭示了环境污染的全球性问题,同时也唤醒了更多人保护环境注重垃圾分类意识。促使政府重视对垃圾的分类处理。街头摄影作品揭露社会生活当中被人们所忽视的问题与现象,引发社会关注,最终促使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四、街头摄影的伦理道德困境

(一)曝光和暴露隐私的边界

曝光和暴露隐私之间的边界关系复杂而敏感。曝光通常指的是将某人或某事公之于众,但这并不一定涉及个人隐私。在摄影领域,合法的公共场合拍摄往往是被接受的,但需要注意尊重被摄者的个人空间。然而,当曝光越过隐私的边界,变成对他人私生活的不当侵犯,就会引发矛盾。在街头摄影中,摄影师需要谨慎,避免捕捉他人的私密瞬间,以保护被拍摄者的隐私权。事先征得同意和尊重知情权是确保曝光不会变成暴露隐私的关键。现在很多摄影人只顾拍摄而忽略曝光和暴露隐私的边界。如赵铁林镜头下 “小姐”的照片。在20世纪90年代拍摄的 “小姐”现在大部分已经结婚生子,虽然在拍摄的时候已经征得当事人的同意,但在发表之后还是引发了争议。一些人认为他暴露了别人的隐私,给现在的家庭造成一定的伤害。媒体或个人在发表这些照片时要以法律法规作为准则,不能突破社会道德底线,要充分考虑到对当事人产生的影响,要对自己发表的图片负相应的法律责任。[5]

(二)道德规范≠伦理

道德规范通常是指个体内心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强调的是个人应该遵循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在街头摄影中道德规范强调的是行为的合理性和对被摄者的尊重,它更多地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个人的道德品质,强调的是个人的自我约束和责任感。而伦理涉及更广泛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更关注社会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虽然道德规范通常指导摄影师如何在拍摄中尊重他人,但伦理更深层次地关注这种行为如何影响整个社会。

五、解决措施

(一)完善监管制度

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且大力普及,为新闻传播营造更为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要明确界定街头影像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明确对作品发表及转载的规定,对那些涉及公民隐私权及国家信息安全的行为做出详细规定。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有关审核机制,加大审核力度,对泄露他人隐私的行为问责,给予相应的处罚。

(二)提高自媒体时代大众的法律意识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能是信息创作者和发布者,公民要知法懂法,共同维护社会健康发展。在提高大众法律意识方面要坚持多层次、多样性的有机结合。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生理心理发展情况,采取相适应的法律教育手段。要做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在传统的教育实践中,正面的显性教育是主要形式,受教育者只能被动接受,这样的教育方式比较呆板僵化。要想提高公民参与的主动性,就要注意运用隐性教育的方式。学者应该整理由乱发图片引起的负面效果案例,使公民认识到其危害。[6]街头摄影活动是自发的,但是作为街头摄影人要知道如何从事街头摄影,利用街头摄影为社会服务,真正做到监督社会发展,共同营造良好的街头摄影创作环境。

六、结束语

结合社会现实,我们应当认真思考如何在发展摄影艺术的同时,保障被摄影者的权益,促进摄影从业者的职业素养提升,推动摄影艺术与社会责任的结合。在数字化时代,加强社会教育、提高公众对摄影伦理的认知,将有助于形成更为理性的摄影文化。街头摄影既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社会观察手段。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既繁荣发展又充满责任和尊重的街头摄影社区,不仅有助于摄影文化的健康发展,也为城市社会的和谐进步提供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 顾铮.现代都市生活的荒谬图景:加里·维诺格兰特的街头摄影[J].中国摄影家,2000(04):43-48.

[2]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8-9.

[3] 韩天越.街拍盛行原因及其社会功能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4] 杨小军,道格·瑞卡德.互联时代的街头摄影[J].中国摄影家, 2011(11):114-115.

[5] 张明敏.纪实摄影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及问题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8.

[6] 同[5].

猜你喜欢

社会生活
互联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西安晚报》广告视野中的西安社会生活
网络文化发展对社会生活影响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马克思视阈下关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现实意蕴
从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看当前文艺作品的创作
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