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生态和谐宜居新鹤岗对策研究

2024-03-31王海波

国际公关 2024年2期
关键词:解放思想转型发展生态环境

王海波

摘要:近年来,鹤岗市积极探索转型发展新路,通过创建森林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等重要举措,为鹤岗筑牢生态和谐宜居的底色。但鹤岗目前离 “生态和谐宜居城”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四方面重要举措积极打造 “生态和谐宜居城”:一是解放思想,激活转型发展动力;二是统筹谋划,提升城市建设品质;三是城市双修,营造优美人居环境;四是绿色筑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关键词:生态和谐宜居城;生态环境;解放思想;转型发展

鹤岗是一座城矿共生的资源型城市,目前面临煤炭资源枯竭、区域经济活力减弱、人口流失严重等诸多问题,转型发展极为迫切。鹤岗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进 “生态立市”战略,加快 “山水生态名城”和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1]鹤岗市积极打造 “生态和谐宜居城”,既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符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求,是 “城市双修”的重要抓手。

一、鹤岗市打造“生态和谐宜居城”的优势条件

鹤岗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深入推进 “生态立市”战略,把創建森林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作为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伴随着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的城市更新行动,已开启由矿业强市向生态立市转变的发展之路,更加有力地推进鹤岗打造 “生态和谐宜居城”的建设进程。通过研究分析,鹤岗市在打造 “生态和谐宜居城”方面主要优势如下。

(一)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东南临松花江与佳木斯接壤,西濒小兴安岭与伊春为邻,地理条件优越,处于黑龙江、松花江、小兴安岭 “两江一岭”区域,小兴安岭向三江平原过渡,形成了大森林、大界江、大湿地、大冰雪等独有的自然景观,孕育了稳定完整的生态系统。水网密布,拥有河湖、森林、湿地、农场等丰富的生态资源。[2]鹤岗市拥有6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都为打造 “生态和谐宜居城”奠定了良好的自然基础。

(二)增绿惠民的生态蝶变

鹤岗市始终把营造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污染治理成效显著,2022年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9.6%。“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完美收官。林地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6.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突破43%,实现 “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两河十四沟”综治成效显著,城市饮用水源达标率100%。黑臭水体达到 “长治久清”。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8平方米,步入全省前列。

(三)日臻完善的利民设施

近年来,市民翘首期盼、关乎城市转型的重大惠民利民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已融入哈尔滨 “两小时经济圈”,民用机场项目取得重大进展,鹤伊公路开工建设,关门嘴子水库项目加快建设,“一环五纵七横”的城市交通路网建成,社区 “15分钟健身圈”和乡村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步入全省先进行列,打造了3个国家级平安医院。鹤岗市棚户区改造惠及市民7万余户,老旧小区改造402万平方米,农村危房改造2 300户,改造维修新建排水管网110公里,建设覆盖主次干道的40座水冲式公厕,城市道路、供热和燃气老旧管网分别改造6公里、36.36公里、92.6公里,新建25个免费中小型停车场,路灯照明率达到98%以上,城市设施进一步完善,极大方便百姓出行及日

常生活。

(四)日趋优化的产业结构

鹤岗市聚焦 “五大产业”,深入实施 “工业强市战略”和 “资源型城市转型产业项目攻坚行动计划”,扎实推动省市 “百大项目”和 “十百千”工程建设,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三次产业调整到29.5∶29.6∶40.9。农业振兴取得新进展,粮食生产实现 “十九连丰”。工业经济稳中向好,中国五矿、国信通等一批大项目成功落地,尤其石墨产业强势崛起,石墨 “亚洲第一矿”跃然眼前,中国五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石墨原材料供应商。中国石墨集团有限公司港交所上市,实现鹤岗市上市企业 “零”的突破,为鹤岗市发展提供新引擎。服务业有效提振,新业态、新模式多点呈现。

鹤岗市在打造 “生态和谐宜居城”方面虽具备优势,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创新人才偏少,导致转型发展缺乏动力;二是缺乏整体规划引领,建设目标不明朗,以致生态和谐宜居城建设比较缓慢;三是缺乏完善的配套管理体系、环境修复管理机制以及公园长效管护机制,影响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四是缺乏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制约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五是财政紧张,缺乏资金支撑。这些问题都制约鹤岗打造 “生态和谐宜居城”。

二、鹤岗市打造“生态和谐宜居城”的对策研究

通过调研鹤岗市转型发展的现状,分析打造 “生态和谐宜居城”的可行性条件,剖析打造 “生态和谐宜居城”过程中的难题。借鉴国内外生态和谐宜居城市以及公园城市典范,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对策建议,早日实现 “生态、和谐、宜居”的目标,为鹤岗市民打造一方乐土。

(一)解放思想,激活转型发展动力

1.解放思想,理念植入

鹤岗市仍需深入解放思想,破除思维定式。摒弃传统的先产业发展再城市建设再人居环境改变的理念,从 “产城人”理念向 “人城产”理念转变。[3]进行相关 “理念植入”,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明白,生态和谐宜居城建设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这样才能加深广大干部群众对建设生态和谐宜居城的了解并激发内生动力。

2.创新发展,引智引才

鹤岗市经济增长压力大,经济发展能力和创新驱动能力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以人才引领创新至关重要。鹤岗市应深化人才发展机制体制改革,继续实施 “金鹤回岗”等人才引进政策,并在住房、子女上学、职称竞聘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并监督落实,把各方面人才聚集起来,为鹤岗发展建设所用。

(二)统筹谋划,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1.高标准引领,制定实施规划

鹤岗市打造 “生态和谐宜居城”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是创新的重大举措。生态和谐宜居城建设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坚持人民至上,统筹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鹤岗建设全局,从满足人民的迫切需要着手,制定建设实施规划。市委、市政府应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制定符合鹤岗生态和谐宜居城建设的实施规划,以此统领 “生态和谐宜居城”建设。

2.明确责任主体,建立专职机构

在打造 “生态和谐宜居城”过程中,政府要主导规划设计实施,成立专门机构,明确划分责任归属,才有中枢系统。借鉴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实践,应设立 “生态和谐宜居城市建设办公室+生态和谐宜居城市研究办公室”,寓研究于建设中,以此来提升城市的规划建设水平,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

3.留住城市文脉,激活文化资本

每个城市都不乏历史和文化的元素,也见证着城市历史变迁以及社会的发展。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城市建设要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也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同时也要赋予每一座城市独特的记忆。鹤岗市应采用 “共生城市”的改造理念,扩大 “矿史馆”和 “城市记忆馆”的规模,让这座城市记得住历史,尤其是矿山文化历史。同时,不仅要关注物质空间的构建,还要关注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留存。积极发掘和激活为鹤岗市民所喜闻乐见或习以为常的地区文化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文化资本,是打造鹤岗市城市品牌的重要举措。

4.坚持群策群力,扩大参与范围

生态和谐宜居城建设必然离不开人民群众。始终把 “让群众生活得更舒适”这一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之中,[4]要时刻铭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 “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在设立政府专职机构的同时,必须要坚持群策群力,城市未来如何规划建设,不应只由上层管理者决定,每个公民都有参与建设的权利,要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探索居民参与方式方法,激发人民建言献策的热情,广泛征求建议,把可行性建议应用于 “生态和谐宜居城”建设。并且要注意,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阶段性考察人民的满意度和参与度。

(三)城市“双修”,营造优美人居环境

1.加强生态环境修复,争取政策支持

近年来,居民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但在矿山开采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以及对历史遗留矿山的治理力度,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矿山生态修复利用。尤其要依托现有政策,全力争取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政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政策以及提前布局国家产业衰退地区政策等。还应加大对矿山遗迹的开发与建设,充分利用地质遗迹和矿山遗迹优势,加快推动形成矿业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建设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新格局。

2.加强人居环境管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共生是 “生态和谐宜居城”的基本要求,鹤岗市已由 “黑”变 “绿”,应在 “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基础上,通过拆迁建绿、破硬复绿、见缝插绿、立体绿化等措施,拓展绿色空间,让绿网成荫。如公园停车场建设可以将停车位融入公园边缘,与自然景观相互穿插,可采用植物的衍化图案来充当传统的疏导标识,使其绿起来、活起来。公园建成后,要加强可持续运营维护。

(四)绿色筑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城市是否和谐宜居,经济发展、产业体系构建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坚持把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作为打造 “生态和谐宜居城”的重要方向,推进资源型城市由单一的资源型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变。

1.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推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挖掘鹤岗 “生态农业、寒地黑土、绿色有机”等优势,高质量打造 “两江一岭”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科学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布局,抓好 “粮头食尾”“优粮优产”“从农田到餐桌”,加大优质粮食和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进程。发挥寒带黑土资源优势,合理优化粮食作物种植比例,整合稻米加工业,提升品牌价值。提高經济作物效益,使经济作物、有机作物成为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深度挖掘优质的煤炭资源优势

依托鹤岗市煤种齐全、储量丰富的优势,加大煤炭资源勘探勘查力度,加速释放优质产能,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和煤炭化工产业,做大焦炭产业链,培育精深加工产业链,改变以往只依靠盲目、粗放地开采资源获利的不良产业发展状态,延伸煤制肥产业链。

3.深度挖掘鹤岗市石墨资源优势

依托鹤岗市石墨储量、品位优势,加大开发力度,着力打造 “一平台、两园、三链”建设,即一个创新型石墨公共服务平台,两个石墨新材料产业园,三条精深加工产业链。加大对高新技术研发和推广。此外,还可以鼓励地方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设备与加工工艺,通过不断学习,提升城市自身的创新能力,争创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进而塑造城市品牌。

4.加快发展生态旅游

深入挖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构建特色旅游产品新体系,深入发展冰雪游、森林游、工业游、研学游、边境游、湿地游、避暑游、红色游,打造一批独具鹤岗魅力的主题旅游集群。大力发展 “旅游+”,不断形成特色旅游新业态,不断满足游客多元需求。支持发展免税业,推进口岸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布局建设。

5.加快发展新业态新经济模式

着力发展 “银发经济”“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尤其要抢占 “银发经济”先机,鹤岗老龄化严重,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力争走在全省前列;要抓紧布局 “数字经济”,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拓展数字技术在现代农业、智能生产、智慧城市、流通体系、生态监测等领域开发应用场景,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建设政府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加快培育平台经济、网红经济、共享经济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

三、结束语

鹤岗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探索转型新路径,以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森林城市并打造 “生态和谐宜居城”为破题之举,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伴随着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的城市更新行动,谋划确立了城市由 “黑”向 “绿”转变的 “五转一变”转型发展战略,必将有力推进鹤岗市打造 “生态和谐宜居城”的进程,全力把鹤岗打造成 “小而精”“小而美”“有温度”“有风情”的生态和谐宜居城市。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A01).

[2] 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关于鹤岗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调研报告[EB/OL].[2021-04-23].https://www.forestry.gov.cn/chinagreen/3/20210423/123541824316681.html.

[3] 谢正义.公园城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73-90.

[4] 刘波等.全力推动绿色发展 建设和谐宜居邵阳[N].邵阳日报, 2023-03-24(002).

猜你喜欢

解放思想转型发展生态环境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拓宽思路 加强企业党员思想教育
解放思想,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如何搞好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
浅论地方高师音乐学专业转型发展与改革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