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地理研学旅行的实践探索

2024-03-28刘俞麟王鹏陈月王玮韩如冰

地理教育 2024年14期
关键词:凤凰古城研学旅行

刘俞麟 王鹏 陈月 王玮 韩如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抓早抓小、久久为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有利于夯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高中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学旅行是引导中小学生走出校园、走近生活的一种学校教育补充形式,将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在古物、古迹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有利于丰富研学旅行的人文素养,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地理研学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2年修订)》指出,课程内容要有机融入社会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内容[1]。教育部于2021年颁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高度肯定了我国古人在地理方面所获得的成就,并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这为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地理课程提供了重要依据。新时代背景下,各个国家在文化上不断交流碰撞,文化传播渠道广泛,中学生正处于文化认同建立的关键期,容易受到国外意识形态的干扰,这迫切需要地理教师认真分析研学资源,结合课程目标与教材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地理研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直接感观和真切感受,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地理研学的可行性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地理研学,并不是简单的知识拼接,而是结合地理研学旅行特点和优势,经过知识的有机排列和重组,使其上下逻辑同向同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嵌入到研学旅行的各个环节,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地理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和内容体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渗透提供了良好载体。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课程的内容体系有着内在的关联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地方性、综合性等特征,其蕴含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都闪烁着人类长期以来运用地理原理与方法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地理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它源于生活实践并指导生活实践,文化的形成与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区域地理等都有密切联系,如“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等课程内容。两者的有机融合是学生从地理视角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人地和谐之美、深耕文化自信、提高民族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2年修订)》提出地理学科“培育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的独特育人价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教育思想、家国情怀、人文底蕴、民族认同等不谋而合。地理研学作为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文学、建筑、民俗文化等载体,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接古今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为地理研学注入了文化灵魂,有助于文化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等育人目标的有效实现。

基于此,本文以凤凰古城为例,探讨高中地理研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般范式,以期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地理课堂的实践路径,增强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感知力和文化素养,实现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目标。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地理研学旅行的方案设计与实施——以凤凰古城为例

1.凤凰古城概况及研学文化资源

(1)凤凰古城概况

坐落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的凤凰古城,因其西南有山如凤形而得名,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古城群山环抱,江水穿城而過,有着国家级地质公园和综合地质遗迹景观[2-4]。沿沱江而建的吊脚楼、代代相传的非遗文化、众多的古建筑以及浓厚的苗族风情,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湘西韵味。2000年因其境内中国南部长城的发现而著称于世,2001年又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与山西平遥古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的美誉。

(2)凤凰古城研学文化资源

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是凤凰古城最大的吸引力。凤凰古城始建于明朝,目前仍保存完好,是中国南方古建筑艺术的典范。此外还有大量文物古建筑、古遗址、明清时代特色民居及各种庙祠馆阁,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楚文化与凤凰土著文化的结合,苗文化与汉文化的交融,整合出凤凰古城风韵独具的景观,孕育出众多卓尔不凡的名人佳士,是开展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学旅行的绝佳基地。基于此,本文深入挖掘凤凰古城适宜开展高中地理研学旅行的文化教育资源(表1)。

2.研学主题与目标设计

流光溢彩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赋予了凤凰古城独特的文化内涵,各种历史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风情等瑰丽多彩的文化元素交织在一起,使其不仅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代表,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之地。因此确定本次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学旅行主题为“寻千年古韵之城,赏文化沉淀之美”。

根据以上主题,立足于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和育人价值,依托凤凰古城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及民族韵味,将研学目标设计如下:

综合思维:学会结合凤凰古城的历史背景、人文资源及自然地理条件等要素,综合分析其对古城发展及古城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区域认知:学会根据古城的位置、区域环境、历史条件等方面,分析古城墙选址和古城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地理实践力:学会借助信息技术学习与掌握凤凰古城的地形、气候特点,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研究凤凰古城特色景观及民俗文化的形成原因。

人地协调观:了解凤凰古城的自然地理格局中所蕴含的环境生态意识,形成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文化自信:通过对研学中所见、所闻、所感中涵盖的地理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扩大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感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3.研学内容与活动设计

研学活动分为三个项目,项目一侧重以“旁观”视角,浏览古城全貌,感受古城风水文化,项目二注重以“见证”视角,分析古城古建筑,品味独特的民居文化,项目三则以“亲历”视角,化身凤凰人,成为非遗传承人(表2)。通过此次研学旅行,寻千年古韵之城,赏文化沉淀之美,以提高文化感受力,增强文化理解力,坚定文化自信。

4.研学评价设计

研学旅行的总体评价(表3),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体现真实情境中学生的所学所获。过程性评价有助于教师关注传统文化和地理知识衔接效果,获得及时反馈,跟踪学生学情,从而调整研学进程。研学旅行不同于课堂教学,不能仅凭书面作业对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学习与弘扬的主观价值判断情况进行评价,因此还需要总结性评价来检验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效。评价主体多元化则既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现地理要素、提升地理素养,感知自己的知识内化情况,又可以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理知识的深度融合方向,扩大“以文化人”的育人成效。

本文通过深入挖掘凤凰古城的文化资源,融合真实情境和学科知识,串联学科内容和文化要素,统一研学评价和筑力效果,设计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活动,是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有效探索和尝试,也为在课程中赓续中华文脉、增进文化认同、培育家国情怀、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现实参考。地理教师应主动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提高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学科深度融合的新途径,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实现文化传承与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2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2] 秦中应.当代湘西苗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3] 徐立丰,任禹.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探讨——以宜兴地区“阳羡文脉”为例[J].地理教育,2022(S1):131-132.

[4] 王高权.基于地方传统文化的“寻味基塘”研学课程开发与实施[J].地理教育,2021(9):54-56.

通信作者:王鹏

猜你喜欢

凤凰古城研学旅行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在凤凰古城我和烟雨皆过客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凤凰古城
回眸凤凰古城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