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安全教育探析

2024-03-28涂冰涂建华

地理教育 2024年14期
关键词:学科国家生态

涂冰 涂建华

生态安全又称环境安全,是指国家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1]。2014年4月,我国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3]当代国家安全包括16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生态安全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既与地理学科关系密切,在地理教材(如选择性必修3中资源、环境安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如人地协调观)、地理学科热点(如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有深刻体现,又符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严重,生态服务支撑能力下降,生态安全面临巨大威胁[4],而培养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及可持续发展观、环境保护意识等,正是地理学科本应承担的责任。除此之外,在地理教育中渗透生态安全教育,既能丰富国家安全教育的形式,促进国家安全教育发展,又能提高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国家认同感、政治认同感,实现立德树人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看来,在地理教育中渗透生态安全教育正当其时、切实可行、意义重大。[5-6]基于此,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2019年)选择性必修3第三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希望能为在地理教育中渗透生态安全教育提供案例支撑。

一、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安全教育的思路

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设计“知—明—探—行”四个环节,知是前提,明是基础,探是重点,行是目的。知即了解,通过灵活运用自学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等方式,了解原理事实,了解是什么的问题;明即明确,通过材料阅读法、地理调查法、地理观测法、實验法、讨论法等方式,明确问题、危害,明确为什么需要重视的问题;探即探究,通过案例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情境教学法等方式探究解决策略,分析怎么做的问题;行即行动、实践,通过地理研学活动、地理课后活动等方式,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现实问题,学以致用。四个环节的设计由了解知识、提高能力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由课堂知识到课外实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渗透生态安全教育的地理教学设计

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以在地理教育中渗透生态安全教育为目的,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进行教学设计(表1)。

三、发展性教学评价

本次教学采用发展性评价。在评价内容上,重视学生知识层面的提升,对学生的生态安全知识进行系统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转变,树立生态安全忧患意识、保护意识、责任感;拥有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能力。在评价主体上,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师评三种方式,多角度考量。在评价方式上,除了通过观察、作业、测验获得反馈,还设置填写调查问卷、提交心得体会、撰写有关环境治理或生态保护的小论文、设计“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主题活动等开放性活动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评价。

综上所述,本文从“知—明—探—行”四个环节出发,探索在地理教育中渗透生态安全教育的实现路径,以期培养学生的生态安全观,增强学生自觉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感、使命感。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努力、不断的探索,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寒.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国家安全教育研究[D].日照:曲阜师范大学,2021.

[2] 刘志红,惠春,林大专.化学教材中融入生态安全教育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5):147-149.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 欧阳志云,崔书红,郑华.我国生态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科学与社会,2015,5(1):20-30.

[5] 蒋凤,陈晓欣,王红枫,等.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的实践探索[J].地理教育,2023(S2):186-188.

[6] 刘惠慧,丁明军.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态安全意识培养的思考——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J].地理教育,2023(2):76-78.

猜你喜欢

学科国家生态
【学科新书导览】
“生态养生”娱晚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超学科”来啦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