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技术助力初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路径

2024-03-28陈畇舟

地理教育 2024年14期
关键词:课件利用数字化

陈畇舟

全球经济大环境下,基于IT技术的支持,全球数字化升级、大数据形成、知识更新变化快,使教育教学可以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云平台等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改变地理教育教学的课堂结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及评价方式,推进教育数字化技术深度运用,促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十四五”计划中6次提到推进教育数字化技术。2022年版各学科课程标准也均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双减”大背景下,数字赋能、减负提质,以数字化技术助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发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教育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少年[1-2]。

笔者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结构变革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教师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些构想和具体做法,以便抛砖引玉,能与同行共同进步。

一、数字技术助推初中地理教学基础设施与资源教学优化升级

未来,我国教育环境更加智能化,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云平台等新兴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疫情期间,广大中小学通过计算机、平板、手机等工具和网络,利用教育教学平台,利用微课、录课、直播、录播、名师空中课堂等方式授课,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停课不停学[3]。其中名师空中课堂和录播课等形式还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普及均衡教育。越来越多中国方案在教育数字化方面涌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但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教育教学改革、减负提质的王道。

1.建设智慧校园,完善硬件软件网络设施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数字化应用示范学校,本校从硬件配置到网络和软件的更新完善,再到教师的培训,一直在努力提高和进步。根据教学需要,专门设置多媒体教室,每个教室配置了计算机、投影白板或者液晶一体机、网络画板、视频直播系统、在线课程、数字化资源、教学App、网盘存储、手写笔、作答器、智能终端以及一些可穿戴设备等教学资源。教室、楼道、操场、食堂、学校出入口等校园重点部位和区域配备无死角、全覆盖的视频监控。建成光纤到校、无线网络全覆盖的校园网络,从“云”“网”“端”三个方面构建了以“学”为中心的学校智慧课堂教学体系,用八桂教学通平台、学科网等构筑了智慧课堂的“云”平台,线下线上多媒体教学空间和网络教学空间融合。软件环境安装了防火墙、防病毒软件,进行入侵检测、上网行为审查等,保障教学信息安全。

“八桂教学通”平台拥有丰富的数字教材及课件资源,配备旋转地球、计时器、画笔、聚光灯等学科工具和丰富的课堂活动,“八桂教学通”更名为“桂教通”之后,增加了数字教材投屏等工具,资源模块还上架一批包括office格式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分层练习题等资源,能下载到本地使用并持续更新。同时平台兼容性强,除了可以使用平台自带的软件制作课件,还可以兼容PPT系统和希沃系统制作的课件,减轻教师重复备课的工作量,达到减负提质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辅助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平台还增加了一些与课本配套的电子书、教学素材、PPT制作的教学课件、希沃制作的教学课件、教师自己制作和从网上下载的微课;增加了七、八年级四册书配套的教学案例、教学光碟、VR资源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增加了教育App、教学工具软件与教学平台等,同时支持校本共享,将优秀的资源进行推送、分享、辐射,满足“互联网+教育”、个性化学习、共享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等要求。

2.科研兴校、科研强师,促进教师数字素养和技能提升

重视学校数字化文化建设,重视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科研支撑教学,推动教研成果进课堂,促进教师获成长。教师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与网站、公众号等学习平台提高、更新教学理念。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了若干由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多期形式多样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的教育教学应用研修培训,使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和数字化技能不断提升;使教师学会从各种网络平台、小程序等渠道获取有助于教学的文字、图片、影音视频、微课、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能利用相关软件对文字、图片、影音资料等教学资源进行剪辑、编辑、导入等处理;能根据课程需要制作微课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会熟练使用微课、短视频、图片、音频等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能熟练地利用“八桂教学通”平台的软件制作课件或者导入PPT、希沃等软件制作的课件。

3.整合、优化、共建共享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源库

利用数字技术组织教师开展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及竞赛活动,教师撰写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导学案、论文,制作课件、微课、相关小视频等,运用于教学并保存于学校资源库鼓励老师分组、分任务,分别从公众号、网站、公共教学平台等资源库中获取有助于教学的文字、图片、影音视频、微课、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保存到课题组资源库中;定时定期召开教研会,讨论修改、补充完善收集到的资源,并按内容分门别类建立影音资料资源库、微课资源库、导学案资源库、课程设计方案资源库、课件资源库、作业试题资源库等,整合、优化、共享資源库资源。

二、数字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学习方式是学生在教室里听教师讲授、阅读纸质教材、做作业和参与课堂讨论等,相对枯燥呆板,学生容易分神,课堂参与度不高。大数据环境下,让学生利用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视频音频、多媒体素材、数据文件等数字化资源,在学生之间开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创新展示等学习活动。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以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以及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资源利用自主发现、协商合作和实践创造等现在必备的学习技能,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少年。课堂由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传道、授业、解惑”向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学生对知识的“继承、传播、使用、创新”转变。学生接受教育的途径,不只是通过传统的学校教育和课堂传授式模式获得,还可以通过开放式的、新的数字技术辅助获得,这种新的、开放式的数字技术让学习变得有趣。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发展,重视以学定教,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教师运用平台强大的评测功能,深度挖掘教育大数据的价值,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练习和评测。再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适时调整助学方案,优化学习过程。教师基于云平台的作业体系,课前依据平台发布自学的形成性作业并推送与作业知识点相关的学习素材,如微课、图文资料和影音资料等,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构建。课后发布用于评估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水平的诊断性作业,促进学生自我评估和反思。同时还可以推送Al个性化作业,学生答题后,通过自动判题系统,自动分析、评分和反馈,自适应测试系统就能够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自动调整试题难度和题型,为学生提供更为精准的评估和指导。

三、数字化技术推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

初中地理课程包罗万象,上有天文、气象气候,下有地质、水文等自然地理知识,还要通过对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区域地理的学习,认识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人地关系。初中七、八年级学生大多在13~14岁的年龄,生活经历简单、阅历少、对课程中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难以理解。特别是七年级上册的地球运动、气候等部分内容,学生理解难度大。该如何解決问题帮助学生呢?

1.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优化课程结构

老师研读课标、教材,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在网站、公众号上搜索需要的相关教学案例、学习案例、图文资料、影音视频、微课、电子地图等数字资源,根据需要拍摄照片,录制相关的视频、微课,制作教学课件等。开展学习研究,总结提高,重新设计、更新、整合初中地理课程,设计一系列优秀教学案例、学习案例并制作优秀课件进行分享、推广和共享。

课前导入多用照片、影音资料,形象生动激发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多采用课件投影学习任务和步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展示成果环节可以借用教师的课件,也可以将学习成果用手机拍照,投屏演示;鼓励学生创新运用多种不同的表达;总结归纳阶段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实践能力。

2.利用数字资源创设学习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情景化学习

利用图文资料、影音视频、微课、游戏等数字资源创设学习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践操作、读取数据、观察分析、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学习行为对数字化资源所呈现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成因及地理规律等进行探究。

3.利用数字化技术丰富课堂学习模式

利用数字化技术引入形式多样的课程,如视音频课程、互动式电子课程、学习型游戏、虚拟直播课程、VR、AR等虚拟现实课程及“互联网+”和“智能+”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等,融合线上和线下活动;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学习发达地区的优秀经验,将项目式学习、混合式学习、慕课、反转课堂等引入地理课堂,深化初中地理课堂模式变革。

4.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地理现象,分析地理成因,总结地理规律

笔者在七年级上册“海陆变迁”的课堂中,通过播放海陆变迁的短视频轻松让学生明白地理现象,放慢速度演示板块运动中挤压碰撞及张裂运动,引导学生观察理解板块运动的规律。在学生交流展示阶段,引导学生利用“八桂教学通”自带的思维导图功能,归纳板块运动的规律及其对地表地貌的影响。学生既轻松地学习理解了地理规律,又掌握了分析推理、归纳概括的技能。

四、利用数字化新技术创新教学评价方式,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反馈机制

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标准,强化数据赋能,践行五育并举、育人为本、素养为先、质量为王的原则,利用数字化新技术辅助地理课程教学评价,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

终结性评价主要用于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进行的学期期末、期中、课程单元及课堂即时检测等学业水平监测,一般以利用纸质试卷组织学生答题为主。这类学业水平监测的试卷,学校先利用阅卷系统仪器扫描处理,再分题型进行评阅。选择题部分,阅卷系统可以直接根据所给参考答案判分,极大节约教师阅卷时间。综合题、材料分析题等主观题需要教师通过计算机终端或者手机终端进行批阅。主观题阅卷完成后,系统自动进行统计分数、排名、试卷难易程度,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的数字资源平台以“学乐云”教学管理平台为主,整合了包括箐优网、智学网在内的诸多网站和平台,构建个人、学校、系统三级题库,支持作业、考试测评、学生学习,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练习和评测,实施对学生学习数据的精准分析与共享。老师统一利用“学乐云”教学管理平台进行测试,在测试使用过程中,系统生成海量数据,老师、学生甚至家长都可以进入系统,调用共享数据并分析利用。通过分析利用共享数据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观察学生在哪些方面具有优势,哪些方面劣势。针对劣势,通过学习App向学生推送相关题目,强化训练,补劣势短板,对症下药,将教育由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变。教师则可以根据反馈情况调整、修改和完善后期教学活动及引导学生学习活动。

终结性评价也可以是电子试卷形式,教师阅卷就不需要扫描这一环节。疫情期间,笔者通过空中课堂向学生授课,采用问卷星等第三方软件进行课堂的现场测试,即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节教学活动,弥补隔着屏幕无法与学生直接沟通的劣势。

数字化新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评价才刚刚起步,还有诸多方面需要学习完善。教师要利用大数据,学习先进地区的优秀经验,学习他人优秀做法,再结合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研究课程标准、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清晰的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评分标准和评定方式,科学客观地进行监测。

在授课的过程中,结合过程性评价,设计学生学习过程观察表、学习任务单、学习过程评价表、学习结果评价表等表格,全面评价学生在观察、描述、比较、归纳、说明、分析、实践运用等方面的表现和进步。评价方式力争多样化,除了教师评价,还鼓励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变化。

以数字技术助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教学评一体化,要达成全面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非一朝一夕之事,不能一蹴而就。大数据环境下,教育数字化技术不断升级,使得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终身须学。在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关键时期,要达到数字赋能、科研强师的目标,需要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教育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 程菊,王万燕.基于“学—教—评”一致性的单元教学设计关键技术剖析[J].地理教育,2023(4):3-6.

[2] 杨紫怡,韩秀凤.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一致性教学体系设计——以人教版“农业”为例[J].地理教育,2022(S2):37-39.

[3] 常丽霞,周义钦,周冠峰.信息技术赋能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台风”教学设计[J].地理教育,2023(9):25-28.

猜你喜欢

课件利用数字化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数字化制胜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