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高考试题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分析及教学建议

2024-03-28包剑利

地理教育 2024年14期
关键词:古诗词融合传统

包剑利

一、研究综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久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并不断传承发展的,是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优良传统的文化[1]。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里,先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绚烂多姿、熠熠生辉的优秀传统文化。从各具特色的衣食住行到令人神往的诗词曲赋再到仪态万方的礼仪之邦,无不彰显着先民的勤劳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再次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时间教育各环节[2]。

在近年的各科高考试题中,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成为高频考点。笔者将2022年、2023年高考地理试题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典例进行梳理(表1)。纵观近5年的高考题,不难发现如下的命题趋势和特点:传统文化的素材丰富多样,情境趋于复杂化、多元化;从简单背景材料的情境转换到深度融合;对学生的能力、素养考查越来越全面,要求越来越高;所占分值和考查频率有所增加。从分布、成因到发展、传承;从现象描述、成因分析到影响意义再到如何创新和传承。从而引导学生欣赏、继承、弘扬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

二、典例探究

例1.(2023年北京卷1~2题)某校开展“时空智能,因融至慧”跨学科主题学习系列活动。结合2023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同学们展示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作品。学生设计创作的网页截图(图1)。

(1)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天察地、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客观反映了

①太阳活动  ②四季变化  ③降水总量  ④物候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据图推断

A.甲地种冬小麦正值梅雨时节

B.可以通过遥感监测乙地涝灾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比乙地大

D.昼长周年变化甲地小于乙地

参考答案:1.C  2.B

【试题分析】该题组以二十四节气为背景,考查地球运动、3S技术与防灾减灾、中国农业和气候等必备知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等的关键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第一题,主要考查二十四节气的应用。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时令、气候、物候等的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用于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3]。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容易选出②四季变化和④物候现象。①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的变化,与二十四节气关系不大,学生比较容易排除掉。③降水总量,我国多数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降水总量年际变化大、区域差异大,二十四节气可以对气候和天气及其变化有所反映,但是无法精准预测和反映年降水總量。材料中的“芒种端午前,处处有荒田”“芒种南风扬,大雨满池塘”谚语是先民的经验总结,根据二十四节气可以对天气和气候进行一定的预判,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但是精准估测年降水总量,是不现实的。这是个比较大的干扰信息,容易导致学生误判。综上,该题难度不大,学生比较容易选出C。

第二题,难度较大。考查知识比较全面,综合思维素养要求高。甲地地处山西省南部,冬小麦种植应在秋季,6月10日我国的梅雨区主要在江淮地区,甲地的雨季主要在7、8月份,故A错。C和D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点。C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差|(纬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可知,6月10日太阳直射点纬度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约为20.5°N),甲比乙纬度高,故纬度差甲大于乙,所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甲小于乙,C错。D昼长的周年变化随着纬度增大而增大(极昼区除外,为24小时),结合甲比乙纬度高,学生很容易判断出D 错误。B遥感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少等优势,可以实时监测洪涝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预报预警,快速识别受灾区。所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容易选出B。

【拓展延伸】依托“二十四节气”命题,我们可以延伸至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比如,该题中的芒种,俗语有“芒种芒种,连收带种”(南方插播夏稻,北方收割冬小麦)。也可以对比同一节气时不同地区的气候、物候、农事活动等。如:南方地区“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东北地区“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比如2015年重庆卷第2题就是典例:“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就是描述寒露时节渭河平原农事活动的谚语。本题组材料呈现形式新颖,是学生自主开发的网页截图,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该网页的研发过程,需要查阅大量地理信息和资料、整合多个地理要素、熟练掌握3S技术和网页制作技术。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锻炼,值得在教学中借鉴,开展类似的实践探究活动。

【变式训练】 芒种至夏至期间

A.天安门旗杆正午影长逐日变长

B.大连日出方向逐日偏北

C.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的农民正忙着播种小麦

D.正常年份,乙地受亚洲高压控制

参考答案:B

例2.(2023.1浙江卷19~20题)某中学地理社团组织成员开展月相观测。2021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八,有同学用肉眼在湛蓝的天空中观测到了日、月同天景象,并做记录。同时,部分同学还从网上查到,位于(0°,105°W)的地点可观测到月球正在地平线落下。

(19)同学记录的日、月位置和月相(图2)正确的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

(20)此时,赤道与晨、昏线交点的经度最接近的分别是

A.15°W、165°E          B.105°W、75°E

C.165°E、15°W          D.75°E、105°W

参考答案:19.B   20.A

【试题分析】该题组通过月相观测、日月同天景象,考查月相、方位和太阳视运动、晨昏线等必备知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等的关键能力;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19题,该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形状、方位等月相的知识,难度较大。农历正月初八为上弦月,明暗各半,凸面朝西,东半不亮。正午月出,黄昏时位于上中天位置,月落于半夜,见于上半夜西天。黄昏可见,故接近日落,太阳高度较小且再结合初八形状应该明暗各半,排除A①和D④。凸面朝西、见于上半夜西天;且2月19日,日落于西南方位,再结合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出B②正确。C③凸面朝东,太阳位于东南方向,故错误。学生也可以根据月相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作出判断。20题,该题为地方时计算,但是需要结合农历初八月落时刻、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等信息综合分析,难度很大。初八为上弦月,正午月出,半夜月落。故观测到月落的地点(0°,105°W)地方时为0:00(或24:00)。又由于赤道与晨线交点地方时为6:00、赤道与昏线交点地方时为18:00。再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可计算出赤道与晨线交点经度为15°W、赤道与昏线交点经度为165°E。

【拓展延伸】月相观测是新教材必修一1.1活动内容,是提升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典例。近年高考题考查较多,难度也逐渐增大。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和地球运动、古诗词、潮汐等结合进行教学和命题。如辨析古诗词中的月相、和潮汐及其变化结合命题或和地球运动相关知识融合命题。

【变式训练1】半个月后的月相与以下诗词所描述意境最吻合的是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C.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

D.昨宵醉里行,山吐三更月

【变式训练2】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此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占全球比例小于四分之一

B.此后3个月内,北京天安门升旗时刻将逐日延后

C.此后1个月内,晨昏圈与北极圈的2个交点将变远

D.该季节,北印度洋海区洋流流向为顺时针

参考答案: 1.D  2.C

例3.(2023.海南卷3~4题)岭南某古村落地处滨水低地,因势而建,内修墩塘,外防水患,形成具有“堤围护村,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景观特征的散村聚落结构(图3)。图4为该古村落的堤围及水闸分布示意图。

(3)圖5中,符合该村落空间结构特征的是

A.A          B.B          C.C          D.D

(4)右图中水闸的主要功能是

A.抵御外敌          B.蓄水发电

C.防洪排涝          D.美化环境

参考答案:3.D  4.C

【试题分析】该题组依托岭南古村落情境,考查地域文化与古村落景观、水利工程建设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必备知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等的关键能力;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难度较小。3题,结合图文信息:“具有堤围护村,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基上种桑,塘中养鱼”及村落示意图,学生可以顺利得出D答案。4题,结合图文信息:“滨水低地,因势而建,内修墩塘,外防水患”及村落示意图,可得出该村水闸主要功能是适应为地势低平、降水较多的环境,实现防洪排涝、人地协调。

【拓展延伸】该类型题,一般都是以古村落景观为情境,考查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一般落脚点都是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的思想贯穿始终。情境呈现形式多样,比如剪纸、宫灯、村落图、传统民居、民俗等。

【变式训练】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越剧    B豫剧     C川剧       D粤剧

参考答案:D

三、教学建议

1.关注传统文化内涵、广泛挖掘典型素材

教师和学生关注遗产名录及其更新,挖掘与地理有关的素材资源。同时也要深度研读教材,如课前导入、课后活动、案例、图片中的传统文化素材等。另外,日常生活文化、人地关系文化中也有典型素材[4]。比如,古诗词、俗语、谚语、成语、历史典故、二十四节气、地名变迁、日晷、古典园林和民居等传统建筑、传统民俗、传统服饰、传统饮食、传统节日、天文历法、十二生肖、《梦溪笔谈》《徐霞客游记》《水经注》等地理学家的经典古籍、篆刻剪纸戏曲等传统技艺等。比如,讲到地域文化和月相观测时,笔者常用如下的素材(表2、表3)。

2.重视地理实践活动、体悟传统文化之美

开展地理研学旅行等地理探究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悟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提升核心素养。也可就某一融合点,思考如何在新时代对其进行弘扬传承并发展创新,体现时代性,提升论证探究的关键能力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也可充分发挥乡土地理资源,挖掘其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及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课程资源[5],组织实践探究活动。比如笔者尝试在研究性学习中设置如下课题,通过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古代的水利工程遗址等搜集相关材料和实地考察、实践操作等形式,小组合作完成,“参观故宫,制作日晷模型”“融合传统文化要素的各省旅游LOGO设计大赛”“从传统服饰中学地理”“文化名城地理游”“我与二十四节气”“以地理之眼赏析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之妙”“用GIS制作中国传统美食地图并分析原因”“古诗词中的月相”“浅谈都江堰、坎儿井中先人的地理智慧”“体验民俗中的地理味”“徐霞客笔下的地理”“赏阴晴雨雪,悟地学之美——古诗词中的天气”“品传统地名之美,悟传统文化之妙”“赏大连贝雕画、品地理之美”“大连方言——海蛎子味儿与闯关东的关系初探”“大连地理特色剪纸大赛”“我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传承”等。

3.优化教学设计、开发优质融合点

教师在备课时精雕细琢,开发最佳融合点,将素材资源与教学过程进行深度融合,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会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提升核心素养、体悟文化之美,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比如,是作为导入、典例分析还是当堂反馈环节来渗透?是课上讲授、讨论、还是课下自主探究?同时也要注意到在实践教学中的渗透方式,比如可以考虑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既增加趣味性、生动性、交互性,又提升核心素养和文化自信。也可以深度挖掘高中各学科的新版教材,寻求最佳融合点,进行大单元教学和跨学科教学。另外,可以结合乡土资源开发当地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校本课程[6]。笔者将地理教学与古诗词、传统民居、传统服饰、历史典故等方面的融合的初步探索分享如下:①课堂导入。讲到水循环的连续性,笔者会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讲到水体自净能力,笔者会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讲到海陆间水循环,笔者会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讲到热力环流,笔者会用诸葛亮“火烧葫芦谷”的历史典故导入,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文化美感、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②课堂探究。讲到大气降水的时候,笔者会依托希沃白板课堂游戏功能请学生辨析古诗词中不同的降水类型,体现学生主体性和师生交互性。“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山前此独晴”“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到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的复习课时,通过师生共同欣赏传统民居---蒙古包和藏族碉楼之美的教学过程,学生从民居样式、建筑材料、布局选址、艺术装饰等角度入手,在区域认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各地理要素运用综合思维来分析其宜居性、经济性、安全性、实用性和文化内涵等特征。从材质、厚薄、长短、款式、装饰纹样等角度来分析传统服饰的合理性,进而推断对应地区的气候、地形、产业活动、审美、价值观等地域文化。在赏析传统民居传统服饰中感悟其蕴含的人地协调之美、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地理学核心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③课堂互动游戏。讲到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一课时,笔者会用希沃制作当堂分类游戏,请学生按照是否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将以下古诗词或者成语分类。“杀鸡取卵”“焚薮而田”“竭泽而渔”“不违农时”“斧斤以时入山林”“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数罟不入洿池”。④当堂检测。讲到中国地理时,笔者会请学生解释“蜀犬吠日”“得陇望蜀”“泾渭分明”所蕴含的地理原理。笔者会让学生解释“沧海桑田”“滴水穿石”所反映的地质营力。请学生阐释“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形成过程。⑤试题命制。笔者会在阶段性测试主观题命题中体现古诗词融合,请学生对比阐释以下两句诗词中“霜飞晚”和“夜来霜”的成因。“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⑥跨学科教学和大单元教学。比如植被土壤、自然带章节可以结合古诗文与生物、化学学科相融合。笔者常用到以下的古诗词来导入、探究和检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向阳花木易为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命制融合类典型试题、实现文化的育人价值

开展学生小组合作命题活动,或者教师在学案设计和高三模拟考试命题时,落实传统文化的渗透。既可以是自寻融合点的原创题、也可以是高考题变式题。也可以在难度设置上和在能力要求上合理划分层次[7]。也可以和美术、语文、历史、政治学科的传统文化等知识相结合来命题,既落实了五育并举,又增强了文化自信。比如可以通过“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句诗来定位,进而分析该地理景观产生的原因。此外,笔者试图将以下古诗词融入命题中。“高处不胜寒”“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二水中分白鹭洲”“去年沙嘴是江心”“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此外,还可以考虑其他传统文化要素融合,比如传统艺术、传统服饰、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二十四节气”与地球运动、物候、农事活动等。

总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有无数的优质融合点等待我们去发掘、去探索、去传承。谨以此拙作抛砖引玉。让我们一起品高考真题之妙 ,悟传统文化之美吧!

参考文献:

[1] 黄高才.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宇.从高考试题看地理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21):61-63.

[3] 陈少芳.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二十四节气”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20):21-23.

[4] 伏钰.高考地理复习中传统文化融合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2(9):96-97.

[5] 仲小敏,张鹏韬,罗洁,等.中華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地理单元教学设计---以“河流”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22):32-33.

[6] 徐立丰,任禹.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探讨——以宜兴地区“阳羡文脉”为例[J].地理教育,2022(S1):131-132.

[7] 王宇,周海鱼.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学科能力在高考试题中的融合[J].地理教育.2020(4):30-33.

猜你喜欢

古诗词融合传统
踏青古诗词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和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