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实施户外游戏策略研究

2023-11-24福建省寿宁县实验幼儿园卢幼梅

家长 2023年27期
关键词:积木幼儿园游戏

□福建省寿宁县实验幼儿园 卢幼梅

户外游戏是一种深受幼儿喜爱的游戏类型,相比室内游戏,户外游戏的场地在户外,具有开放性、趣味性的优势。幼儿具有亲近自然、活泼好动的天性,户外游戏能满足幼儿走出室内的需求。组织幼儿充分融入户外自然环境,不仅有利于幼儿收获更好的游戏体验,还有利于培养幼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将户外游戏的重点放在了体能训练上,忽视了户外游戏的思想教育功能,影响了幼儿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应该调整户外游戏活动的实施策略,充分发挥户外游戏的教育优势,提高户外游戏对幼儿的吸引力。

一、幼儿园实施户外游戏的意义

(一)发展幼儿运动能力

幼儿园实施户外游戏具有发展幼儿运动能力的意义。一方面,多数户外游戏需要跑、跳、走等,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能提高身体素质和掌握多种运动技能。例如,幼儿在参与跑跳类户外游戏的过程中,在游戏氛围的感染下提高跑步速度,加大跳跃幅度,在尝试和反思的过程中掌握运动技巧,提升运动能力;另一方面,户外游戏活动蕴含着多样化的游戏元素,可以使幼儿在实践参与中掌握多种技能、积累更多活动经验,肢体协调性得到发展。如,在丢沙包游戏中,幼儿必须眼观沙包、动脑计算沙包运行轨迹、调整四肢躲过沙包或抓住沙包,这对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观察能力、运算能力等都是很好的训练。

(二)助力幼儿视觉发育

幼儿园实施户外游戏具有助力幼儿视觉发育的意义。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是0—3 岁,敏感期为0—12 岁,教师引导幼儿远离电子产品、亲近自然,有利于保护幼儿视力,助力幼儿视力发育。一方面,根据最新科学研究,视力健康与户外活动存在关联性,参加户外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视力健康,为此我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多次提出“建立完善全国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体系,吸引更多儿童青少年到户外参加体育活动”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幼儿已经开始接触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但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导致眨眼次数减少和泪膜渗透压下降,从而引发视觉疲劳,进而出现近视问题。教师引导幼儿参与户外活动,有利于减少幼儿使用电子产品和观看电子屏的时间,进而保护幼儿视力。

(三)增强幼儿创新意识

幼儿园实施户外游戏具有增强幼儿创新意识的意义。教师引导幼儿参与户外游戏,鼓励幼儿自主设计游戏内容和游戏形式,能够促使幼儿形成创新思维、开放性思维、逻辑思维等高阶思维,助力幼儿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创新型人才是各个行业急需的人才,幼儿园通过户外游戏增强幼儿的创新意识,不仅有利于幼儿当下发展,还对幼儿未来的求学、求职等产生积极影响。

二、幼儿园实施户外游戏的现状

(一)教师游戏指导能力待提升

幼儿园实施的户外游戏存在教师游戏指导能力待提升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比较谨慎,将保障幼儿安全和维持游戏秩序作为游戏指导的重要内容,所以在组织幼儿参与户外游戏的过程中,严格要求幼儿必须在特定区域游戏,不允许幼儿自主创新游戏形式,导致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降低,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发展;二是部分教师不够谨慎,认为应该通过户外游戏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自理能力等,所以在组织幼儿参与户外游戏的过程中,没有发挥自身观察者引导者的作用,导致幼儿在游戏中受伤或遇到的困难无法及时被解决等。教师作为户外游戏的设计者和监督者,如果自身的游戏指导能力不强,则幼儿的户外游戏体验不佳,不利于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不利于提高幼儿参与户外游戏的积极性。

(二)未引导幼儿在户外游戏中学习

幼儿园实施的户外游戏存在教师未引导幼儿在户外游戏中学习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对户外游戏的理解比较片面,没有认识到“学”和“玩”之间的关系,缺乏引导幼儿“在玩中学”的意识。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非常高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投放游戏道具,引导幼儿设计游戏规则或创新游戏类型,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悟到一定的人生道理,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如果教师缺乏引导幼儿在户外运动中学习的意识,一方面将会导致户外游戏秩序较差,幼儿因为生活经验较少、自控能力较弱等,无法相对独立地掌控游戏节奏,很有可能因为游戏秩序较差而丧失游戏兴趣;另一方面将会导致时间浪费问题。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之一,需要在游戏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基本的道德素质,否则无法很好地实现幼小衔接,若教师忽视户外游戏的教学作用,导致学习资源被浪费。

(三)教师介入游戏时机不恰当

幼儿园实施的户外游戏存在教师介入游戏时机不恰当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发现幼儿遇到问题或产生矛盾时,即时介入游戏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或调解矛盾,但没有为幼儿留出独立解决问题和处理矛盾的时间和机会;二是部分教师在发现幼儿遇到问题或产生矛盾时,没有站在幼儿的视角上看问题,而是直接以教师的身份介入游戏。教师介入游戏时机不恰当,既会降低户外游戏的教育作用,导致教育目标无法如期实现,也会降低幼儿的游戏体验,轻则降低幼儿参与户外游戏的兴趣,重则导致幼儿对教师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营造和谐、亦师亦友的师幼关系。幼儿教师介入游戏不恰当的主要原因是自身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学习,提升游戏指导能力。

三、幼儿园实施户外游戏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为了高效实施户外游戏,教师应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提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水平,能够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幼儿教育的原则。教师需设计与幼儿认知发展特点、思维特点相匹配的户外游戏,提高幼儿参与户外游戏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提高自身的户外游戏指导能力,即明确自身在户外游戏过程中的任务,掌握合理介入游戏过程的技巧等。

首先,幼儿园可以通过召开主题会议或下发学习文件的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引导教师树立与时俱进意识,形成“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积极主动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活动,通过阅读教学书籍、观看线上课程等方式学习最新幼儿教学理念,掌握先进幼儿教育方式,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其次,幼儿园需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服务,如发放电子问卷,调查并整合各教师在指导幼儿参与户外游戏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邀请培训讲师,确定培训主题,为教师提供与其成长需求和教学需要相契合的培训服务,提高培训效率,激发教师的参训热情。

最后,幼儿园应定期组织教师外出调研,如抽调骨干教师前往安吉地区“取经”,学习安吉地区的幼教理念,领会安吉游戏的内涵精神,将安吉游戏精神带回幼儿园,并结合本园实际情况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安吉游戏。

(二)合理规划户外游戏区域

在实施户外游戏时,幼儿园应该合理规划户外游戏区域,确保幼儿有足够的空间开展户外游戏,且保障不同游戏之间互不干扰。

首先,幼儿园应该确保户外游戏区域安全,不存在威胁幼儿生命健康的元素。例如,在组织幼儿走出幼儿园到更广阔的自然中开展户外游戏时,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幼儿园应该尽量保证户外游戏区域远离公路、水源等,避免幼儿在户外游戏过程中发生意外。同时,确保户外游戏区域在教师可见范围以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保护幼儿在园安全,很多幼儿园安装了摄像头,户外场地也有安装,所以教师也可以通过查看监控的方式调取幼儿的游戏过程。

其次,幼儿园应该合理规划户外活动区域,确保幼儿有足够的空间开展户外游戏。例如,参与足球游戏的幼儿需要更大的游戏区域,参与踢毽子游戏的幼儿则不需要很大的游戏区域。幼儿园应该根据幼儿的户外游戏需求规划游戏场地。由于幼儿普遍存在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较弱等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利用马赛克法收集幼儿对各类户外游戏的意见,即教师不直接询问幼儿的游戏需求,而是将多种户外游戏场景呈现在幼儿面前,要求幼儿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场景,以此确定幼儿的户外游戏偏好。

最后,幼儿园应该根据户外游戏类型布置游戏场地。例如,幼儿在参与踢足球游戏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因为没有掌握好踢球力度而将球踢出游戏区域,从而撞伤其他幼儿。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教师应提前利用围网将足球场地围起来。

(三)有目的地投放游戏道具

在实施户外游戏时,幼儿园应该有目的地投放游戏道具,充分发挥游戏道具的暗示、引导作用,使学生实现“在玩中学”。

首先,教师可以在户外游戏开始前有目的地投放游戏道具,引导幼儿设计与教育目标相契合的游戏。例如,为了让幼儿在参与集体游戏中形成集体荣誉感,增强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应该在户外游戏场地投放集体游戏所需要的道具,如踢足球游戏需要的足球、裁判牌、记分牌等。

其次,教师可以在户外游戏中有目的地投放游戏道具,暗示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例如,在草地上玩积木游戏时,幼儿用积木搭成的桥怎么也立不住,因此感到烦躁。教师注意到这一问题后,发现积木桥立不住的原因是桥身太窄,于是坐到幼儿身边,询问幼儿是否愿意分享自己的积木。得到幼儿肯定的答案后,教师先利用多个积木搭建侧面长宽比较小的积木塔A,然后搭建一个侧面长宽比较大的积木塔B,将两座积木塔竖立在草地上,发现积木塔A 可以稳稳立住,积木塔B 则立不住。教师“请求”幼儿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幼儿在观察积木塔的过程中想出“加宽桥面”的对策,在解决问题中收获了成就感。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投放游戏道具的方式规范游戏秩序。例如,教师发现部分幼儿在玩“运沙子”的户外游戏时玩得比较开心,很多幼儿越跑越快,但这不仅提高了游戏的危险性,还有可能导致幼儿因为体力透支而生病。所以,教师可以为幼儿投放玩具警徽、交通指挥棒、红绿灯模型等游戏道具,引导幼儿在“运沙子”游戏中增加“交警指挥运输”元素,即一幼儿扮演交警角色,要求其他幼儿不得超速运输。

(四)借助自然资源,创新游戏

在实施户外游戏时,幼儿园应该借助自然资源创新游戏,引导学生形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首先,幼儿园可以借助自然资源创新游戏,如选择落花、枯枝、落叶等材料创新游戏,避免幼儿养成乱折乱采的不良习惯。例如,幼儿园可以组织户外写生游戏,要求幼儿任选自己喜欢的风景或植物写生;利用自然资源制作手工画,要求幼儿寻找落花、枯枝、落叶、石头等自然资源,利用双面胶将自然资源固定在A4 纸上,制作成手工画。

其次,幼儿园应该鼓励幼儿借助自然资源创新游戏类型。例如,组织幼儿参与散步游戏,在必经之路上放置香橼,香橼诱人的颜色和独特的香味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此时教师趁机要求幼儿利用地上的香橼创新户外游戏。有的幼儿设计“运香橼”的户外游戏,有的幼儿设计“种香橼”的户外游戏,有的幼儿设计“制作香橼果干”的游戏。在此过程中,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联想思维得到发展,户外游戏的类型得到丰富。

最后,教师应引导幼儿深入自然,在自然怀抱中完成户外游戏,感受自然的馈赠。例如,在夏季,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树荫下乘凉和玩游戏,引导幼儿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在秋季,组织幼儿开展采摘活动,通过集中采摘、售卖所得或利用采摘所得制作游戏道具、学习用品等。

四、结语

幼儿园实施户外游戏具有发展幼儿运动能力、助力幼儿视觉发育和增强幼儿创新意识的意义。然而,当前幼儿园所实施的户外游戏存在教师游戏指导能力待提升、未引导幼儿在户外游戏中学习和介入游戏时机不恰当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应该分析问题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及时解决问题,避免问题堆积,使幼儿获得更好的户外游戏体验,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助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猜你喜欢

积木幼儿园游戏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星钻积木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有趣的积木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