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实践性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2023-11-24福建省宁化县教师进修学校邱华金

家长 2023年27期
关键词:实践性双减植物

□福建省宁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邱华金

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课业负担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性作业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践性作业不仅有助于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因此,如何设计有效的初中生物实践性作业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分析了设计实践性作业的意义,探讨了“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实践性作业设计策略与实施,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以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

一、初中生物实践性作业设计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初中生物实践性作业是一种以实践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和动手操作。实践性作业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实验是生物学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实践性作业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

实践性作业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实验,还要求他们能够亲手操作实验。实验操作技能是一种直观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合理分析实验结果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性作业中根据相关知识进行实验设计,提升其实验设计能力,使其能够综合考虑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因素,并能够预测实验结果。通过实践性作业,学生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实验设计能力。

(二)增强学生的实证意识

实证意识是指学生在科学研究中运用实验、观察、调查等手段获取证据,以验证假说或得出科学结论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问题。具体而言,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性作业设计,导致学生难以通过亲手操作来理解和掌握科学原理。

例如,通过植物生长实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和条件。在完成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生物现象,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这种作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为他们的科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和评估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实验数据的可信度、证据的充分性等,从而提升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要要求之一,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实践性作业作为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首先,实践性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传统课堂教学往往偏重于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活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实践性作业能够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来感受生物学的魅力。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植物标本、进行动物观察等实践性作业,了解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关系,这种直观的感受和理解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其次,实践性作业需要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这一过程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在实践中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意识。学生可以设计探究某一生物现象的实验,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最后,实践性作业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实践平台。学生通过实践性作业中的实验和观察,可以发现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尝试解决。这种实践平台能够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支持和帮助,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非凡。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实践性作业设计策略与实施

(一)设计趣味性实践作业,品味生活激兴趣

趣味性实践作业是指通过富有趣味性和生活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趣味性实践作业能够将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的魅力和实用性,从而提高学习动力。当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此外,实践性作业需要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观察、分析、总结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能力等,促进其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以“植物学”相关知识教学为例,通过制作植物标本的实践性作业,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结构和特点,提高对植物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提升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开展制作植物标本的活动,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植物的结构和特点,提升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先为学生准备各种植物材料,如树叶、花朵、果实等,以及必要的制作工具,如剪刀、镊子、纸巾等。再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材料进行制作,使其根据所学植物学知识,将植物材料进行整理和清洁,然后进行压制和干燥。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植物材料的保护和美观性。在制作完成后,学生需要对标本进行整理和记录,包括标签的制作、数据的测量和记录等,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最后,在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思考本次活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如材料准备是否充分、教学指导是否得当等,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对下一次活动进行改进和完善,如调整材料的选择、加强技术指导等。

(二)设计制作类实践作业,以做促学提技能

在“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而设计制作类实践作业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探究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教学方式。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需设计制作类实践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和技能,通过动手操作来解决问题和完成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实验操作、观察和探究等技能。同时,制作类实践作业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特征,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成果时,会感到非常兴奋和自豪,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和自信心。此外,制作类实践作业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等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思考和逻辑推理,这对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而言意义重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在合作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从而促进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提升。

以“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为例,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师可以设计制作植物细胞模型的活动。教师需明确教学目标为通过制作植物细胞模型的活动,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组成,培养其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增强其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具体而言,首先,教师为学生准备足够的材料,包括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塑料泡沫、小珠子、小刀、剪刀等,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植物细胞模型。其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学植物细胞结构知识设计出一个独特的植物细胞模型。模型能够展示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叶绿体等。再次,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将不同的材料用小刀、剪刀等工具进行切割和拼接,形成植物细胞的各个部分。学生需要注意比例和细节,尽可能地还原真实的植物细胞结构。最后,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通过展示作品和评价,学生可以了解到其他小组的制作思路和方法,同时也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改进。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或其他学科的教师参与评价,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设计探究类实践作业,合作探索强思维

在“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应设计探究类实践作业,鼓励学生合作探索,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提升其思维能力。合作探究类实践作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和思维品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践探究和合作探索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有所得。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交流想法、探讨问题,还需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合理辩论,从而激发思维活力,达到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以“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合作探究类实践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本次实践作业可以让学生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和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具体而言,学生需先选择一种植物作为实验对象,并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和设备,如光照强度测量仪、植物生长记录表等。再根据教师出示的实验方案(光照强度的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观察指标等进行操作,并以小组分工的形式进行观察和记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保持植物的生长环境一致,并改变光照的强度进行观察及分析。最后,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将最终得出的结论记录在表格中,并绘制相应的图表。这种类型的作业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又能促进其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巩固所学、扎实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四)设计分层式实践作业,激扬个性显智慧

分层式实践作业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名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及爱好具有差异性,将实践性作业的实践方式分为不同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

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将实践性作业的难度分为不同层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难度级别,以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够完成作业,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将实践性作业的内容分为不同的类别,使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类别,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潜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以“细菌和真菌分布”教学为例,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应设计分层式实践作业“菌落形成”实验。教师先将学生进行分层,再设计分层实践性作业。具体而言,将学习能力较强、学习能力中等及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分为创新层、提高层和基础层。对于基础层的学生而言,要求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并记录数据。例如,在培养皿中分别加入不同的环境因素(如土壤、食物等),观察和记录菌落形成的情况。教师需提供实验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及观察,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进行分析;对于提高层的学生而言,要求其设计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影响。例如,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菌落形成的影响,并记录实验结果和分析结论。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实验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分析,同时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分享实验结果和结论;对于创新层的学生而言,要求其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或调查报告,进一步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例如,设计探究不同介质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实验,或调查不同地区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在此过程中,教师需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方法,提供创新思维的指导和建议,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创新思路和实验结果。

三、结语

在“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概念和原理,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实践性作业和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提升其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教师应设计制作类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生物模型制作实践中学习生物知识,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创造力;设计探究类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的设计及分析,有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为分层式实践作业设计提供依据;设计分层式实践性作业,划分不同难度层次和兴趣类别,让每名学生能够在适合自己的范围内完成任务,有效增强其自信心与学习动力。总之,各类实践性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将解决问题的想法和创意付诸实践,能用严谨的态度进行实践探究,能够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价、质疑和认可,能乐于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实践性双减植物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哦,不怕,不怕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将植物穿身上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植物罢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