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双减”下初中数学课堂提质增效策略

2023-11-24福建省安溪铭选中学廖清州

家长 2023年27期
关键词:平方根提质双减

□福建省安溪铭选中学 廖清州

提质增效是“双减”政策背景下我国对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必修科目,在发展学生逻辑思维以及抽象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应加强对“双减”政策的研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提质增效的教学措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本文立足“双减”政策,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提质增效策略展开讨论,希望可以给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让“双减”政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落实。

一、“双减”下初中数学课堂提质增效困境

(一)学生兴趣不浓厚

兴趣是高效学习的基础,如果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整个教学活动会难以顺利进行。对当前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表现出兴趣不浓厚。一方面是初中数学知识学习难度较高造成,如教材中包含的关于勾股定理和数的开方等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较为陌生,往往会阻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教学方式的不足,如教师采取单一固定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一部分学生每天像“听天书”一样,很难激发学习兴趣。

(二)师生角色定位存在问题

在“双减”政策下,教育教学更加突出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以及主体地位,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还是以自身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中心,占据主导地位,这就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不停地向学生输出,而学生只能成为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性,整个课堂也变得沉闷,缺乏活力。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当务之急是协调和处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定位问题,让各主体都可以站好定位,实现提质增效。

(三)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离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并且人们利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比如设计师可以利用点和线、轴对称以及平移和旋转等知识设计高楼大厦,农民伯伯可以利用多边形的知识计算土地面积等,这无不体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性。但从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部分教师往往围绕考点设计教学内容,对于一些简单的知识和内容一笔带过,这就导致很多教学内容缺乏生活特色,与生活相脱节,很难保障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四)评价工作有待进一步强化

评价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式,但是“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评价工作还有进一步上升和发展的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周期过长。初中学生正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时期,该时期的学生往往一天一个样,这也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频率不应该过少,两次评价之间的时间不宜过长。然而,实际上教师为了减少工作量,减轻工作任务,往往以一个月为单位对学生做出评价,难以发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问题。

第二方面,评价内容缺少激励和赏识。不管是学生还是生活中的每个人,在学习或者工作中都希望获得教师或者领导的肯定和表扬,但是一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更多使用批评性语言,其中的赏识和鼓励较少,打击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二、“双减”下初中数学课堂提质增效的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打造趣味课堂

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融合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双减”政策的基本要求。在新时期,教师有必要融入信息化时代背景,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打造充满趣味性的课堂。

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预习工作。比如,在学习“平方根与立方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精心设计微课内容,为学生呈现一些关于平方根和立方根的相关内容,并在微课内容中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

1.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能够使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以及算术平方根。

2.会求某些数的平方根以及算术平方根。

3.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以及运算能力。

为了辅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在呈现方式的生动性优势,将一些知识点以更加动态的方式呈现,便于学生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设置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平方根和立方根的相关知识。在设置练习题时,教师要加强对题目难度和量的控制,避免学生在预习阶段对学习产生恐惧或者抵触心理,影响课堂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时,教师可以将几何画板应用到本节课教学中。几何画板具有画点、画圆、画线等功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图形绘制出来。对于一些复杂的图形如多边形等,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进行绘制,减少在绘图方面的工作量,进而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知识传授以及与学生的互动。同时,几何画板的准确性也非常高,能够保障绘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符合初中数学教学特点。另外,几何画板也具有旋转、平移、缩放或者反射的功能,如果学生对题目中的运动形式不清楚,教师则可以利用几何画板为学生动态展示图形移动的过程,帮助学生对图形的移动建立更加全面的认知。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使课堂变得不再枯燥,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让信息技术作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实现提质增效。

(二)转变教学理念,准确师生角色定位

师生角色定位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情况,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也能促使教师以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建立良师益友的关系。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转变教学理念,明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让教师和学生形成更好的互动。

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以“用样本估计总体”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简单随机抽样等活动,让学生对抽样得到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理解。比如,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农产品的农药化肥残留等情况展开抽样,大家深入田间地头、果蔬采摘园,随机抽取黄瓜、豆角、空心菜等当季蔬菜样品,检测果蔬等农产品农药化肥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经简单抽样,采样的5 批次果蔬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整体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达标。但是对于这个结果,学生却持有不同的看法,因为部分学生生活在绿色农业种植区域,该地区的农产品等质量能得到保障,而其他地区的实际情况却不得而知。此时,教师不能急于否定学生的分析和观点,应为学生提供自主答辩的机会,让学生真正结合实际表达观点,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因为简单随机抽样得到的结果并不是完全代表整个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这一点体现了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和不同。

另一方面,教师应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再占据课堂的中心,而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展开讨论。以“用字母表示数”一节教学为例,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探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中符号的意义。

首先,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四人为一组,从小组成员中选出小组长,一起对本节课的知识展开讨论。其次,教师为学生提出待解决的问题,如“如果用a,b 表示任意两个有理数,那么加法交换律可以用字母表示为什么?乘法交换律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为什么?”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答案a+b=b+a 和a×b=b×a。同时,教师带领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进行总结,如在同一个问题中不同的数量关系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不同的问题中的不同数量可以使用相同的字母进行表示等,深化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最后,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发言情况。如果发言学生羞于发言或者发言错误,教师应该认真倾听,然后在第一时间及时纠正学生,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开展生活化教学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已经不言而喻,基于初中数学的特点,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

以“用正多边形铺设地面”教学为例,铺地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各家各户对住房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很多学生家都经历过铺地面的过程。本节课从铺地面入手,展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性。

首先,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教学元素,创设生活场景:小明家准备装修房屋,他发现多数人选择正方形铺地板,于是他想创新,使用正五边形地板铺地面。请问小明能够实现吗?学生纷纷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说“市场上无法找到正五边形的地砖”,有的学生说“我就见过正五边形的地砖,还有很多颜色呢”,学生的学习兴趣瞬间被激发起来。

其次,教师应让作业回归生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化身为一名设计施工人员,为自己家的房屋设计铺地板方案,并对不同形状的多边形进行尝试,总结哪些多边形能够将地板铺满,不留缝隙。教师为学生设计这样的生活化作业,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关系,还可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一期“我设计,我开心”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设计作品,为大家呈现一幅具有美感的设计作品,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改进教学评价,挖掘学生潜能

初中学生是一个个正在发展的个体,对于学生的评价,教师应保持正确的态度,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首先,教师要提高评价的频率,缩短进行二次评价的时间。基于学生的发展特点,教师应该不断提高对学生的评价频率,比如可以对学生进行周评价,让学生始终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并在教师评价的监督下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保障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教师也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确定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频率和间隔,如果内容难度较大,教师则要提高对学生的评价频率,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如果教学内容简单,教师则应该适当降低对学生的评价频率,促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中。

其次,教师要进行赏识评价。在教学评价的语言上,教师要加强学习,给予学生更多赞美,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并在教师的鼓励下努力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这期间,教师要避免学生产生骄傲心理,让学生正视自身,取长补短,不断调整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态度,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最后,教师应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在落实到具体教学评价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家长、学生以及其他教师纳入学生评价主体等,让他们都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家长与学生的接触时间长,对学生的影响大,了解更加深入,家长评价往往会更加全面且深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下交流时间长,并且他们处于同一个学习水平阶段,彼此有情感共鸣,同伴之间评价更能够反映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因此,教师要丰富评价主体,让各个主体都可以在学生评价中发挥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质增效目标和效果初见成效。但是,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当前教学现状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如开展生活化教学、创新教学评价方式等,让整个初中数学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性,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数学知识研究和学习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初中数学将会实现更好的提质增效。

猜你喜欢

平方根提质双减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为城市提质而歌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平方根”学习法升级版
平方根易错点警示
帮你学习平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