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山区县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3-09-07郑丝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物流科技 2023年16期
关键词:汉源县冷链生鲜

郑丝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0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国民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生鲜行业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生鲜农产品具有时鲜性、区域性、季节性等特征,冷链物流作为生鲜供应链的基础设施,是确保生鲜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中依然保持鲜活状态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我国跨区域运输、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尚未完善,导致国内生鲜食材整体损耗率较高,生鲜食材的损耗率为25%~30%,远高于美国1%~2%、日本5%的损耗率水平[1]。农产品冷链物流关系到消费者安全保障与消费市场升级,也关乎农民经济利益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以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加快建设,2019年我国提出统筹农产品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2021年《“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针对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等行业难题提出了科学可行的指导方案;2022年《“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再次强调完善冷链物流设施网络,提高城乡冷链网络覆盖水平和冷链物流质量效率。

四川省是地处我国西南内陆的农业大省,省内有较多县域位于地形地貌复杂的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但农产品种类丰富且体量大,冷链供应缺口亟需补齐。本文对四川省汉源县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展开研究,对我国广大山区县构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1 汉源县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SWOT 分析

1.1 优势分析(S)

首先,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汉源县属于传统农业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其拥有了“攀西阳光第一城”的美誉。县内规划布局花椒、甜樱桃、黄果柑、枇杷、高山蔬菜种养循环等现代农业园区,已建成5大水果、3大蔬菜、2大干果的“532”十大特色产业基地79.3万亩,是西南片区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重要供给地。其次,冷链物流需求旺盛。以汉源甜樱桃为例,当前樱桃种植面积达6万亩,年产3.2万吨,产值达7.04亿元,是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甜樱桃基地”。味美多汁的甜樱桃畅销国内外60余个省市和地区,据京东物流汉源产区统计显示,在甜樱桃销售旺季期间,平均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的樱桃生鲜快件在1.5万~2万单之间。在自然条件、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汉源县生鲜农产品产量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持续增长,与之相对应的冷链物流运输需求也会不断增加,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1.2 劣势分析(W)

汉源县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成本投入高、技术水平落后两方面的劣势。受地势影响,汉源县农产品产区大多呈现垂直分布的特征,山高路远、物流分散,使得农产品在“最先一公里”的运输中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同时因内居四川省西部偏南,与我国经济发达、人均消费水平高的大城市距离较远,农产品在向外运输的过程中,面临运输里程长、运输成本高的难题。研究显示,冷链物流比常温物流成本高出40%~60%左右[2],汉源当地长期以来受交通闭塞、信息不畅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方政府财力薄弱,对冷链物流发展的经济支持力度十分有限,单靠小微企业及私人资本投入难以承担较高成本,制约了当地冷链物流的发展。直到2022年底,汉源县才启动了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项目,目前该项目尚未完工。全县冷链物流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物流冷链相关专业人才,管理难度大,也缺乏冷链龙头企业,冷链设备智能化程度普遍偏低,对冷链创新技术的带动能力也较为疲乏。

1.3 机遇分析(O)

首先,各级政府的政策规划给汉源县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带来了机遇。四川省政府先后发布了《四川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工作方案(2022—2023)》《四川省“十四五”农产品烘干冷链物流推进方案》等政策,计划在“十四五”末期基本形成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雅安市政府也积极探索“五有”举措,加快推进全市冷链物流建设,初步构建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物流体系“三点一面”的发展格局,助力汉源县列入全省首批“菜篮子”仓储冷链物流推进示范县。其次,汉源县农村电商发展迅猛。2020年汉源县积极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完成了90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的升级改造,累计开展电商培训超6 000人次。四川邮政率先在汉源打造“邮政+农业合作社”生态圈,随着雅西高速、乐汉高速全线通车,国道108线、省道306线、成昆铁路等交通设施穿境而过,汉源县公路、铁路、水路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基本构成,地区交通优势不断增强[3],近年来,京东、顺丰、申通等物流企业纷纷在汉源开通了农产品冷链+航空专线,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不断提高。

1.4 威胁分析(T)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纯天然、无污染、绿色,而在减少农药使用的前提下,汉源县盛产的樱桃、枇杷、花椒等易腐农产品面临着比一般农产品时效性更短的考验,这对冷链物流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生鲜农产品的天然属性使物流行业标准和规范引导较难统一,冷链物流企业在仓储、运送、配送过程中采用的工具和方式都要因地制宜进行改造调整,否则所提供的生鲜农产品冷链运输及储藏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市场消费需求。而作为一个县级城市,汉源县培养与吸引冷链物流人才又比较困难,加之川内开设有冷链物流专业的高校数量有限,与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毕业生人数有限,冷链物流企业普遍面临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意愿不强、不能严格把控生鲜农产品品质、提供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2 发展对策

2.1 夯实冷链基础建设

当前汉源县冷链物流运输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全县首个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项目启动不到一年,尚未投入运行。县内有各类冷藏库约130座,库容约3万吨,有烘干设施约120座,批次烘干能力约90吨,相比于全县每年的生鲜农产品产量,冷库数量及容量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冷链物流设施亟需完善。首先,当地政府应扎实推进冷链物流基地建设项目,争取早日完工投入使用,以提升当地农产品冷藏保鲜能力,让农户切实感受到冷链物流给自身带来的经济收益。同时,可以配合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冷链企业入驻当地,加大物流园创新项目扶持力度,有规划地引进冷链物流运输设备,完善当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其次,县内生鲜农产品产区分布于全县各乡镇,许多乡村道路狭窄多弯,在农产品成熟的销售旺季,种植户大多习惯当季产当季销的模式,通常采摘后选择露天放置,达到一定量后使用摩托、三轮车等传统低效率运输工具自行将农产品运输到镇上,再由镇统一收购运输至城市,运输方式效率较低,且农产品因没有采取有效保护措施而在运输过程中损耗严重[4]。当地政府应完善农村物流服务站点布局,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整体规划,组成连贯的冷链运输路线,全面辐射农产品主产区,与冷库相配合,打通生鲜农产品“最先一公里”的问题;同时加强引导制定生鲜农产品在采摘、集货、分拣、包装、运输方面的标准,试点推广智能分拣、差异化包装[5],减少运输过程中不必要的损耗,提高农产品美观度与新鲜度,实现整体物流效益最优。

2.2 健全冷链信息平台

农村地区与城市相比信息资源较为稀缺,而信息平台建设是推动乡村物流发展的重要条件。首先,汉源县需进一步提升乡村地区网络设备和网络信号的覆盖率,解决农村宽带入户问题,构建乡村内外互联互通的网络体系,让广大农户实现轻松用网。其次,当地政府可以建立冷链物流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宣讲、培训、互助等方式帮助农户学习使用平台,在信息共享平台上,农户方可以有效上报自身需求,物流方的运输信息、仓储信息、流通信息也能实现透明化。通过将农户端与物流端连接起来,高效的信息流通将引导商、物、资、货方之间实现协同流转,避免物流环节出现不必要的错误,确保生鲜农产品的健康稳定的供给。同时,平台也可以连接销售端,不断加强供应链参与者的合作意识,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实时掌握市场需求的能力,提高供需配送效率。后期汉源县冷链物流发展较为成熟时,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大力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多个冷链节点等复杂物流情况的协调控制和对多种参数的同时监测,全面提高冷链物流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实现生鲜农产品物流的提质增效。

2.3 吸引冷链物流企业

平台企业和生鲜电商企业在地方冷链物流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顺丰、京东和中国邮政等大型物流企业都在不断完善全国冷链部署,为农村冷链物流的繁荣发挥积极作用。优质企业会从消费者需求出发,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支撑,针对特色生鲜农产品制定物流全过程解决方案,如2020年开始中通快递在汉源县较为偏远、运输困难的产区建立无人机基地,由具备全航程自主运行功能的无人机将一筐筐甜樱桃从地势高的产区运输到山下,经过预处理和包装,通过冷链运输将新鲜大樱桃运往全国各地。因此当地政府应加大与大型物流企业的合作力度,携手推进冷链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企业在冷链物流技术、人力、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借助数字技术打通农业上下游产业链,建设集农产品中转、加工、存储、发货于一体的供应链中心。

2.4 活用冷链专业人才

调查发现,汉源县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在30~50岁之间,绝大多数从业者为专科学历不具备系统专业的物流运输管理能力。因长期缺乏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当地生鲜农产品在包装、分类、打包、运输等环节表现出粗犷、随意的特点,缺乏差异化、整体性的物流经营理念,即便有些经营管理者已经意识到物流水平会影响生产费用和农产品竞争力,但囿于自身专业能力不强,对现状的改善力不从心。结合汉源县实际情况,当地政府应积极寻求与省内物流、农产品相关专业院校的沟通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结合,一方面当地政府可以为高校提供课题科研实践平台,为理论学习提供实践支撑;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发挥专业优势,帮助优化当地物流方案,创新物流模式,同时应该积极招聘本地有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与普通物流行业从业者相比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对新事物接受度高,且熟悉当地农业发展情况。此外,通过鼓励扶持其学习冷链物流相关知识,可以培育一批本土冷链物流行业的带头人,为当地冷链物流业的发展储备人才。

2.5 普及冷链物流知识

针对全县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常识普及率较低的问题,当地农业局、发改局等相关部门应面向冷链物流参与方开展接地气的宣传教育活动:面向种植户开设物流课程培训班,通过经典案例和成功经验分享,向农户讲解冷链物流制冷技术、冷藏运输、果蔬冷链等基础知识,帮助农民了解冷链在包装、储藏、加工、运输、配送环节中的业务流程,提高其对冷链物流的认知水平,让农户感受到冷链物流可以提高其自身利益,从而提升其参与冷链物流的意愿;面向农产品供应商、加工商及销售商开展冷链物流优势功能讲座,使其充分了解冷链物流的运行流程,对其优势功能有更全面的认知;面向冷链物流企业定期召开座谈会,切实了解企业在物流过程中面临的困难,牵头搭建包含省内高校专家学者与企业管理者在内的交流论坛,推广先进物流技术,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

3 结 语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农村冷链物流是加快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环节。一方面,生鲜农产品的销售收入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生鲜食品品质关系到国民的日常生活,传统物流方式已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冷链物流作为连接农业生产销售与城市居民消费的桥梁,其发展势在必行。当前汉源县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结合县域县情,需坚持“以政府公共设施为主,快递企业为辅”的战略布局,加快推动当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同时高效利用大型物流企业的专业技术和物流资源,着力培养本土物流人才,在宣传普及冷链物流知识的过程中推动当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汉源县冷链生鲜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汉源县:四项治欠措施为农民工工资护航
汉源县理疗热矿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亚洲生鲜配送展
汉源县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亚洲生鲜荟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超市生鲜里的这些秘密你一定要知道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首个“南菜北运”冷链果蔬专列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