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青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疾病感知水平及运动恐惧的关联效应研究

2023-08-19时贤君王会聪秦庆祝

中国临床护理 2023年7期
关键词:恐惧总分条目

时贤君 王会聪 秦庆祝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1]。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心病中危害最大、最致命的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是目前治疗AMI的主要手段,通过早期充分恢复血管血运,挽救存活心肌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3]。但患者害怕术后活动会造成疼痛、支架狭窄等不良后果,因而质疑活动的安全性,由此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回避日常体力活动,这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就称为运动恐惧。研究[4]显示,运动恐惧可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降低其锻炼依从性,从而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康复进程及生活质量。中青年人群是家庭的经济支柱,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减轻其运动恐惧,使其早期开始运动锻炼,对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和社会的损失至关重要。疾病感知指个体利用已有的疾病认知和经验对当前面临的疾病或遭受威胁的健康状态进行分析、调节和修正的过程,与其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康复结局密切相关[5]。目前,国内尚无有关中青年PCI术后患者疾病感知对其运动恐惧影响的研究。本研究旨在调查中青年PCI术后患者疾病感知和运动恐惧的现状,并探讨疾病感知对其运动恐惧的影响,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减轻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运动恐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复查的204例中青年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59岁;(2)符合AMI诊断[6]和PCI适应证[7],自愿行PCI术;(3)PCI手术成功,病情稳定;(4)具备正常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正确理解问卷内容;(5)自愿参与并同意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高血压和心瓣膜疾病等;(2)合并呼吸衰竭、慢性肾衰竭和肿瘤等严重躯体疾病;(3)具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发生过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支架数量等。

1.2.2 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tampa scale for kinesiophobia heart,TSK-Heart)

由Bäck等[8]于2012年在恐动症TSK评分表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并在冠心病患者群体中施测,量表Cronbach′s α为0.78。中文版由汤莉娅[9]汉化修订,并评估其在我国冠心病群体中的适用性,中文版量表Cronbach′s α为0.79,重测信度为0.89。该量表共15个条目,包括害怕受伤(5个条目)、自身功能下降(5个条目)、避免运动(3个条目)和感知到的心脏危险(2个条目)4个维度,其中条目4、7、11和15为反向计分。采用4级评分法,从“完全不同意”至“完全同意”分别赋1~4分,总分15~6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运动恐惧水平越高。本研究正式调查中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849。

1.2.3 简版疾病感知问卷(brief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BIPQ)

由Broadbent等[10]于2006年在疾病感知修订问卷的基础上制成,用于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情绪反应。中文版由Lin等[11]汉化修订,并在冠心病患者中检验信效度,量表Cronbach′s α为0.538~0.757。该量表共9个条目,包括认知感知(条目1~5)、情绪感知(条目6和8)及理解感知(条目7)3个维度和1个开放性问题(条目9)。采用Likert 11级评分法对条目1~8进行评分(0~10),其中条目3、4、7为反向计分,总分0~8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感受到疾病的威胁程度越重。本研究正式调查中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883。

1.3 资料收集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研究者在患者PCI术后1个月于门诊复查时向其发放问卷。发放问卷前,研究者采用统一指导语向受试对象说明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问卷填写不涉及个人隐私且数据保密,在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发放问卷。问卷填写完毕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204份,有效回收率为97.1%。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和疾病感知得分情况

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运动恐惧、疾病感知总分分别为(38.19±3.93)分、(42.02±5.04)分,各维度得分及条目均分见表1。

表1 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及疾病感知得分情况 分)

2.2 不同特征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得分比较

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心绞痛发作频率、支架数量,以及是否发生过心肌梗死的中青年PCI术后患者的运动恐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得分比较(n=204)

2.3 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运动恐惧与疾病感知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运动恐惧与疾病感知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见表3。

表3 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运动恐惧与疾病感知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n=204,r)

2.4 中青年PCI术后患者疾病感知与运动恐惧关联效应分析

以运动恐惧得分为因变量,第一步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发生过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频率、支架数量)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见表4)进行回归分析,拟合程度R2为26.0%(F=12.916,P<0.001)。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将疾病感知得分也作为自变量纳入回归方程,拟合程度R2增加为36.2%(F=17.464,P<0.001)。可见,在排除了支架数量、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发生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频率的影响后,疾病感知与运动恐惧的关联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4 自变量赋值

表5 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运动恐惧与疾病感知水平的关联效应分析 (n=204)

3 讨论

3.1 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运动恐惧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运动恐惧总分为(38.19±3.93)分,条目均分为(2.55±0.26)分,与量表总分中间值37.5分相比,处于中等水平,低于宋晓梅等[12]对冠心病患者的调查结果。究其原因,宋晓梅等[12]的调查中年龄>60岁的患者占总人数的73.9%,这部分患者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和自身知识储备较少,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合并症增多,身体质量及活动能力较中青年衰弱,从而导致患者呈现出较高水平的运动恐惧。PCI手术虽可快速解除血管狭窄,重建冠状动脉的血流,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但术后患者出现心绞痛及再狭窄的概率仍较高。运动是冠心病患者康复的关键,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可优化患者整体身心状态,改善其社会功能,延缓甚至逆转冠心病的发生发展,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13]。另有研究[14]显示,冠心病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后1周开始早期运动对其左心室的重构影响最大。这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早期识别、筛查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运动恐惧,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针对性的早期功能锻炼方案,以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帮助中青年PCI术后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3.2 中青年PCI术后患者疾病感知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青年PCI术后患者疾病感知总分为(42.02±5.04)分,与量表总分中间值40分相比,处于中等水平,说明患者感受到疾病威胁较重。究其原因,中青年作为自我意识较强烈的群体,术后运动耐力下降,病情反复发作和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等事件,易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加重患者心理负担,从而导致患者感知较高水平的疾病威胁。这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在中青年PCI术后患者住院和复诊期间加强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理解程度和疾病相关知识水平;另外,应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和心理负担,从而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的配合度。

3.3 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运动恐惧与疾病感知存在关联效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调整了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支架数量、是否发生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频率的影响后,中青年PCI术后患者疾病感知与运动恐惧仍存在关联效应。疾病感知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应具备的重要能力,可直接影响疾病和自身康复的发展轨迹。但根据认知-行为恐惧-回避模型,患者疾病感知水平越高,其越惧怕体力活动或运动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再入院等心脏不良事件,导致患者产生与体育活动相关的适应性不良回避行为,最终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中青年PCI术后患者住院期间的知识宣教及出院后的长期随访,对其运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身心问题及时给予鼓励及建议。医护人员可通过短视频、微信群和公众号推文等形式向患者传授疾病相关知识,鼓励患-患之间交流互动,减轻患者对疾病的威胁感知;根据中青年人群特点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运动康复计划,并在康复过程中给予患者专业性的指导,帮助患者平稳度过运动康复初期;家属应在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过程中给予其充分的支持、理解与鼓励,促使患者积极面对运动康复锻炼,增强其对运动及自身状况的把控感与胜任感,从而减轻其运动恐惧。

4 结论

疾病感知与运动恐惧存在关联效应。医护人员应加强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及出院后的延续护理,鼓励家属在患者康复功能锻炼期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与协助,增加其对疾病的了解与认知,进而减轻患者运动恐惧。本研究仅对一家医院的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进行调查,且本研究结论基于横断面研究,并非因果联系,存在样本选择局限和证据不足的可能。未来可采取纵向研究的方式对不同地区医院的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进行调查,为制定减轻患者运动恐惧、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恐惧总分条目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