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自制护理围兜在喉癌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3-08-19王黎平徐谷香

中国临床护理 2023年7期
关键词:袋体喉癌造口

王黎平 徐谷香 林 艳

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是头颈部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全球每年发病人数约27.6 万人[1]。临床上根据肿瘤侵犯程度采取全喉或部分喉切除术,两类手术后均需要做气管造口,建立人工气道[2]。目前,人工气道建立后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痰液从非机械性通气喉套管咳出,咳出的痰液易污染气管切开敷料和患者衣物,在增加患者气管造口感染及皮肤潮湿发红风险的同时,可能会给患者自尊带来伤害,且频繁更换敷料、衣物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为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经济方便、简单易行、适用于非机械性通气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围兜,并将其应用于喉癌术后非机械性通气气管切开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龙岩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喉科行气管切开术的喉癌患者60例。纳入标准:(1)行喉癌气管切开术;(2)术后未使用机械通气;(3)神志清楚,能配合并知情同意本研究;(4)年龄≥18岁。排除标准:(1)既往患有心脏病、糖尿病、血液病、严重高血压或慢性肺部疾病;(2)过敏体质;(3)行气管切开术前患者颈部皮肤已有红肿、破损等情况;(4)极度营养不良。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31例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6月-2022年10月收治的29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60.23±8.06)岁,男29例、女2例,全喉切除1例、部分喉切除30例;观察组,年龄(63.00±10.80)岁,男27例、女2例,全喉切除2例、部分喉切除27例。2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气管造口护理。常规气管造口护理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每日清洗、消毒气管内套管2次,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予0.9%氯化钠溶液气管内泵入湿化,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保持切口敷料清洁,每天消毒切口,及时更换切口敷料;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切口渗液与渗血情况、气管内分泌物,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在常规气管造口护理基础上应用自制护理围兜进行护理,具体如下。

1.2.1 护理围兜制作方法

新型自制护理围兜采用柔韧度、塑形效果好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材质制作,主要包括袋体和2片连接翼,连接翼分别设置在袋体的两侧,连接翼可通过魔术贴连接。袋体由底面、内侧面和外侧面组成,袋体内侧面紧贴气管切开敷料,内侧面顶端呈弧形,两顶角为钝角,弧形契合患者下颌形状,舒适度更佳,内侧面比外侧面长10~20 cm,长出部分内设有供喉套管穿入的套孔。见图1。

1内侧面 2外侧面 3底面 4连接翼 5套孔 6魔术贴

1.2.2 护理围兜使用方法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即在气管造口敷料上佩戴自制护理围兜。使用时,将喉套管从袋体内侧面的套孔穿入,围兜套孔直径与喉套管外径一致,通过摩擦力使袋体固定在喉套管上。根据患者颈部粗细调节连接翼魔术贴的粘贴部位长度,以袋体的内侧面紧贴前襟为宜。痰液从喉套管流出时,顺着内侧面流入到袋体中,待袋体内溶液达1/2~2/3时更换袋体。

1.3 评价方法

比较2组住院期间气管造口皮肤潮湿发红发生率[3]、日均更换敷料频次,并于术后第3天采用自尊量表评估患者自尊情况。自尊量表[4]由10个条目组成,其中第3、5、9、10项条目为反向计分,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每个条目包括“很不符合”、“不符合”、“符合”、“非常符合”4个等级,计分1~4分,总分10~40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自尊程度越高,其中≤25 分为低自尊,26~32分为中等自尊,≥33分为高自尊。该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88。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气管造口皮肤潮湿发红发生率

观察组气管造口皮肤潮湿发红发生率为17.20%(5/29),低于对照组的41.90%(13/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1,P=0.037)。

2.2 2组自尊量表得分和日均更换敷料频次比较

观察组自尊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日均更换敷料频次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自尊量表得分及日均更换敷贴频次比较

3 讨论

喉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通常意识清楚,能自主呼吸、自主咳痰,下床活动自如,但患者因气管切开形象受损,且随时咳出痰液导致气管切开敷料污染,增加护士、家人工作量,从而使患者的自尊受到极大地影响。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气道吸引、气道湿化、气管造口的维护、气管内套管清洗与消毒、气管套管更换等,若频繁更换气管切开敷料和患者衣物,不仅会加剧患者的不舒适感受,也会进一步增加护理工作量。

3.1 新型自制护理围兜能有效降低气管造口皮肤潮湿发红发生率和日均更换气管切开敷料频次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更能有效降低气管造口皮肤的潮湿发红发生率和日均更换气管切开敷料频次,分析原因可能为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神志清楚,能自主咳痰,稍有刺激即咳嗽,因此气管切开术后的伤口敷料容易被痰液浸湿,且雾化液及气套湿化液体也易浸湿无菌敷料[5],从而导致造口皮肤更易发红溃烂。将新型自制护理围兜覆盖在气管切开敷料之上,痰液从喉套管流出,顺着围兜内侧面流入到袋体内,同时阻挡雾化液及湿化液打湿气管切开敷料,既保持了气管切开敷料的干燥,降低了气管造口皮肤潮湿发红的发生率,同时也减少了日均更换气管切开敷料频次,减轻了护士工作负担。

3.2 新型自制护理围兜提高了患者自尊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更能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马晶晶等[6]研究显示喉癌患者在术后易出现吞咽困难、交流障碍、形象改变,甚至嗅觉丧失等一系列合并症,这些压力会使患者出现对原本身份的认知丧失,从而出现社会退缩现象,表现为自尊心下降和社交能力下降等焦虑抑郁状态。术后气管造口和佩戴套管使患者外在形象发生改变[7],此外随时从气管套管咳出的痰液会污染气管切开敷料和衣服,不仅增加了污染概率,还增加了护士与家属的工作量,使患者产生疾病负担感,导致其自尊水平下降。采用新型自制护理围兜后,痰液从喉套管流出,顺着内侧面流入袋体内,袋体为透明的EVA材质,方便观察袋内情况、及时更换,从而使气管切开患者既不用担心痰液弄脏衣服,而且干净美观,大大保护了患者自尊。

4 结论

自制护理围兜能有效降低非机械性通气气管切开患者的气管造口皮肤潮湿发红率和日均更换气管切开敷料频次,提高患者自尊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未来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数据收集和推广,以进一步探究该新型护理围兜的护理效果。

猜你喜欢

袋体喉癌造口
一种环保可降解水泥编织袋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一种搬运免托盘集装袋
一种塑料包装袋
一种购物袋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喉癌组织中Survivin、MMP—2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ABCG2及其在喉癌中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在喉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结肠造口并发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