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

2023-05-27刘梦杨道迪

黑龙江医药 2023年9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血管阿托

刘梦,杨道迪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因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等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好发于老年群体,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复发率,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单侧肢体乏力、运动功能减弱等,严重者甚至出现语言障碍、偏瘫等情况,不仅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亦对其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1]。

研究发现,脑血管储备能力(CVR)是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代偿机制,因此临床常通过该指标变化,评价脑血管疾病的变化[2]。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临床主要以药物干预为主,他汀类药物具有较强的降脂作用,是目前临床常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减少血栓形成,进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并对患者CVR有积极影响,效果可观[3]。但也有不少学者对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使用剂量存在争议。本研究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月于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月于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2∶23,平均年龄(73.24±3.35)岁,平均病程(5.74±1.12)年,合并有高血压35例、糖尿病13例、心脏病24例、其他1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1∶24,平均年龄(73.79±3.41)岁,平均病程(5.66±1.09)年,合并有高血压34例、糖尿病15例、心脏病20例、其他13例。两组患者以上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在实施前,已向本院伦理委员会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开始实施,研究过程中未发生伦理纠纷。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五)》中的判定标准[4],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2)年龄≥60岁;(3)对本研究药物无禁忌症;(4)患者或家属充分了解本研究,自愿参与,并签署协议书。

排除标准:(1)对研究药物严重过敏;(2)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3)合并有严重外伤;(4)确诊恶性肿瘤,生存时间<6个月;(5)患有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艾滋病等特殊性疾病;(6)家属不支持,并拒绝在协议书上签字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使用脑血管扩张、营养脑神经治疗方案,并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损伤等疾病患者针对性治疗,均给予拜阿司匹林(批号:国药准字J20171021,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规格:100 mg×30片),每天晨起口服1片。另外对照组患者入组后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批号:国药准字H20051407,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 mg×7片)口服治疗,每天晨起口服2片;同时给予观察组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每天4片,结合患者实际情况,1 d 1次晨起服用,或1 d 2次早晚服用。所有患者维持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判定标准[5]:①显效。头晕、单侧肢体乏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CVR恢复≥60%;②有效。头晕、单侧肢体乏力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CVR提高30%~60%;③无效。头晕、单侧肢体乏力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较治疗前改善不明显,CVR恢复<30%,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总例数]×100%。

(2)血脂水平。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仪器由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3)CVR变化。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TCD屏气试验法对患者CVR进行评估。患者入组后进行正确的呼吸指导,检测时选取平卧位,先平静呼吸5 min后,将脉冲波多普勒探头放在患者双侧头颅位置,测量双侧大脑中动脉值(MCA)M1段血流速度,出现最佳血流信号后,记录MCA的平均流速,统计屏气前后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MFV),计算出CVR,计算公式为:CVR=(屏气后MFV-基础MFV)/基础MFV,若测得值<20%,认为是受损[6]。

(4)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服药后发生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便秘、腹胀、消化不良)的例数,计算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HDL指标升高,TC、TG、LDL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s)m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s)mmol/L

a表示与治疗前相比,P<0.05。

TC TG组别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值P值治疗前4.41±1.03 4.40±1.01 0.047 0.963治疗后3.24±0.97a 2.57±0.89a 3.414<0.001治疗前1.92±0.62 1.91±0.66 0.074 0.941治疗后1.63±0.69a 1.34±0.43a 2.393 0.019 LDL治疗前2.90±0.79 2.91±0.81 0.059 0.953治疗后1.95±0.78a 1.53±0.65a 2.775 0.007 HDL治疗前1.19±0.25 1.18±0.26 0.186 0.853治疗后1.25±0.33a 1.42±0.21a 2.915 0.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VR水平情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CVR水平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VR水平情况(±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VR水平情况(±s)%

a表示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值P值治疗后33.79±3.37a 35.65±3.41a 2.603 0.011治疗前20.21±4.43 19.97±4.33 0.260 0.796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例(%)

3 讨论

临床学者认为,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斑块沉积是发生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而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斑块沉积的发生与血脂、血压水平异常关系密切。目前为止,对于脑血管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干预进行抗聚、降脂、降压、控制血糖达到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减少诱发因素,控制疾病的进展[7]。他汀类药物具有很强的降胆固醇作用,除了能够调节血脂外,还具有抗氧化、改善内皮细胞等功效[8]。但临床对于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佳剂量仍存在争议。

本研究药物选择他汀类药物中较为常见的阿托伐他汀,以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比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HDL指标升高,TC、TG、LDL指标均明显降低,CVR水平均明显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佳。分析其原因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血脂和CVR水平变化,存在密切联系,TC、TG和LDL水平升高可破坏泡沫细胞并形成糜粥样坏死物,加速脉粥样斑块形成,导致CVR功能降低,是一系列的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阿托伐他汀是临床常用的血脂调节药,也是作用于胆固醇的前体药物,药物进入机体后,在肝脏中进行代谢,其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药理学活性,可增加肝脏表面LDL受体,降低LDL的摄取、分解代谢,进而有效降低TC、TG和LDL水平,可选择性抑制胆固醇合成,进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与合成,促使平滑肌细胞发挥抗炎作用,并且还能清除体内氧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CVR水平恢复。因此采用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改善CVR,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另外本研究还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脂各项指标及CVR水平均较对照组改善优异;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提示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比采用小剂量治疗者,对血脂、CVR的改善作用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因此采用大剂量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与史章强等[9]研究结果一致。药代动力学显示,口服阿托伐他汀,1~2 h即达到血浆浓度峰值,绝对生物利用度仅为12%,药物进入机体,在肝脏及胃肠道中代谢,存在首过效应,并且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在体内的吸收程度与剂量成正比增加[10-12]。因此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较小剂量治疗效果更佳,且与小剂量治疗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异,效果可观。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脑血管阿托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