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雾化药物单剂量应用及顺序调整对药物残余率的影响*

2023-05-27邱如其席芳余良梦赵毛妮吴雪婷马利军

黑龙江医药 2023年9期
关键词:雾化剂量药物

邱如其,席芳,余良梦,赵毛妮,吴雪婷,马利军

1.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08;2.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空气污染状况加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影响全球公众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2017年全球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高达391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死亡人数[1]。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的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指出[2],全球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占全球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人数的9%。近年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仍呈不断上升趋势,并且已成为全球公认的“四大慢性疾病”之一。目前我国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数量庞大,且呈患病率、死亡率高和多发的特点[3]。《2019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4],我国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率为10.83/万,位居居民死因的第4位。可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严重影响了全球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呼吸道及肺部组织的慢性病,患者常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功能受限,重则可能发生缺氧、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5-6]。目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并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防控纳入国家战略。2019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制定了15个重大专项行动,其中8项涉及呼吸健康(5项与COPD密切相关)[7]。国务院发布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提出,力争到2025年有效控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有效减轻居民的慢性病疾病负担[8-9]。因此,顺应国家慢病防治政策,积极开展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对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雾化吸入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方式,其能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并直达靶点,从而达到湿化痰液、改善通气功能的目的,且具有起效迅速、疗效佳、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势[10]。目前雾化吸入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主要包括超声雾化吸入和射流雾化吸入两种方式。此外,WHO已将雾化吸入列为治疗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11]。多项研究显示[11-13],雾化吸入可使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血气指标获得更大程度改善,提高总体疗效及临床结局,且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然而,目前临床雾化吸入尚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2-14]:(1)部分医务人员对雾化吸入装置、药物等的了解不够全面,直接影响雾化吸入治疗效果;(2)基层医院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多存在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加重患者的不良反应;(3)部分患者需在家中进行雾化,故家庭雾化吸入管理亟待提升。因此,加强临床雾化吸入管理,规范雾化吸入护理操作流程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本研究主要讨论样本医院射流雾化器使用过程中带来的临床问题,如雾化吸入结束后药物的残余。雾化结束后,正常残余量为1~1.5 mL[15],若残余量大于1.5 mL,将影响雾化药物的最大利用率,延长患者治疗时间,增加其经济成本。

为此,通过文献查阅发现,影响雾化吸入质量、导致残余量过高的影响因素有两方面,即有效喷雾量不足和有效吸入量不足。目前样本医院临床上常用的是射流雾化器,以恒定气流量设备、文丘里原理装置,气雾微粒大小和每分钟气雾量受压缩气源气流量的影响,一般置入药液6~8mL,耗液0.5 mL/min,雾化吸入时间15~20 min[16]。面对雾化吸入结束后残余量各不相同,选取样本医院2020年5月1日—10月31日收治的420例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雾化药物单剂量使用及调整药物顺序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样本医院2020年5月1日—10月31日收治的420例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思维清晰,精神正常,具有一定理解表达能力。(3)需要雾化吸入治疗,知情并同意参与本项研究。排除标准:(1)年龄≥80岁。(2)无法正常沟通,无法配合。(3)有意识障碍,理解力及判断力下降。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10例。对照组中男性120例,女性90例;平均年龄(55.22±14.32)岁。研究组中男性126例,女性84例;平均年龄(57.55±14.3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样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用雾化药物联合的雾化吸入治疗方案,见表1。雾化过程中,在排除雾化药物配伍禁忌情况下,混合在一个容器内雾化,雾化吸入总量6~8 mL,有效时间15~20min,在有效时间内,抽取雾化吸入结束后药物残余量,依据公式换算所得残余率。临床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缩略语: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ICS)、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hort-acting beta 2 receptor agonists,SABA)、短效胆碱M受体拮抗剂(short-acting muscarinic antagonist,SAMA)。

表1 常用雾化联合方案

研究组通过文献回顾、临床调查以及小组内讨论,雾化吸入疗法过程中采取单剂量使用[15],需要采取雾化联合方案时也进行单剂量分开使用并进行雾化吸入药物调整。(1)雾化药物单剂量使用。雾化吸入制剂应在开瓶后立即使用,部分药物存在配伍禁忌,部分人群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在雾化吸入疗法过程中实施单剂量雾化药物应用[15],雾化药物联合时避免在同一种雾化管内混合,采用先后顺序分别雾化。(2)雾化吸入药物调整干预。在实行雾化吸入药物单剂量使用[15]过程中,依据雾化吸入药物配伍与常用雾化联合方案,无论如何联合,均单剂量使用,药物联合方案时应将ICS最后加药,SABA、SAMA、乙酰半胱氨酸先加药的原则。ICS雾化过程中会产生泡沫屏障,影响雾化吸入质量,增加药物残余量。雾化药物时间:0.3 g乙酰半胱氨酸7 min,2 mL SABA、SAMA 5 min,1 mg ICS 5 min。雾化联合方案时一次有效雾化时间控制在15~20 min,雾化吸入结束后采用注射器抽取药物残余量,依据公式计算残余率。咨询相关主任医师、临床护理专家等,最终形成标准流程终稿,在全科室以及院区内推广实施。

1.3 资料收集

通过获取医院雾化吸入治疗患者信息,包括雾化吸入患者性别、年龄、吸入药物顺序、吸入药物时间、体位、吸气流速等,遵循现场、现物、现实三现原则,制作查检表,得出数据。

1.4 评价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残余率,运用注射器工具收集雾化吸入结束后药物残余量,残余率=雾化吸入结束药物残余量/雾化吸入药物总量×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残余率为37.33%,研究组残余率为24.10%,对照组残余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936,P<0.05)。

3 讨论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积极开展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工作迫在眉睫,而雾化吸入作为呼吸系统疾病重要用药方式其临床操作标准和流程亟待规范。因此,本研究全面了解目前临床成人雾化吸入疗法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基于循证护理构建成人雾化吸入疗法的护理标准并开展实证研究,通过单剂量药物使用顺序调整干预,有效降低雾化吸入药物残余率,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实施规范化的成人雾化吸入操作提供一定的参考。雾化吸入疗法的目的就是利用其优点,利于患者使用和增加患者吸入剂量的有效性[17-20]。影响雾化吸入治疗质量的因素主要为:有效吸入量不足、有效喷雾量不足。有效吸入量不足包括患者吸气流速不足、潮气量不足、呼吸浅快、吸入时长不足等[10]。因此在雾化吸入疗法过程中保证患者有效吸入量及有效喷雾量,能够有效降低雾化吸入药物残余率,提高药物利用率,增加患者疗效。

本研究中主要针对射流雾化器使用过程中喷雾量不足导致残余量增加进行干预。射流雾化器是根据文丘里原理,使气体高速通过狭小开口后突然减压产生局部负压,通过虹吸作用将气体流出口旁一相连容器内的药物液体吸出,并在前方遇到挡板时被冲撞粉碎成无数气溶胶药雾颗粒被吸入气道而产生治疗作用的装置,分为氧气驱动和压缩空气驱动两种类型。雾化吸入过程中发现,ICS产生的泡沫屏障覆盖药液表面,影响气流通过虹吸作用,造成喷雾量不足。

对照组在排除药物配伍禁忌的情况下,药物混合一起使用会造成雾化吸入药物残余量增加,使患者吸入药物量减少,影响患者疗效;主要因为混合过程中糖皮质激素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泡沫屏障,造成喷雾量不足,从而增加药物残余率。雾化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无法鉴别具体过敏药物。研究组采取雾化药物单剂量使用,能够精确每种雾化药物合理时间,使其发挥最大疗效;联合雾化方案时,通过调整雾化药物顺序,最后吸入糖皮质激素,降低雾化吸入药物残余率,解决了临床上残余量超出合理范围的问题,提高患者雾化吸入药物利用率,从而提高其在病变部位沉积率,影响药物在病变部位沉积率因素很多,其中就包括吸入液量[21],药物雾化产生的雾化气体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被吸入肺内,一部分尚未吸入肺内就排入到空气内。吸入液量越多,残余率就越低,患者利用率就越高,疗效越好。雾化药物单剂量应用及顺序调整增加了临床护理人员工作,临床已有多腔雾化器应用,提高了患者使用舒适度,具有安全性、有效性、精准性、方便使用等特点。

综上所述,雾化吸入疗法过程中采取单剂量药物使用并调整雾化药物顺序能够有效降低雾化吸入药物残余率,最大限度提高药物利用率,从而提高患者雾化吸入疗效及依从性,节约医疗成本。

猜你喜欢

雾化剂量药物
·更正·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高剂量型流感疫苗IIV3-HD对老年人防护作用优于标准剂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