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出隐匿斑块的新方法

2023-05-10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3年5期
关键词:颈动脉胆固醇造影

受访专家

叶志东

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国际血管联盟药物治疗管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血管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复杂颈动脉的手术与微创介入治疗、胸、腹主动脉瘤(包括夹层动脉瘤)的微创介入治疗,以及各种复杂血透通路的建立与维护,微创治疗静脉曲张和诊治复杂下肢静脉梗阻性疾病等。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

家里水管用的时间久了,出现了锈垢,水流就会变小。那人体的血管是否也会这样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人体的血液中有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当血液中脂肪、胆固醇及其他物质由于病理性或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原因增多并堆积时,就会形成斑块。

当斑块较小时,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大多数人可能都不清楚自己血管内有没有斑塊。

如果您体检已经发现斑块,就更需要注意了。若不加以控制,随着斑块逐渐增大,就会使血管狭窄甚至完全堵塞;如果这个斑块并不稳定,发生了破损的情况,斑块内物质破裂而出,就会形成血栓。血栓跟随血液流动至血管较为狭窄处,则会堵塞血管。血管堵塞会影响正常的血液供应,并引发严重的后果:如堵塞脑血管、颈动脉时,会导致脑卒中;堵塞冠状动脉时,则会导致心肌梗死等。

发现隐匿的血管斑块

六十多岁的王爷爷近来总是感觉走路时下肢无力、有些腿疼伴腿胀,起初以为老年性是腰腿疼,没想到逐渐加重,在骨科、血管外科都做了检查后,发现骨骼、下肢血管并无大碍。但是,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的叶志东主任敏锐地觉察到“可疑点”,患者表述症状时提到“有时想快走,但心前区有点憋气,微疼”,这一症状引起了叶主任的重视,推测可能是心绞痛,有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于是对王爷爷进一步检查。

这一检查竟发现了大麻烦:王爷爷的3根心脏大血管中,有2根已完全堵死,另外一根血管的堵塞也达到70%以上,属于心脏大血管重度狭窄,十分危险。

筛查血管通畅“一招鲜”

叶主任提醒,下肢疼痛、无法行走有可能是心脏大血管闭塞所引起的。很多查不出病因的疼痛,也都有可能是看似毫无关系的血管堵塞导致。日常可触摸以下2个部位,来排查是否也有和王爷爷类似的腿疼。

1.摸足背动脉:摸自己的正脚面,脚指头与脚踝中间线偏上位置,此动脉的跳动与心率是一致的。

2.摸内踝动脉:抬起脚尖脚腕后侧拉直后,踝尖附近。

如果我们无法清晰地感受到足背动脉或内踝动脉中任一条动脉的搏动,那么我们就需要进一步排查以下3个问题:①足背动脉末梢是否存在问题;②小腿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或者闭塞;③大腿动脉是否存在问题。如果一系列检查均无明显异常,那么就需要心脏血管外科的专家来排查心血管相关性的可能了。

上述王爷爷如此复杂的病例,叶主任却通过一个检查就发现了病因出在心脏血管问题上。下面就让叶主任来为我们揭晓进行血管筛查的“一招鲜”,看看如何通过一次检查来评估全身血管的健康状况。

叶主任向我们介绍,一般的血管检查可通过超声或者CT检查,但各有不足,超声检查难以透过气体,因此被胃肠道等空腔脏器遮挡住的血管往往会成为检查盲区,医生难以观察;CT检查则是断层扫描,根据医院、设备的不同,断层厚度通常在0.3—0.5厘米,也就是每隔0.3—0.5厘米扫描一张水平面或冠状面的图像来,医生需要结合数十数百张断层图像逐一比对,多有不便。而叶主任使用的检查手段集合了能看见全身所有血管、一次性检查完全的优点,这项检查就是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是一种介入检测方法,一般通过下肢的股动脉或上肢的桡动脉进行穿刺,将造影剂注入血管内。因为X射线检查无法穿透造影剂,血管造影正是利用这一特性,通过造影剂在X射线下所显示的影像来诊断血管病变的。整个检查过程只需十几分钟,在患者清醒局部麻醉的状态下就能检查完从头至脚的全部血管。

血管造影检查还可兼顾治疗,在检查血管是否存在问题的同时,一旦发现血管中重度狭窄甚至完全闭塞,那么可在造影剂量不大的情况下,同时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因此,动脉硬化的高危人群,长期吸烟者,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有脑梗死、易栓症家族史的患者均适合进行全身血管造影检查,尤其存在多项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人群和临床已经高度怀疑冠心病或者确诊冠心病的人群,更应及时进行全身造影检查,及时开通闭塞的血管,防止血流不畅致病。

经叶主任之手,有无数位患者得益于全身血管造影这项检查。潘爷爷是叶主任印象较深的一位患者,他初来就诊时已患有高血压十数年,2017年还曾患过脑梗死,就诊时有明显的间歇性跛行症状,即走了一段路程以后(一般为数百米左右)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以至跛行,但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消失,仍可继续行走,再走一段时间后上述过程和状态会再度出现,如此交替往复。叶主任为潘爷爷第一时间进行了全身血管造影检查,检查不仅发现了下肢动脉的问题,还提前发现了更加严重的颈动脉问题:潘爷爷的左侧颈动脉已经完全闭塞,剩下的右侧颈动脉也重度狭窄,堵塞程度高达90%,幸运的是直到发现时也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一旦右侧颈动脉完全闭塞,潘爷爷面临的则很有可能是生命危险。

叶主任强调,要警惕堵塞大于70%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无症状不代表无危险,大部分患者都会有潜在的颈动脉完全闭塞风险,它的发病率为70%—80%,一旦突发可能就是大面积脑梗死,严重者或危及生命。

“ 血脂异常标准”新发现

叶主任还提到,颈动脉狭窄90%—95%的首要原因是动脉硬化,引起动脉硬化的原因有多种,例如长期高血脂等。

血脂主要有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而总胆固醇主要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组成。引起斑块的罪魁祸首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种胆固醇会透过血管内膜沉积到内膜下面。人体内有种细胞专跟外来敌人作斗争,叫巨噬细胞。它判断内皮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是好东西,要把它清除出去。结果双方发生斗争,两败俱伤,形成了很多残渣,残渣越积越多,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斑块”。许多人以为血管斑块是老年人的“专利”,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会出现,其实不然。事实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出生时就存在于体内,其浓度越高,在血管里就越容易沉积得多。如果不加预防,儿童时期就会开始向动脉硬化发展,年轻时就可能出现血管“斑块”。

血脂是判斷动脉硬化非常重要的指标,动脉硬化也是血管斑块的危险因素之一。对于患者来说,血压、血糖都可以在家监测,但血脂却必须就医检测,而且血脂异常时也并无明显症状,所以自身血脂的情况最难及时察觉。因此,叶主任建议3类人群定期进行血脂检查:①年龄较大的人群;②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③有冠心病、脑梗死家族史的人群。

叶主任还给大家带来了血脂检查“新发现”,帮助大家认识一种新的血脂检测标准,让您远离可怕的严重血管病变。通常情况下的血脂检测都必须要求在空腹8小时后,因为进食会使检测项目中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迅速升高,影响判断结果。但后来研究发现,甘油三酯上升的幅度有限制,且非空腹状态下的甘油三酯升高,实际上和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密切相关,所以就有了以非空腹状态下甘油三酯的数值来间接判断血脂是否异常。

非空腹状态下,甘油三酯高于1.98毫摩/升,则被认为血脂异常;如果严重超出标准,可能是因为食用过油食物或者暴饮暴食等,需要非空腹状态下检测一次。

血管斑块早防早治

叶主任还提醒,春夏为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病毒感染可能引起系统性炎症,会增加动脉斑块破裂的概率,如果变成常驻病毒,可能引起动脉硬化进而血栓,会增加猝死风险。因此,血脂偏高的人群一定要学会降脂稳斑,血脂正常者也不能“高枕无忧”,血管斑块的关键在于预防。

1.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治疗,控制体重,戒烟戒酒,保持乐观情绪。日常生活中,应早睡早起,保证睡眠时长和质量;积极调整负面情绪,多与他人沟通,让负面情绪得到渲泄和释放。

2.及时治疗。出现血管斑块不要拖延,应及时去医院积极治疗。调脂药物特别是他汀类药物能抑制胆固醇的合成,调节血脂水平,使原有粥样斑块缩小;另一类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银杏叶制剂等,能降低血管壁内氧自由基的生成,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3.合理饮食。要少吃肥肉、动物内脏等食物,严控糖盐摄入量。高脂、高糖饮食摄入过多对血管风险有显著影响。日常饮食可以蔬菜水果、鱼类、坚果、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保证每天吃够1斤蔬菜和半斤水果,且多吃深色蔬菜为宜。适量鱼虾,每周食用2—3次为宜,烹调方式最好是清蒸。极少红肉和脂肪,能降低血脂水平,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

4.适度运动锻炼。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减缓斑块进展,因此每周可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运动可选择散步、慢跑、体操等运动。每次运动至少半小时,可根据自身体质循序渐进地进行运动。

(编辑    王    幸)

猜你喜欢

颈动脉胆固醇造影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