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校学科基础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探索

2023-03-21李飞李伟刚侯慕馨

大学教育 2023年24期
关键词:基础课程课程思政

李飞 李伟刚 侯慕馨

[摘 要]针对军校现阶段学科基础课程思政缺乏系统性设计、教员思政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笔者结合军校学员的特点,依托机械类基础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初步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军校学科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体系,研究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渠道和提升课程思政实效的策略。

[关键词]基础课程;课程思政;思政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24-0110-03

一、研究背景

课程思政是当前教育界积极探索与实践的重大教改课题,旨在思政课程之外的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1]。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要求,各门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这一战略举措进行了权威解读,指明了建设思路,明确了建设要求。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3],对培养思想政治过硬的军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大思政”格局的时代背景下,各军校开展了积极的探索,解决了课程思政“从无到有”的问题,但仍存在一些现实困境,比如,课程思政缺乏系统性的设计,呈现零散化、重复性的特点,未能充分满足学员需求;部分教員思政能力不足等。思政元素的挖掘及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仍是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的重点与难点[4]。

军校学科基础类课程具备受众广、学时长、开课时间靠前等特点,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主阵地”之一,占据了基础性、先导性的地位。本文基于机械类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对军校学科基础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索和思考。

二、课程思政体系设计

作为一名军人,军校学员尚处于军旅生涯的起步阶段,其军人的基本素养还需要持续提升。此外,学员到军校接受学历教育,立志在部队长期发展,立志成长为高素质、专业化的军事人才。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学员要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为达到教学效果,需要加强学员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学习和工作的意识与实际能力。同时,由于学员入学之初就确定了专业方向,部分学员可能对基础课程学习意义的认识不足,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对此可尝试通过课程思政教育,提高学员学习基础课程的积极性。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构建了军校学科基础课程思政体系(见图1)。

课程思政服务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针对军事教育的特殊性,还需要融入和突出“为战育人”的深刻内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中心思想,结合各类课程的具体知识点,可以从培育集体意识、遵规守纪意识、使命责任意识、意志品质等方面加强学员的军人基本素养教育,为其走好军旅路厚植基础。《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意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5]。军校人才培养过程涉及多门工学背景的基础课程,此类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均比较强,无论是学科专业发展的历程,还是具体知识逻辑分析的过程,或是实践操作的细节之处,常常蕴含着科学与创新的思维,闪耀着工匠精神的光芒,富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折射为人处事的哲学思想。教员要通过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引导学员尊崇科学和工匠精神,重视学习与创新,为军旅生涯的长远发展积蓄能量;积极发现课程知识中蕴含的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等思政元素,并通过合适的方式加以阐释,引导学员坚定理论自信并自觉用以指导工作和学习,同时为学员走好军旅路提供正确的指导。此外,教员要通过联系历史、纵览古今,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我国从古至今在本学科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员学习的动力,潜移默化地增强学员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为学员走好军旅路提供不竭的精神力量,激发学员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强国兴军的伟大事业。

三、拓宽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渠道

经过一段时期的建设,各门课程都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思政元素库。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员普遍感到现有的思政元素存在明显的重复性,且较为陈旧,长此以往,极易造成学员的听觉疲劳和心理排斥。参照课程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机制,各门课程也应积极拓宽思政元素挖掘的渠道,不断注入新鲜的思政元素,才能为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一)关注学科专业发展史

任何学科专业走向成熟,必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一代代人的建设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积淀。对于一门课程而言,具体知识点的背后可能蕴含着灿烂的历史文明。高校传统教学较为偏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容易忽略专业发展史和学科前沿知识的普及,造成了教学内容的“缺失”。因此,各门课程应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契机,深入挖掘本课程的古今发展史并将其融入教学实践,潜移默化地增强学员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和爱国情怀。以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思政建设为例,可通过查阅《中国机械史》《机械发明的故事》等著作,了解我国在机械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卓越贡献,获取大量鲜活的思政素材。比如,东汉时期,南阳太守杜诗利用机械连杆机构制成“水排”,从而借助水力鼓动风箱,大大促进了我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发展[6]。诸如此类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会触及学员的“知识盲区”,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为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二)学习思政课程知识

课程思政应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这就要求教员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理论功底。教育者应先受教育,教员只有系统全面地学习思政课程的相关知识,丰富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储备,才能在挖掘思政元素时做到游刃有余、生动贴切。通过结合专业知识开展课程思政,有助于加深学员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员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学习和工作的意识与能力。

(三)留心日常所见所闻

信息时代,人们每天都要接收和处理海量的信息,从日常见闻中可以获取各式各样的思政元素。例如秦陵铜车马的零部件、构造方式等,有力地彰显了古人的智慧和我国古代机械工业的先进水平,适合作为机械工程基础课等相关课程的思政素材。再如,西沙海战中的389舰的主机连杆陈列展品,可作为机械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素材,既可让学员对连杆这一典型机械构件建立起直观的认知,又可联系389舰的英勇战斗事迹,激励学员传承和发扬先辈们的战斗精神,努力担当强军重任。总而言之,教员要有将日常见闻与思政元素相结合的敏感性,做善于发现的“有心人”。

(四)联系知识的工程应用

近年来,应用型人才的培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应立足军校学员未来的工作岗位要求,加强对学员创新应用意识及能力的培养。留心关注专业前沿动态,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国家重大工程应用案例,激发学员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以机械工程基础课程为例,在介绍齿轮齿条机构时,适时引入我国首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齿轨列车在四川资阳成功下线的案例,激发学员对课程知识加以创新应用的意识,使学员真切感受到国家发展建设的辉煌成就。

(五)注重身教垂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合格的教师应该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除了要有扎实的学识和教学能力,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师风师德。在軍校学习期间,学员大部分时间要与教员相处,且对教员有着天然的“向师性”,不仅向教员学习知识和技能,还学习教员的为人处世之道。可以说,教员的“身体力行”是一种无形的思政元素。在师生相处过程中,教员通过以身垂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学员的观念。比如,课堂举例时,教员现身说法,以自身的相关经历来教育和引导学员可能更具说服力;再者,教员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教学,引导学员端正职业态度,在未来岗位上做到爱岗敬业,在实践中建功立业。

四、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

课程思政教学具有潜隐性,强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政元素“基因式”地融入专业教学中[7]。然而,在实际授课中,融入生硬的问题依旧是制约课程思政充分发挥其育人实效的主要因素。和知识传授一样,课程思政只有经过教员的精心设计加工,并以灵活适合的方式方法呈现在课堂上,才能被学员有效吸收,从而发挥其育人效果。

(一)避免“灌输式”思政,注意“点到为止”

根据实践经验,有时只需要将思政元素合理地引入课堂讲授内容,就能达到较好的思政效果,如果过度解读,可能适得其反。以机械工程基础课程为例,在介绍曲柄摇杆机构的功能应用时,播放一条网络视频,即孝顺的儿子利用曲柄摇杆机构自制电动手摇扇为老父亲消暑解闷。学员在掌握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自然而然地从视频中感受到创新应用的价值魅力,感受到“孝亲敬长”传统美德的美好,课程思政教育尽在不言中。再如,介绍“铰链”这一典型机械连接形式时,展示新闻公布的“战备训练一等功”奖章实物照片,新式军功章的主章和副章之间就是通过铰链实现连接的,透过军功章,在使学员对课程知识建立直观认知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激发他们树立建功立业的意识。总之,要避免“灌输式”思政,教员在课堂上少讲“我们要”“我们应该”,多留给学员思考的空间,这样往往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避免“空谈式”思政,注意“落实落地”

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仅针对思政元素泛泛而谈,而没有与课堂知识密切相关的具体案例、明确的素材作为支撑,难以在学员心里留下深刻印象,思政效果往往收效甚微。以机械工程基础课程为例,在学习齿轮时,可以凸显我国科技与制造水平的先进性,拓展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齿轮的国家之一,其使用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汉朝(随堂展示汉文帝陵出土的青铜齿轮实物图片),时至今日,我国在齿轮的研制领域仍保持领先的势头,如大连理工大学王立鼎院士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级精度基准标准齿轮,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空白。如此有理有据地开展课程思政,更能增强学员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五、结语

本文基于机械类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经验,对军校学科基础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思政元素挖掘及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等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军校学科基础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课程思政建设目前仍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要真正实现全方位的“大思政”格局,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还需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比如各门课程之间的课程思政体系协同设计、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价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 参 考 文 献 ]

[1] 成桂英.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三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9):67-70.

[2] 赵彦峻,赵国勇,葛文庆.机械工程学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 (9):190-191.

[3] 张大良.课程思政: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J].中国高教研究,2021(1):5-9.

[4] 胡国友.职业院校“机械基础”课程思政价值、困境与策略[J].池州学院学报,2022,36(4):133-13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6-05)[2023-05-26].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 html.

[6]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史:通史卷[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7] 张屹,方婷,龙湘云,等.高校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2,8(24):85-88.

[责任编辑:苏祎颖]

猜你喜欢

基础课程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自动控制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微课框架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生成之道
影响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动漫专业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自动控制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分析
抓住基础课程五要素,构建数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