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探究

2023-03-21管季

大学教育 2023年24期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价值观

管季

[摘 要]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是高校中文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的主要阵地,在提升学生整体文化素养、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明确课程思政的具体目标,避免用空话、套话来制订统一目标,而是用历史的、客观的、辩证的眼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挖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格局和胸怀。第二,选取教学篇目时,应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通过浅显的、通俗的篇目与经典篇目组合的方式,由浅入深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缩小或跨越“代沟”。第三,建立开放的评价体系,以生为本,强调知行合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通过师生交流的思想碰撞,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真正让课程思政深入人心,提升教学改革的效果。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价值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24-0097-05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中文专业本科学生的基础主干课程,也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的主要阵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内容不仅广泛出现在大学语文课等非中文专业的选修课程里,而且渗透在日常生活和网络媒体中,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塑造正确的价值观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发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武汉大学的陈国恩就曾指出:有一部分学生对文学经典不感兴趣,很少读甚至不读文学作品(在成人高校中这种情况更为突出);上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时不记笔记,听讲像听说书,能记住一些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几点结论已经算是不错了;到要交作业时,去网上下载,稍加拼接加工就可充数;期末考试前,借来同学的笔记复印,花几天时间学习,美之名曰恶补[1]。

在每人一部智能手机和网络娱乐化的现象很普遍的情况下,不少学生依赖电子产品,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动力不足,且缺乏基本的鉴赏力及人文情怀,容易被不良信息诱导。因此,加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一、明确课程思政的具体目标

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正处于全方位的探索阶段,同一门课程中不同篇目和章节的思政目标往往不同,实施起来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每个教师的不同个性和上课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思政教育效果。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因为思政教育本身难以量化,体现出因人而异的特点;二是具体篇目和章节的思政目标不够具体。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精神,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课程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文化这个概念本身又是极其宽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勤奋、善良、友爱、宽容、孝顺、节俭、诚实、坚毅、守信、忠诚等精神,分散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这就要求教师在《纲要》的指导下,将思政目标细分到每一个文段和细节中,而不是将所有教学内容都机械地套进某个目标。比如在讲授《雷雨》时,教师通常将周公馆视为封建主义的象征,將周朴园视为封建家长的代表,总的思政目标是“批判封建家长制度”。然而,如果将所有的情节都往这个目标上套,理解就未免过于单一。对于周朴园的形象通常有两种解读:其一,周朴园是一个封建家长,利用权力压迫繁漪,扭曲其人性;其二,周朴园是一个对爱情婚姻无责任感、软弱的男人,他不过就是不爱繁漪罢了,当然,也未必真爱鲁侍萍。正如曹禺所言,他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2]。但这样的周朴园毕竟有了人情味,与第一种解读的形象产生了方向上的偏离。他之所以对繁漪进行压迫,甚至害得上一任妻子郁郁而终,两任妻子都没有获得幸福,根本原因反而是他对鲁侍萍有情。这样一来,解读的关键就在于周朴园对鲁侍萍到底是什么样的感情,而这又是另一个深层的人性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引入“爱情婚姻的责任感”这个思政目标。可见,思政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很大程度取决于如何理解文学选段,以及如何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地向下深挖,提出不同的可能性,让人物的行为逻辑自洽。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文本的解读语境发生了变化,灵活调整思政目标就显得尤为必要。比如莫言的《蛙》,在若干年前是一部批判现实的力作,但在已经放开三孩政策的今天,小说中的政策批判价值就降低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历史的思考,这时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当学生学会将现实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放到历史中去解读,就会发现历史的进步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矛盾总是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正如小说主人公在服从上级命令和保护生命之间苦苦纠结一样,对于政策的坚决服从与支持,这在当时也是一种必要与正确。历史的悲剧总是惊人相似,它不是简单的正确和错误的对决,不是人性与兽性的较量,而是正确和正确之间、善与善之间的博弈。类似作品的具体思政目标就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层面:一方面,对人性本身进行凝视,探讨主人公如何在高压政策之下仍然保持人性的光辉;另一方面,从历史的高度看待问题,拉长时间线,看到历史不断进步的过程,增强学生对唯物辩证法的认同。在这种历史视角下,很多作品的解读都是可以商榷甚至改写的。比如陈思和曾指出,鲁迅那个时代有作家认为拒绝现代生活是落后保守的民族劣根性[3]。将时间线拉长到百年后的今天,就能发现这种在当时属于激进的观点是失之偏颇的。

用历史的眼光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客观解读现当代文学作品,掌握评价作品的正确思维方法尤为重要。正如某些学者所言,应尽量还原文学创作的历史现场和历史意义,在不违背文学历史事实的前提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应内容自然对接或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刻启示性材料[4]。历史本身意味着变化,尤其是在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当下,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抵御负面思潮的消极影响。比如,在讲《人生》中高加林的命运时,学生会联想到孔乙己的长衫,继而又会想到“躺平”。试想,如果大部分学生都持“躺平论”,教师又如何能安然地在讲台上宣扬奋斗精神呢?思政目标的合理调整,意味着把学生的每一个疑问和文本中的细节讲深讲透,不是回避问题而是深挖问题。比如“躺平”需要哪些客观条件?学生大多只能想到“有钱”。此时,教师可对“躺平”提出以下前提:首先,国家几十年持续强盛,就业轻松,养老金不亏空,人口出生率要足够高,没有战争和动乱;其次,为了维持便捷生活,能源价格不能过度上涨,移动、电信等通信公司平稳运行,外卖平台和餐馆能满足正常需求;再次,在物价平稳的同时,家人不能生重病,医保更人性化,养老服务优质、价格低廉。

很明显,实现这些前提都有赖于国家的强盛和社会的和平安宁,国家的发展状况与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医疗、养老、社保、生育、就业等问题实际上需要调动社会资源,只有对从政策制度到管理实践进行调整,才有让人们“躺平”的社会基础,而思考这些社会问题本身也是一种行动。这样开展教学就在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思政目标也能轻而易举地达到了。可见,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并不是将大道理摆在台面,而是可以用历史的、客观的、辩证的眼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挖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格局和胸怀。

二、以激发兴趣为主的篇目选择

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难点就是学生没阅读过相关原著,“文学院的在校学生中,很少有人完整地读过10本以上的文学名著”[5]。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乏为了应付考试而阅读作品原著的学生,也不乏考过之后就将其抛诸脑后的学生。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篇目选择是否可以进行一次自下而上的改革,将选择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这是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问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发展时间虽然较短,但已经有过经典化的历程,教材选取的作家和篇目都是较为固定的。除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等耳熟能详的现代大家,还有莫言、余华、贾平凹、路遥、汪曾祺、王蒙、王安忆、韩少功、苏童、铁凝、王小波、阎连科、毕飞宇、刘震云、迟子建等当代名家坐镇。然而,在针对大一新生的问卷调查中,有超过50%的学生选择“网络文学”作为青睐的阅读对象;在回答“你认为哪些作品可以成为当代经典”的问题时,相当数量的学生提名了《三体》;学生更喜欢阅读与评论的是《云边有个小卖部》《皮囊》等当下流行的畅销作品。

不得不承认,想要扭转大众及刚进入专业门槛的大学生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印象和阅读兴趣是极为困难的。兴趣与专业似乎不可调和——是继续保持学术的高深莫测,还是做一个接地气的读者,是摆在每个文科教师面前的艰难选项。教学内容为通俗文学意味着向市场和大众口味妥协,但一味讲授严肃文学,会让学生失去听课兴趣,更别谈思政教育的效果了。有学者指出,学生的情绪品质培养对教育而言十分重要,有的高校在思政教育中的情绪品质培养方面往往缺乏顶层设计,没有结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情感需求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导致教育效果不明显[6]。因此,在照顾学生的情绪与专业知识的传授之间,必须掌握一个合理的平衡。

对于这个难题,其实可以采取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在用兴趣打开学生的思维之后,引导他们进入专业领域。在导入的时候,可先选择学生喜爱的作家作品,再从作品中深度挖掘其文学价值。在讲到经典作家时,可以先用其浅显易懂的作品来导入,然后引入其深刻的作品。比如讲到鲁迅时,可以先不讲《阿Q正传》,而选择故事情节性较强的《伤逝》,通过询问学生“你们知道那个年代的女性私奔以后的生活嗎?”这一问题引导他们代入现实,由爱情和婚姻话题导入课程。再比如,《三体》也是一部很好的导入作品,教师通过“如何看待程心的‘圣母病”这一问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然后导入当代文学中对“圣母病”的描写和不同作家的处理方法。比如铁凝的《大浴女》中,俞大声认为所有庙宇和所有圣地都抵不上单单一个人的生命[7],这是否也是一种“圣母病”?针对这个观点展开探讨,让学生在生命的价值和信仰之间开始辩证思考,得出有些东西如国家荣誉、道德和正义等有时比生命更珍贵的结论。这样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是非常有效果的。

有些网络文学作品也可以用在现当代文学史的讲解中。比如《甄嬛传》与《如懿传》的风格大相径庭,一个是女性“上位”,另一个是女性对婚姻的拒绝,哪个比较符合当下的价值观?由此探讨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女性对婚姻的姿态。教师可以从《祝福》《离婚》,到《为奴隶的母亲》《春阳》,再到《金锁记》《围城》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女性对婚姻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反抗再到功利化,而这其实也是一条女性解放与异化之路。师生通过解读作品也会发现,甄嬛与葛薇龙、葛薇龙与王琦瑶、爱姑与甄嬛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在走到某一个分界点之后,女性的独立就停滞了。女性不再是传统礼教的奴隶,而成了金钱、地位或者感情的奴隶。回到鲁迅的那个“娜拉走后怎样”的著名论断,学生也能够恍然大悟,理解鲁迅在那个时代的前瞻眼光,从而理解现当代文学史发展中关于女性命运的侧面线索。总之,用学生感兴趣的作品,将文学史的某一脉络联系起来,也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教学手段。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不仅在篇目的选择上要照顾学生的兴趣,还要从各方面联系现实,尽量缩小和跨越“代沟”。有些学者也进行了使用网络语言的尝试,如使用表情包、流行语等,这些表达方式具有很强的概括性、生动性,对文学形象、文学叙事具有一定的概括功能,能帮助学生迅速抓住文学形象、文学叙事某一方面的突出特征[8]。需要注意的是,在思政教育上,教师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梳理作品的审美价值和人文情怀,对于流行作品和流行语言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被娱乐所裹挟。娱乐与思政,看似代表了教育的两种倾向,但其实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结合。正如雷达所说,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体现在作品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中,这种意识和情感可以带有抗辩性、悲剧性、批判性并且充满怀疑精神,以至于陷入迷茫也不要紧,因为它是文学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从哲学上讲是站不住脚的,但从文学上讲就非常有理[9]。就这个角度而言,现当代文学的教育从来就不是为了追求一种统一的价值观,而是在人的尺度上,适当理解现代人的彷徨、迷惘,被物欲所裹挟的痛苦,以及对生活的其他感悟。因此,通俗文学中不仅包含思政元素,而且可能对当下有启示意义。娱乐主题作品中总是渗透着当下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它作为天然的思政教材,与严肃文学的人文精神互为补充,对于促进学生与教师共情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建立开放的课程评价体系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评价体系已经经历了评价话语体系和考核目标固定化的过程。考试对学生来说似乎已经成了一项技术性工作,他们在网络上随时可以搜到的大量经典考题,从中总能找到背诵的重点。即使是较为主观的题目,也无非就是看看作品、记住情节就可以通过考试。然而,学生真正想要的认同感、提升感似乎并没有在这种技术性的学习中出现,思政教育的目标也就难以真正实现。应当如何利用学习成果评价真正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还要从加强课程学习多维能力评价体系的建设入手(见图1)。

一个真正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一定是符合所属学科实际和学习规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评价应指向课程核心能力——写作能力。然而部分高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忽略了这一点,把它作为一门以知识记忆为主的课程。当然,这也与学生的学习积累有限有关。正如前文所述,学生还处在读不到10本文学名著的入门级水平,怎么能要求他们融会贯通、写出好文章来呢?现实制约了课程评价体系建设和实施效果的提升,也为教学带来了挑战。寻找一种循序渐进、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的学习评价标准,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这种标准的建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强调阅读和写作习惯的养成

所谓“勤能补拙”,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的养成,对中文专业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课内外的自由文学创作,并将其相关表现加入平时成绩的评分标准中,增强喜欢写作的学生的成就感和认同感。此外,课堂笔记也能反映出学生的认真程度。如果将这些平时忽略的细节纳入整体评价体系中,就能让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的勤奋体现在学习成绩上,将思政教育融入具体的日常学习行为引导中。

(二)丰富课堂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在这个多媒体时代,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早已不是听、读、寫、记的传统方式。排演一出舞台剧、举办一场辩论赛、制作一个小视频、编一个小段子、创作或演唱一首歌曲,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更为新奇的体验。在他们动脑筋将文学作品内容与这些形式相结合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将这些富有创意的形式纳入考核体系,对学生也是一种激励和肯定。

(三)对学生的评价要始终持开放的态度,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课程评价既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包括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后者是思政教育是否真正深入人心的具体评价。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对学生的评价持开放的态度,是教师提升教学效果的措施。开放的态度意味着教师既能够接纳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从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又能够接纳学生对作品的不同理解,不以“一刀切”的标准来判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同一个作品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角度,只要学生能发掘出作品的真、善、美、正义、坚持、爱等闪光点,就会有思政教育效果。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和思维碰撞中,自己的人格也会得到丰富和完善。

当然,采取形式过于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反而有可能增加学生的负担,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对学生而言,如果忽略了对知识领域的深耕,会与课程学习目标背道而驰;对教师而言,过度在意学生的评价也会给教师带来较为沉重的精神压力。真正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措施,目标都应该回归到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上,让学生学会思考,而不是为了得高分去学习。建立一种开放的课程评价体系,不只意味着教学手段的变革,更是要培养一种包容的价值观。

总而言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一种充满历史意蕴与人性关怀的文学形态,其精神脉络是推动“人”的发现、觉醒与解放,其思想主流是发展和深入“人”的现代意识,因此,其内在灵魂正是人文精神[10]。把握住人文精神这个内核,也就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连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连通了去往学生内心的路径。培养人文精神有时不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教育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对现实的观察、批判、理解和接受来实现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诞生在国家满目疮痍的20世纪初,一群仁人志士振臂高呼,并历尽艰辛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经过血与泪的洗礼,一百年后,中华民族终于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高校教师,“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答案也就显而易见——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国恩.近年来武汉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4):270-282.

[2] 王育生.曹禺谈《雷雨》[J].人民戏剧,1979(3):40-47.

[3] 陈思和.有关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文学评论,2016(6):152-161.

[4] 陈一军.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8(5):48-52.

[5] 张玲玲.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9):45-46.

[6] 崔朋飞,孙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优良情绪品质培育的路径探析[J].大学教育,2023(3):90-92.

[7] 铁凝.大浴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

[8] 杨柳,李斐.代际差异视野下现当代文学教学路径探究[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1-5.

[9] 雷达.现当代文学是一个整体[J].当代作家评论,2005(2):4-18.

[10] 陈红旗.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82-85.

[责任编辑:林志恒]

猜你喜欢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民俗学意识表达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