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电子教材教参平台建设

2023-02-24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教参图书馆教材

魏 欣

(北京联合大学 图书馆,北京 100101)

引言

在高校教学中,教学参考资料具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是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资源。图书馆是高校不可缺少的功能场所,对教学参考资源进行有效的获取、分析、整合、存储及借阅,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应用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同时促进了电子资源的激增,而基数庞大的电子资源包含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参考资料。高校图书馆通过建设电子教材教参平台,能够对大量的教学参考资料进行有效吸收和整合,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与教师的教学参考资料阅读需求,又能有效创新并完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体系。

一、电子教材教参的基本含义

所谓电子教材教参,即信息化、电子化的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源,就是通过信息处理、数据加工等方式将原本纸质的教材与参考资料转变为电子化、信息化形式的教育教学参考资源。现阶段,各高校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教学课程设置基本上是相对稳定的,这就造成了学生会在比较集中的某个时间段(例如期中或期末)内借阅与自己相关的专业教学书籍与资料[1],这样会使教材与参考书籍的使用、借阅呈现周期性变化。当前,高校图书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馆内的纸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及其复本的数量无法满足学生在某一时间段内的大量阅读需求。为了有效应对这一纸质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的借阅困境,各高校应在推进纸质教材教参电子化的同时,构建相应的借阅信息平台,以便更好地解决这一借阅难题。

二、建设电子教材教参借阅平台的意义

1.有利于各类资料的妥善保管。各高校通过建设电子教材教参借阅平台,对电子化的教材、参考资料、出版物、文献研究资料等实现了永久性的储存与保管,这样能实现对各类文献资源的合理化运用,从而提高图书馆馆藏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2.针对高校学生和教师的学习与教学而建立的电子教材教参信息资源平台,能够收录更多的教材教参资源,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教师的专业学习需求,从而有助于高校构建更深层次、更专业的知识服务机制,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学习、研究及教学活动的资料收集需求[2]。同时,可以对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与综合实力进行全面的展现,这样有助于高校优势专业与学科的建设,并促进高校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建立完善的教材教参平台,是对信息资源进行更深层次开发与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图书馆及相关部门必须结合自身的优势、特点及实际的教材教参借阅情况,对相关信息与资源进行全面了解后,再对自身的电子教材教参平台进行建设,这样才能使平台更加完善,从而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资源与信息共享。

三、当前高校电子教材教参平台的优势与缺陷

1.电子教材教参平台的优势。(1)有效解决了高校学生与教师各类资料的获取、借阅难题。对于大部分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而言,纸质教学参考资料相对较少,难以满足学生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的集中借阅需求。(2)平台的使用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教师在教学前,如果想要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与知识前熟悉一些内容及知识点,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平台上的教参等资源进行提前学习,以便为之后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3)平台以互联网为基础,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与束缚。学生与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在图书馆网页或小程序上自主下载并获取教学参考资源,避免只能在图书馆开放时间段内才能获得纸制版教学参考资源的局限。

2.当前电子教材教参平台的缺陷。近年来,因为电子阅读材料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能够快速满足读者的信息获取需求,因此电子资源的使用频率迅速提高。高校群体已经不再满足传统的图书馆资源服务,迫切需要建立网络电子平台,提供及时的知识与信息服务。这也说明当前高校图书馆面临非常紧迫的转型升级压力,教学资源应由原有的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促进资源载体转换为电子版本。另外,需要优化服务质量,将服务主导型模式转换为用户主导型模式,使服务内容、服务体制更加多元化和人性化,促使图书馆资源能够服务于师生。近年来,国内高校认识到了建设网络电子教材服务平台的重要性,因此大部分一流大学的图书馆建设了自己的教材平台。但是我国电子教材平台建设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电子资源获取管理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1)电子教材教参资源与实际教学需求不符,主要体现在电子教材教参资源在进行收集、整理时,缺少必要的系统规划,进而使平台内的资源对专业课程缺乏应有的针对性。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对教材教参资源进行筛选时与相关的专业教师缺乏有效沟通。同时,如果只根据课程与教材的属性进行教参资源收集,忽视了对课程的拓展,以及高校制订的学生培养方案只是简单地对现有资源进行电子化处理,就会导致教参平台的实际应用效果无法达到预期。(2)教材教参平台的功能仍需进一步提升[3]。当前,一些高校图书馆的教材教参平台的检索方式较为单一,并且只能根据专业选择教参资源,无法利用作者、文献名称、刊名及关键词等进行针对性检索和目的性检索。

四、建设高校图书馆电子教材教参平台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对平台内容的建设。现阶段,各高校的电子教材教参系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就服务形式而言,电子教材教参所囊括的服务内容要比纸质教参更为广泛、全面,其中较为常见的形式有电子教材、教学课件、期刊论文等。这些资源的主要获取渠道为自购数据库或开放资源,对于没有电子版的教材教参资源,则需要对其进行数字化加工与处理。在教参平台内部,这类资源大部分以链接的形式存在,实际能够利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极少,同时课件资料难以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因此,在对高校图书馆的电子教材教参平台进行建设时,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加强对平台内容的建设与丰富,以便构建多元化的电子教材教参平台体系。

各高校在建设电子教材教参平台时,可以与一些数字资源供应商进行合作,并在原有的平台上快速建立起与课程相关的电子教材教参体系[4]。在进行内容建设时,不仅需要对常规的、易获取的资源进行整合处理,还要增加一些开放资源及限时免费资源。此外,针对一些较难获取的优质电子教材教参资源,应以尊重知识产权为前提,对相应的纸质教材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处理,以便更好地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同时,要注意教参资源的类型多样化,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规划、大纲、讲义、思维导图等,或是新型的电子教学资源,如微课、慕课等。当平台获取到上述资源后,图书馆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重新整理与加工,以便教参资料能够被更加高效地运用。

2.平台应与高校的在线教学对接。现阶段,大部分高校都已增设了在线教学,并提供了相应的电子教材教参服务,但是由于一些高校的在线教学由图书馆与教务部门分别进行管理,导致教参资料与相应教学课程的关联度不够,无法充分、有效地运用教参资料,进而无法获得理想的在线教学效果。因此,电子教材教参平台应积极与校内在线教学进行对接,使学生、教师可以在课程页面中方便、快捷地获取课程的电子教参资源,以便实现教学信息与教参资源的实时互通,更好地满足学生与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获取需求,从而发挥电子教材教参的真正作用。此外,要建立有效的教参资源评价与反馈机制。在平台与高校在线教学进行对接时,应注意在电子教参资源相关的在线课程下搭建可供师生进行及时交流与反馈的平台,以便在促进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提高效率的同时,对电子教参的内容及其他与课程相关的教学书籍、信息资料进行评价。教参平台应及时对相关的评价进行反馈,使电子教材教参平台得到更完善的建设。图书馆还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科研进度对教参资源进行周期更新。除了个别经典资源之外,绝大部分资源需要面临周期更新,因此,可以直接将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嵌入电子教材服务平台,教师勾选检索目录后自动生成教参资源需求清单,满足教师的教参资源使用需求,提高教材资源的匹配准确率。平台负责人需要保障教参使用更新申请的及时受理,确保教参资源与课程需求紧密结合,提高教参平台对高校教学科研的服务质量。

3.定期推送电子教材教参专题。为了进一步满足学生与教师对电子教材教参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高校图书馆应多角度、全方位地获取电子教材教参资源,并对其进行科学整理。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向高校师生定期推送专题资源,借此使学生与教师更加了解平台上的资源。首先,平台可以充分利用各项技术与手段,对已拥有的电子教参资源进行全面整理与加工,以便对其中的内容与价值进行更为深入的挖掘。同时,要对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与推送,保证其在平台上能够被正常使用。其次,要时刻关注数字资源供应商、出版社及相关单位的免费教参资源信息,并对其进行及时整理与汇总推送,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与教师获取资源的效率。最后,在对电子教材教参专题进行定期推送时,要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文献精准化传递功能,使教参平台提供的服务更为全面。

4.建立长效的平台发展机制。(1)高校图书馆与教务部门之间需要建立完善、有效的合作机制。图书馆根据教务部门制订的教学方案,提供相应的教参资源服务,同时,教务部门应配合图书馆对教材、教参等书目信息及时更新与完善。此外,平台应建立与教学相关的资源查询体系,以便学生在查询教参资源时能够及时向教师反馈查询信息,还可以开展电子教材教参的定制服务,更好地满足学生与教师的教参资源需求。教参平台的资源数量、质量应与高校教学科研活动建设现状成正比,有效发挥电子教材平台的服务性和覆盖面。同时,可以构建集成化服务,即以电子教参平台为基础,将校本书刊、影像资料作为教学辅助材料上传至教参服务平台,加强知识体系的无缝连接,建立一站式服务电子教参平台,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满足个性化和边缘化学科的教学需求,有效提高教参平台对高校教育活动的促进作用和服务价值。(2)促进高校教材教参平台与具有特色的信息资源自建库(如学位论文库、校内机构信息库)等系统进行有效对接,以便为高校师生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资源服务。此外,教材教参平台应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或教师的平台使用情况,以便向其提供更加精准的资源推荐服务[5]。(3)采取各类有效方式保证版权保护得到有效落实,例如设置仅供校园网络或校内学生与教师所使用的VPN,或是规定教参资源仅供相关教学课程的教师与学生使用,或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逐步开放教参资源。

5.拓展资源获取渠道。(1)教参平台的资料除了教师指定的教学参考书、教学资料外,还需要根据学科特点扩展资料的收取范围,同时要保证教材资料的前瞻性和全面性,以提高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竞争力。(2)采用开放式教参资源收集制度,可以在高校图书馆内设立专门的教材资源申报活动,邀请教师、学生及其他社会群体进行教材资料的报送,提高教参平台的资源更新效率。(3)拓展视频资源。视频是当前教学过程中最为常用的教学资源,具有生动、立体的教学特点,因此,在电子教材平台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加强视频资源的录入。(4)课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资源也可作为教材资源录入教材平台,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并辅导学生学习,发挥各种教参资源的实际价值。

6.优化平台网络服务质量。(1)电子教参平台的管理需要与学校教务管理处有效对接,为教师提供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图书馆的相关负责人必须要加强电子教参平台的资源收集与整合,提高平台的服务性,为师生制定差异化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服务需求。(2)可以提供在线咨询服务。教参平台除了要保证教材资料的及时更新和完善外,还应为师生提供咨询服务,及时解答师生在教参平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电子教参平台的服务质量。(3)通过电子教参平台提供信息反馈渠道,及时获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为教参平台的整改更新提供方向。(4)制定个性化服务。针对高校教师、学生、科研成员等不同群体制定不同的教参服务板,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教参资源服务和人工咨询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提高教材平台对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促进作用。

结语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相关技术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得到了更为全面的应用。而高校对电子教材教参平台的建设,则是高校图书馆对自身读物形式的一种全新实践。这种全新的服务形式会打破传统图书馆的被动服务理念,同时主动为学生、教师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图书馆服务,这样有助于高校图书馆更为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作用与价值。

猜你喜欢

教参图书馆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图书馆
神秘的教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