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23-02-19许志剑杨帆郑照童民锋周格知袁坚列

浙江医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分级重症危险

许志剑 杨帆 郑照 童民锋 周格知 袁坚列

颅内动脉瘤是老年患者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首要病因,年发病率为3.6%~6%,破裂率(占动脉瘤人群)为1%~2%[1-2]。随着年龄增长,颅内动脉瘤发病率和破裂率有明显上升趋势[3-4]。重症动脉瘤老年患者由于常合并多系统基础疾病,因此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其诊治工作对于神经外科医师来说具有较大的挑战[5-6]。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12例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5年3月至2020年1月浙江大学附属金华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aSAH老年患者112例,其中男55例,女57例;年龄61~87(74.7±8.1)岁。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符合2012年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aSAH诊断标准[7],且经头颅CT血管成像(crani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破裂;(3)Hunt-Hess分级为Ⅲ~Ⅴ级。排除标准:(1)非动脉瘤性SAH,包括外伤性SAH或自发性SAH,但头颅CTA或DSA阴性;(2)入院后签字拒绝手术治疗,或术后72 h内放弃治疗者;(3)无法耐受手术者,或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凝血功能障碍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根据患者出院时或随访1~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进行疗效评价,分为预后良好组(Ⅳ~Ⅴ级)和预后不良组(Ⅰ~Ⅲ级)。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酗酒、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动脉瘤的位置、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和并发症因素(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新发脑梗死、癫痫、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共20个影响因素的差异,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症aSAH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症aSAH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预后及分组 112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3例,随访期间死亡5例,病死率为7.1%(8/112)。根据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43例(38.4%)和预后不良组69例(61.6%)。

2.2 影响重症aSAH老年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高血压比例、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手术时机和脑积水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性别、吸烟率、酗酒率、糖尿病比例、冠心病比例、高脂血症比例、动脉瘤的位置、手术方式、再出血比例、脑血管痉挛比例、新发脑梗死比例、癫痫比例、肺部感染比例和电解质紊乱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影响重症aSAH老年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例(%)]

2.3 影响重症aSAH老年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以预后为因变量(预后不良=1,预后良好=0),以上述有统计学差异的6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改良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均是重症aSAH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见表2。

表2 影响重症aSAH老年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患者aSAH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8],由于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呼吸和循环系统等基础疾病,重症aSAH老年患者的诊治具有挑战性。本研究通过分析影响重症aSAH老年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便指导治疗。

研究显示基础疾病与老年aSAH患者全因病死率有关,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肺功能障碍等疾病可不同程度地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而高血压、吸烟史和饮酒史则是颅内动脉瘤形成的危险因素,可显著增加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和破裂率,导致预后不良[9-11]。本研究112例重症aSAH患者中高血压患者预后良好率仅为20.5%(8/39),且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是重症aSAH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显示通过服用降颅内压药物可降低颅内动脉瘤发生率和破裂率,改善患者预后[12]。

目前普遍认为年龄是影响aSAH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显示aSAH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最佳界值为70岁,对于年龄>70岁的患者,无论动脉瘤分级如何,其预后良好率均低于30%[13-14]。本研究纳入的患者年龄均≥60岁,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年龄分别为(75.6±5.3)和(67.7±7.2)岁。本研究显示<70岁患者预后良好率为69.4%(25/36),70~<80岁患者为28.8%(15/52),≥80岁患者仅为 12.5%(3/24),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重症aSAH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患者更易出现预后不良,在治疗>70岁的重症aSAH患者时,应格外谨慎地评估手术的获益程度,同时应强调多模态检测基础上的集束化神经重症监护治疗。

本研究显示所有患者Hunt-Hess分级均≥Ⅲ级,多因素分析显示改良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均是重症aSAH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高级别Fisher分级患者往往SAH较多,后期脑积水发生率较高,可能影响预后。相比较于基于CT图像结果的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则更能反映神经系统损伤程度。笔者认为将Hunt-Hess分级与年龄相结合来评估判断预后更具有价值;对于Hunt-Hess分级Ⅲ级或<70岁的高分级(Hunt-Hess分级>Ⅲ级)的重症aSAH患者通过积极治疗,仍可取得良好的预后,而对于高龄(≥70岁)的高分级患者则应谨慎。

目前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开颅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治疗,且两者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差异[15],但缺乏针对重症aSAH老年患者的研究,其治疗方式没有明确的标准。本研究112例重症aSAH老年患者中,开颅夹闭47例,血管内介入65例,两组患者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脑积水是影响重症aSAH老年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但多因素分析未见统计学意义,治疗时应注重血性脑脊液的置换和脑脊液通路的开放。脑积水的发生可在急性期或慢性期,在充分评估后应尽早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综上所述,年龄、高血压、改良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均是重症aSAH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上述高风险患者时应格外谨慎,采用合理的个体化评估和治疗。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为单中心的回顾性分析,样本量偏小,随访时间较短,同时未将保守治疗患者纳入研究,尚需大样本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分级重症危险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喝水也会有危险
分级诊疗路难行?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拥挤的危险(三)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