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阶段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路与实现路径

2023-02-05孙晓曦王彦杰

关键词:河南县域高质量

孙晓曦,王彦杰

1.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1464;2.中国农业大学 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 100193

新发展阶段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必然选择,是培育新增长动力、重塑竞争优势的根本举措[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关于县域发展和县域治理的系列重要讲话,并作出了重大部署。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提出县域治理“三起来”,即“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2]。河南省历经多年实践探索出来的县域经济模式,已在兰考、长葛等落地生根,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基本经验,对河南乃至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2020年,河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2022年,河南省县域经济运行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再次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进一步明确了未来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县域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增长[3],有助于解决城乡就业,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4]。深入分析新发展格局下河南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有助于推动实施河南优势再造战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等“十大战略”。

河南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关键制约,如部分县域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绿色可持续发展、公共支出结构扭曲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5]。从空间分布来看,河南本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存在两极化现象[6];从根源上看,河南尚未跳出惯性思维和打破路径依赖。破解这些问题,必须增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思想自觉性,转变传统观念,开拓新视野,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鉴于此,本文拟以新发展阶段为背景,明晰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探究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梳理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期为推进河南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

一、新发展阶段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1.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河南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末,河南省乡村常住人口有423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2.94%。作为传统农业大省,“三农”问题一直是河南经济发展的短板,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大力提高农业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县域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城乡经济发展的平台和切入点。抓好县域经济发展,探索出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与规律,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载体,缩小城乡差距,加速技术、资本、土地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从而有效激活乡村振兴生产要素。

2.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河南形成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基础

县域经济具有完备的职能、完整的经济体系,又是工业与农业、农村与非农村居民、宏观与微观的连接点,为二、三产业提供生产要素保障,又为国际国内双循环提供商品和消费市场。河南县域经济具有较强的潜力和韧性,已由传统的高速增长阶段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尤其是在战略执行和招商引资方面,河南逐步建成一批县域园区、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为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拉动消费和扩大内需,便于根据行业发展需要而形成相应的产业集聚。因此,县域经济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打造河南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重要基础。

3.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河南对“三起来”重大要求的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县域治理专门提出“三起来”重大要求,县域作为城市群、都市圈和乡村之间的连接区域,能够打通“三起来”之间的连接通道,形成新的战略举措,能够保证“三起来”县域治理重大要求得到贯彻执行。县域部门要精准培养产业专业技术型人才,创新政府主导和社会平台主导的融资模式,完善农业生产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的要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推动产业升级,有利于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能够带动就业,提高农村人口收入水平;能够实现城镇与乡村错位发展,促进两者融合;能够贯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能够提高城乡居民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推动“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要求的落实。

二、新发展阶段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

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是透视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状态的关键视角[7]。在新发展格局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暴露出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需要从体制机制、新型城镇化、新技术融合等方面着手,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8]。

1.推进县域经济体制创新发展

近年来,我国体制改革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表明,只有对市场体制进行变革,才能够打破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全面激活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首先,县域党政机关需要落实好“只跑一次”和“多证合一”等市场体制改革措施,把简政放权落到实处;其次,积极探索小县联合设市,力争撤县设市,把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再次,县域部门仍然需要把握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之间的有效衔接,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守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

2.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机制

(1)打造县域经济绿色发展机制

河南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豫西和豫北部分县域地区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但同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和“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县域经济必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积极向绿色循环经济转型。首先,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整个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倡导城乡居民绿色生活消费观念,形成低碳节约型的社会风气;其次,要大力推广和应用绿色技术,升级改造传统企业生产技术;再次,要强化县域管理,构建坚实的区域生态网络,提高环境承载力。

(2)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

河南作为我国人口大省,县域地区拥有一半以上的常住人口。首先,应构建城乡资源要素顺畅流动机制,推进县城和农村之间要素的自由流动;其次,应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按照新时代公民实际需求创新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缩小农村和县城之间公共服务的差距;再次,应创新农村社会事业服务机制,继续夯实农村基础教育,保障基层医疗需求,不断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3)创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素投入机制

要充分发挥市场、政府、社会和企业的特有功能和作用,以市场为引导,以政府为推动力,以企业和社会为主力,创新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投入机制,破除资金、技术、人力、管理和数据等要素方面的障碍,为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下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3.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推进新型城镇化,以解决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和就地就近就业为核心,已成为当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首先,应加快河南县域产业布局调整,达到提产扩容的效果,增加就业岗位;其次,应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发挥产业集聚区效应,促进生产要素向集聚区集中,带动县域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再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县级行政单位可以实施灵活落户试点政策,即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后可返迁回农村,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4.创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县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发展的基本支撑[9]。随着“互联网+”和5G的迅速发展,县域必须以数字技术为载体,在新兴产业方面换道超车,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推进县域工业智慧化建设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化的发展,县域工业经济必须转型升级,向新型工业化迈进。首先,应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智慧工业集聚区建设,实现有限资源的高效配置,省级部门可以尝试认定和推行一批智慧工业集聚示范区;其次,各县域应积极落实和承接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优秀成果,紧抓产业转移这个“牛鼻子”;再次,应立足各县域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提升县域产业梯度,带动本地工业智慧化发展。

(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4以上的小麦,连续多年粮食生产在1300亿斤以上,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10]。然而河南农业现代化水平还不高,农业智慧化程度偏低。各县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其一,落实国家关于标准农田建设的相关要求;其二,积极与农业类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定向培养现代农业人才;其三,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推广多种合作模式,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三、新发展阶段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新发展阶段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模式主要有智慧工业主导型、现代农业主导型和现代经济+智慧工业主导型。其中,智慧工业发展模式为主导模式,现代经济+智慧工业发展模式为主流模式。目前,部分县市已经开始在工业经济的基础上延伸至现代经济,符合河南省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发展目标。

1.智慧工业主导型

智慧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以特色化、数字化、专业化和集群化为发展方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格局,主要代表县域有巩义市、义马市、长垣市等。近年来,河南县域智慧工业发展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大部分县域工业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明显提高。例如,巩义市和义马市等在原有的工业基础上融入数字化技术,向智慧工业迈进,提高了生产效率,延长了产业链。巩义市以煤炭资源为核心,先后建立了机械工业园区、耐火材料工业园区、电线电缆工业园区,由传统工业结构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产业范围延伸到水泥、耐火材料、有色金属冶炼等产业。此外,智慧工业主导型发展模式具有城镇化率高、产业集聚等特点。河南部分县域工业发展基础良好,依据地方资源禀赋和经济特色,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集群。例如,长垣市利用数字化发展模式,推进起重机械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长垣市还拥有医疗器材制造等优势,被誉为“中国防腐之乡”。智慧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培育县域经济工业特色产业集群

产业兴旺是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路径。随着河南县域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普遍化和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在调整工业产业布局时,应与产业链、供应链相结合,积极发展配套产业,根据地区资源优势,打造县域经济工业特色产业集群。另外,各县域地区应建设好智慧产业园、研发基地、工业园和开发区等,突出特色优势,实现技术创新引导,增强品牌效应,提高县域经济工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出台精准帮扶政策

产业要发展,政策需先行。为了加快河南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政府部门应在招商引资、技术创新、税收优惠、高新技术企业培训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推动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化发展,促进跨区域产业承接与合作,对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出台精准帮扶政策。在普遍政策的基础上,应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出台适应性强的政策,切实让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及时得到帮扶,使之逐步成为县域名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3)创新智慧工业发展机制

产业集聚区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改革创新、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南县域地区应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积极融入“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是智慧工业的发展关键点,县域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创新资金和人力投入的支持力度,营造创新氛围,把科技创新贯穿于整个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新智慧工业发展机制;落实好土地改革制度,以节约为原则,合理规划使用土地,保障智慧工业经济发展的土地需求;创新工业用地转让和质押制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4)完善工业产品质量和环境监管体系

各县域在进行布局、建设和运营时,务必遵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和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严防出现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利益的情况发生。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严格把控质量监管,杜绝“三无”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发展理念,县域行政部门应监督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做到环保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2.现代农业主导型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发展依旧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现代农业的目标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经营合作社为依托,通过互联网技术把种植、生产、粗加工、精加工、销售融为一体,创新龙头企业合作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打破传统的市场制度,发挥社会力量带动作用。该发展模式的主要代表县域有临颍县、鄢陵县等。临颍县建立了辣椒现代农业产业园,把育种端、种植端和流通端串联起来,形成了辣椒全链条产业体系。临颍县还拥有7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230个专业合作社,已建成小麦粗细加工和无公害蔬菜基地,依托现代农业培育临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11]。鄢陵县被誉为“中国花木之乡”,也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连续多年举办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创立了鄢陵腊梅等“农”字号招牌,逐步形成了花木产业、生态旅游产业等特色高质量发展模式。鄢陵县依托花木优势资源,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主导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分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可为乡村振兴提供载体和依托,从而彻底激活乡村振兴生产要素。应将各县(市、区)划分为示范引领县、整体推进县、巩固提升县,分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首先,应继续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工作,巩固好贫困县摘帽的成果;其次,应全面释放农村生产要素,全面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再次,应以产业为基础,加大“引才回乡和留才在乡”政策的执行力度,为乡村振兴打好人才牌奠定坚实基础。

(2)提高“三农”信息化水平

针对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空心村现象频出、信息技术难以大规模普及,以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问题,河南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继续提高电脑、智能手机、网络宽带的入户率,打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民及时获得农业、气象等信息。应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标准化农田的耕作效率,完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3)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在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应充分挖掘国内循环点,探索河南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与规律,将一般产业发展为特色产业,将特色产业发展为优势产业,延伸产业价值链。县域地区应依据自身自然生态、红色景点、特色农业、人文地理和休闲娱乐等,重点发展特色旅游,把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做到“无中生有、有中做大、优中做强”,切切实实走出一条特色旅游发展之路。同时,应做好旅游市场的营销策划,利用互联网传媒技术吸引游客。

(4)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河南县域部门应建立农业信息共享平台,把现有的乡级农业推广站充分利用起来,借助现代通信手段,利用微信公众号和APP对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指导,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实现农业生产的智慧化精细化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相关部门应相互配合,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农业部门应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向农民传递防治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等信息,对农民进行先进农业技术培训;气象部门应通过手机终端及时发布天气信息等,减少自然灾害和恶劣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现代经济+智慧工业主导型

现代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以互联网为载体,带动大量就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部分县域经济以智慧工业为基础,将现有产业延伸至现代新兴产业,主要代表县域有新郑市、灵宝市、中牟县、民权县等。电子商务涉及产业量大、覆盖面广,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1年12月,新郑市共拥有11个淘宝村,以及智慧电子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大型批发市场等[12]。新郑市围绕“一三九”目标路径,以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为依托,不断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园建设,促进航空物流业迅速发展,助推现代经济增长。自2019年民权县获批建设“河南省民权保税物流中心”以来,其与特色制冷产业协同发展,在县域经济上发力,扩大产业集聚效应,推动现代经济与智慧工业协同发展。灵宝市曾获得全国工业百强县市、2019年度中国最美县域、全省第一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等称号,主要从发展现代矮砧果园、金属制品,培育龙头工业企业等方面发展现代经济和智慧工业。现代经济+智慧工业复合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

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的代表性产业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河南县域地区电商发展以地方资源和特色农业为主。农产品具有标准低、保质期短、运输损耗大等特性,县域部门应重点扶持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冷链物流建设,注重品牌打造,制定统一标准,联合高校和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网购平台培养农产品电商人才。

(2)大力发展县域数字金融

资本要素约束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完善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能够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河南县域部门应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基础,借助网络支付等手段,开发出适合地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应完善农村数字金融服务体系,利用好土地改革、宅基地改革等政策,大胆创新传统贷款、质押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本并使之流转起来,让利于企,让利于民,真正解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资金需求问题。

(3)大力发展物流产业

交通和物流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河南部分县域的交通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现代物流水平不高。有关部门可以尝试建设一批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不同特色的现代物流示范产业园,引导县域依据高铁、公路、航空、水路等现有交通优势规划未来交通发展方向,加速推进县域物流集散中心建设。应厘清和整合运输、储存、装卸、保管、配送等物流环节资源,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物流园优势,为农业品和工业品销售、运输提供保障。

(4)大力创新人才机制

现代经济与智慧工业协同发展需要创新,而创新需要人才。为了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河南县域地区应提前制定人才需求规划,联合企业共建优越的硬件设施,为人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促进人才集聚,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应重点关注人才培养,实现人才本土化,充分发挥当地各级技术培训、教育进修机构作用,与高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为智慧工业发展和现代产业集聚不断提供创新人才。

四、结语

县域经济具有可重塑的发展地位、可挖掘的市场需求、可提升的供给质量、可培育的发展动能等特征。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能够加快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河南省应通过打造数字工业,实现县域工业制造智能化,创新工业发展模式,加快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应发展数字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因地制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实现新发展阶段河南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河南县域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出彩河南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