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育实务”课程“三化”教学改革实践

2023-01-31马玲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五心婴幼儿婴儿

马玲玲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2021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发布:当前我国0~3岁婴幼儿约4200万,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仅为5.5%左右。“孩子谁来带”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培养大批高素质婴幼儿照护人才,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保育实务”,正是根据社会需要、结合保育典型工作任务而开设的。本文提出进行“三化”教学改革,具体而言就是以项目任务为引领,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和信息化资源,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加强思想引领和职业素养培育。

一、“保育实务”课程的介绍

随着国家“三孩政策”的落地,“孩子谁来带”“如何高质量照护”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来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发展。我国对婴幼儿托育服务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当前幼儿高质量照护人才的供需矛盾突出。教育部已将幼儿照护作为“1+X”的考证项目之一。“保育实务”课程注重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该课程以“幼儿卫生与保健”与“幼儿心理发展指导”作为前导课程,在了解幼儿的身体发展特点及心理发展规律后,再开始本课程的学习。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0~3岁婴幼儿回应式照护的基本理念与具体操作方法,还要具备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及童心的“五心”职业精神,用回应式照护的思维对婴幼儿进行高质量照护。同时,我们将育婴员证书、“1+X”照护证书、全国职业院校早期教育比赛及岗位内容融入该课程的学习中,实现了“岗课证赛”的融通,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三化”教学改革思路

(一)项目化

《保育实务》教材往往以生长发育、体格锻炼、喂养照料等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进行编排[1],这种模式使得学生获取的知识点呈笼统的状态,缺乏对不同年龄段幼儿保育特点差异性的学习,导致学生在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具体保育工作时常常感到束手无策,无法适应真实岗位的需求。针对这一现象,通过调查走访,掌握了解了实际工作中的幼儿保育岗位要求,对接实际岗位需求,以0~3岁婴幼儿的成长阶段及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托育机构班型的设置进行划分,将课程内容提炼概括为四个项目,并在每个项目中融入幼儿保育的必备知识点。四个项目分别为:0~6个月的婴儿回应式照护、7~12个月乳儿班回应式照护、12~24个月托小班回应式照护、25~26个月托大班回应式照护,让学生经历这四个阶段的保育照护任务。在每个项目内设置进餐照护、睡眠照护、如厕照护等,学生能着重掌握婴幼儿在这四个年龄段中所需掌握的保育照护的技能技巧及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保育照护能力。

四个项目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能力特点,从单独照护到在照护的基础上关注幼儿独立性、自主性、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四个项目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以项目任务中的如厕照护为例,在第一个项目中,学生要掌握回应式换尿布的程序与方法;在第二个项目中,学生要能捕捉到换尿布的信号,及时更换尿布,并保持幼儿臀部和身体的干爽清洁;在第三个项目中,学生不但要照护如厕,还要鼓励幼儿及时表达大小便的需求,从而帮助幼儿形成一定的排便规律,逐渐学会自己坐便盆;在第四个项目中,在前面照护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幼儿主动如厕。这样学生在四个项目任务的学习中,经历了四个阶段婴幼儿的照护工作,可以提升自身应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保育实践能力。

(二)思政化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的从业对象是幼儿,他们的思想政治道德、职业素养关系到祖国花朵的未来,解决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核心课程相融合的问题意义重大。虽然该课程自带思想政治因子,但是在教学时需要改变教育与育人“两张皮”的现象,为此我们的团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究。首先,我们秉承“立德树人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指导思想,依据专业培养目标,通过企业专家访谈会、问卷调查、集体研讨,归纳出“保育实务”课程的思政元素,包括爱心、耐心、细心、童心与责任心的“五心”,以及职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益求精、以童为本、文化自信、勇于创新、劳动精神等。其次,在修订教学大纲的过程中,针对学生未来岗位、课程思政教育、专业知识引导等方面的要求,制定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和教学方法,以及相应的教学成效评价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在每一个项目任务中嵌入思政元素,在任务的布置、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将学生的爱心、耐心、细心、童心、责任心等思政元素融入其中。课程不仅注重学生照护技能的学习,还注重培养学生尊重儿童、科学照护的保育态度,让思想政治浸润心灵,“五心”职业素养入脑入心。

(三)信息化

本课程借助金课坊、多媒体、班级QQ群、小组群、智能仿真娃娃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课前学习分为要点先知与思想政治导入两个部分。在要点先知中,学生通过金课坊线上平台自学教师拍摄的微课程,学习部分基础知识内容及操作环节,通过线上测试检查学习的情况。思想政治导入部分则是学习具有思政元素的案例或优秀事迹等,然后师生、生生进行互动讨论。

课上有信息化技术的签到、抢答与点答,以及讨论区、小组互评等功能,这些都增强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多向的互动和学习模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能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同时,仿真模拟婴儿系统的信息赋能可以解决实训的困境,增强操作技能的练习与巩固。

课后线上平台可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求,基础弱的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知识的复习强化;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进行相关内容的拓展与深化;小组间还可以针对课堂的操作练习情况再次优化活动方案。

总之,信息化改革从建设、组织、运行等方面打破了传统课堂面授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在学习时间上,从原先的课堂学习向课前、课后延伸;在空间上,将课堂从教室拓展到宿舍、图书馆、家中等,提高了学习效率。通过信息化平台数据的处理,对学生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的全过程进行信息采集,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三、“三化”教学改革示例

(一)项目化课程组织

本课程共有四个项目,我们以项目一——0~6个月的婴儿回应式照护为例进行分析。根据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结合幼儿的生长特点,将项目一分解成6个子任务,即判断需求、喂奶拍嗝、更换尿布、睡眠照护、沐浴抚触、综合照护,每个子任务的教学内容、学时安排与考核评价见表1。首先,学生结合课前自学照护婴儿喂奶拍嗝的微课,初步尝试对仿真婴儿进行喂奶拍嗝的照护,并上传照护视频,然后进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其次,在课中导学部分,教师先根据学生在课前对仿真婴儿喂奶时奶瓶摆放的角度及拍嗝的位置、手法、力度等易错点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回应式喂奶与拍嗝操作的程序与规范,并进行示范,通过说明背后的缘由,学生深刻理解了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可巩固操作喂奶、拍嗝的照护。最后,学生结合视频中0~6个月婴儿的动态表现判断婴儿的需求,进行进阶的喂奶、拍嗝照护。在整个任务实施的过程中,以学生照护婴儿的实际操练为主,教师负责发布任务、点评任务、示范讲解、总结答疑、考核评价等。

表1 “0~6个月婴儿回应式照护”的教学内容与考核评价设置

(二)思政化教学融入

婴儿的照护需要照护者具有极强的“五心”,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将“五心”精神与课程内容进行紧密结合。在设计课程时,对每个工作任务进行解构,将思想政治的知识点有机融入婴幼儿照护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学习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以项目一为例,将“五心”的职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行业使命感、团队合作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喂奶、拍嗝、更换尿布、沐浴、抚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模拟操作练习中,具体的思政元素及映射点内容见表2。此外,将思政元素融入照护婴儿的评价表中,学生在自评与互评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地关注“五心”职业精神的要求,更深层次地感知科学的照护技能及照护态度至关重要。

表2 思政元素及映射点

(三)信息化教学赋能

鉴于授课时数的限制,项目化教学所选取的典型案例无论多么典型总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信息化资源的补充则可以弥补这一缺憾[2]。

在项目一中安排了六个教学任务,还可以选择在婴儿心情不好、哭闹等不同情境下照护学习的资源。教师可以通过金课坊平台发布全国早期教育专业技能大赛的考核项目案例供学生进行操作练习,实行赛课融通。

信息化教学赋能教学不止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还体现在解决实训的困境上。依托智能仿真婴儿系统,教师将智能仿真婴儿设定为不同月龄、不同难度的照护任务,仿真婴儿为学生提供了非常真实的照护条件,可以模拟真实婴儿的需求,学生根据婴儿的哭声判断需求,进行照护。智能婴儿仿真模拟系统则会全程真实地记录学生的照护过程,形成评价报告,从客观的角度评价学生的照护行为。

结语

“三化”教学改革融合了多种教学改革理念,促进了课堂革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项目化教学使学生对0~3岁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保育照护有了全面、系统,以及阶段性和针对性的认识,增强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与应对能力。思政化教学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科学照护观,尤其是对“五心”职业精神与团队协助精神的培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信息化教学拓展了教学时空,让学生的学习从课堂走到课下,学生接受的信息更加多元化,增强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信息赋能解决了实训困难,也让教师对学生个体和总体的把握更加精准、高效与智能。截至目前,“保育实务”课程的“三化”教学改革已经应用在500多名学生的学习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3]。

猜你喜欢

五心婴幼儿婴儿
婴儿为何睡得多
亚洲“天坑”里的“五心”党支部
护理婴幼儿五不宜
基层党建如何引领社区治理——鄠邑区推行“五心工作法”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婴儿房
隔姜灸治疗婴幼儿呕吐60例
开展“五心”教育活动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