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医外科学基于微助教的混合式教学改革评价

2023-01-31鲍路明白国柱青巴图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课后练习外科学助教

鲍路明,白国柱,青巴图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临床医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7)

蒙医外科学[1]作为蒙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2],其内容广泛且繁杂,学生在学习时易出现无法及时消化知识、跟不上教学进度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出现精神松懈,甚至焦虑等情况。往常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讲授为主,师生的交流大多集中在课堂中,缺乏有效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教授难以掌握学生的情况,在传统教学中很难达到教与学的完美融合。因此,增加课堂教学的灵动性尤为重要[3]。随着教学改革大潮的到来,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田媛教授等和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共同推出了微助教[4],只需要关注公众号即可提供课堂签到、课堂测试、讨论、课堂评价等多种功能。微助教是一款免费云端智慧课堂工具,可记录和评价学生的全部学习过程[5]。为了提高学生对蒙医外科学的学习乐趣和课堂参与度,故本研究将微助教应用于蒙医外科学教学中。

一、对象与方法

(一)教学对象

从内蒙古民族大学蒙西医结合本科班中选择2017级和2018级的2个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组(2018级)47人,对照组(2017级)52人,2个班级均由相同的教师授课,教材均为蒙医外科学,授课内容及课时完全相同。两届学生在年龄、入学成绩和师资配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二)教学方法

实验组使用基于微助教系统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方式。实验组教师在注册账号后,首先建立班级,上传课件和教学视频,发布课前预习公告;其次在上课时通过GPS定位进行签到,掌握学生的动态,发布讨论题目和课后作业,分析讨论情况,学生可以随时在微助教里查看。学生通过微信回答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微助教随时统计作答人数、出错的知识点及正确率。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模式。

(三)教学效果评价

(1)统计两个班级的预习情况。(2)课后检测成绩。对重点章节进行课后练习测验,实验班的学生在微助教上完成课后习题检测,对照班的学生以纸质版方式完成课后习题,共7次。(3)期末成绩。考试题2个组完全相同,试卷评阅公平、公正。(4)问卷调查。使用问卷星调查学生对微助教的真实感受和意义,从提高学习趣味性、预习与课后学习、签到与作业的提交、知识点的讨论与学生想法的提出等方面对比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并进行调研。统计结果以百分比制计算,问卷回收率为100%。

(四)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问卷星调查结果采用百分比制进行统计。

二、结果

(一)预习结果分析

预习情况共统计9次,回收率为100%。实验班47人,通过微助教统计;对照班52人,通过问卷的形式统计(见表1)。在9次学生预习检测中,有6次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班:P1=0.001、P2=0.010、P3=0.020、P5=0.020、P8=0.039、P9=0.009;有3次无统计学意义:P4=0.420、P6=0.383、P7=0.295。对课后练习检测成绩进行比较显示:实验班成绩高于对照班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预习情况统计

(二)课后练习检测结果分析

课后练习检测共检测8次,回收率均为98%,实验班47人共收得习题368份,对照班52人共收到习题407份。6次实验班得分高于对照班,P>0.05;1次实验班得分低于对照班;1次无统计学意义,P1=0.055。课后成绩统计显示:实验班的课后练习检测成绩高于对照班,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课后练习检测结果统计

(三)期末考试成绩结果分析

收得纸质版答卷共99份,其中实验班47份,对照班52 份。实验班期末考试成绩为90.25±1.48 分,对照班87.65±3.21 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四)问卷星调查结果

实验班共收回问卷46份,认为使用微助教非常有意义的学生占52.17%,同时,微助教在提高学习趣味性、预习和复习、签到、提交作业和讨论等方面具有优势,见表3。

表3 微助教对蒙医外科学教学的意义调查问卷分析

三、分析

蒙医外科教学的不足之处在于面对复杂的知识点时主要是采用图片、PPT等方式进行讲授,学生易出现记忆混乱、互动性差等现象,存在重点不够突出的弊端。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内容,提高学生对蒙医外科学的兴趣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基于微助教的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在于实现了教学的多样化体验,课前将预习的内容,如教学PPT、手术视频、参考材料等放到微助教软件的教师端,供学生随时预习,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上课时在微助教上考勤,方便快捷。教师根据课程的重点内容在微助教软件上发布讨论题目,学生发布自己的观点,从而掌握学生对此知识点的了解情况,并加以具体讲解。发布课堂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得出统一意见,以此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通过统计检测与重点知识相关的课后习题发现,实验班的得分高于对照班,实验班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有统计学意义。这些说明了实验班的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得更好,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更清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成绩,改善教学效果。蒙医外科学临床特征强,授课教师为临床医生,师生课后交流的机会较少。虽然是必修课,但是在考研、职业医师考试中占比较低,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存在不认真听讲、开小差的现象。微助教可以通过GPS定位签到,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签到和发现学生迟到缺课的情况。课前教师上传课件、手术原始视频、切除标本的资料(如阑尾炎的真实照片和腹腔镜下的影像,以及临床病历的辅助检查材料等),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观看和学习。微助教上的课堂互动是知识内化转换的关键所在[6],有利于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并主动学习与探索[7]。通过问卷星对微助教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1.3%的学生认为在教学中使用微助教有意义;84.7%的学生认为微助教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给学习提供了方便。这说明微助教辅助教学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是多方面的[8],微助教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有些老教授对软件和手机的操作不熟练,过大的视频材料处理起来较慢,等等[9]。作为互联网时代出现的辅助教学工具,微助教的出现和发展是必然的。在推进高校教学范式时,还涉及学校的文化、目标、教学环境、教学管理变革等,相信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类似的教学平台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课题组成员:鲍路明、白国柱、青巴图、秀兰、山丹、百龙、苏丹)

猜你喜欢

课后练习外科学助教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connected with the working processes
小学音乐教材课后练习使用方法之管见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
“三维一体”创新型中医外科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PBL教学法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浅谈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