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3-01-15李中辉

智慧健康 2022年30期
关键词:莫司依赖性甘草酸

李中辉

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 皮肤科,江苏 苏州 215134

0 引言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多见于女性,因面部不恰当地过度使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引起[1]。近年来,因使用激素含量不合格的化妆品导致的激素依赖性皮炎发病率也有升高趋势[2]。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皮肤损伤症状主要表现为痤疮样皮疹、皮肤潮红、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干燥脱屑、酒渣鼻样皮炎,患者自觉局部皮肤瘙痒、灼热疼痛、皮肤紧绷感强,停药会造成皮肤的原有症状更加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因对面部美观的影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压力[3]。目前,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常用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主要是逐渐减量或停用激素制剂,结合非甾体类抑制剂等抗炎药物,但存在周期长、远期疗效不明确等问题[4]。祖国医学依据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以清热除湿、凉血解毒、滋阴润燥为主,疗效较好[5]。本研究探讨分析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1%吡美莫司乳膏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16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试验组男15例,女43例,平均年龄(38.43±7.15)岁,平均病程(11.27±5.81)个月。对照组男17例,女41例,平均年龄(40.81±8.36)岁,平均病程(9.82±6.05)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分布、年龄及病程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6]:年龄18~58岁;面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时长超过1个月,停止使用2~10d后原有皮损反弹,并伴有皮肤灼热感、瘙痒、紧绷感等主观感受或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脱屑等临床表征;同意并遵守此次治疗方案;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使用1%吡美莫司乳膏过敏者;就诊前曾使用激素类或其他抗炎药物,且停药时间小于1周;伴有心脏、肝、肾等严重系统性疾病者;患者同时患有痤疮或脂溢性皮炎等疾病影响疗效观察的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患有精神病者;受试者要求撤回知情同意书或终止临床试验;未遵守此次治疗方案者;出现继发病或病情加重者;未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立即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和可疑成分化妆品,并嘱其在接受试用期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忌食辛辣食物、用冷水洗脸、避免热与日晒刺激、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对照组:在清水洗净面部皮肤后,取适量1%吡美莫司乳膏(商品名:爱宁达,MEDA Pharma GmbH &Co.KG)均匀外涂于面部,并按摩至充分吸收,早、晚各使用一次,持续使用4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每餐后口服2粒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规格:25mg甘草酸苷/粒,瑞阳制药有限公司),一日3次,持续用药4周。在治疗期间,考虑到患者的依从性,所以增加一些辅助用药,如瘙痒者加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感染者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等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观察:依据近年来的文献报告,结合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常见临床皮损症状,即瘙痒、皮肤灼热感、疼痛、皮肤紧绷感4项自主感受和皮肤干燥有鳞屑、毛细血管扩张、红斑、丘疹、脓疱、皮肤色素沉着及皮肤萎缩7项客观体征,分别按症状严重程度无、轻、中、重对应量化计为0~3分,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统计各自的总积分值,分值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7]。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值-治疗后总积分值)/治疗前总积分值×100%。治疗效果判断标准分为4个级别[8]:临床治愈:皮损基本全消退,可留少量皮肤色素沉着或萎缩,疗效指数≥90%;显效:皮损大面积消退,临床症状显著改善,90%>疗效指数≥70%;有效:皮损小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有所好转,70%>疗效指数≥50%;无效:皮损基本无缓解,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变或更加严重,疗效指数<50%。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每组总数×100%。

(2)血清学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外周血,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IFN-γ、TNF-α及IL-4的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分析采用非配对t检验;定性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比较分析采用非配对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统计积分比较

如表1,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临床症状统计积分均值分别为15.23和14.63,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值为0.159。经治疗4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均值分别为5.49和7.03,试验组的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

表1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情况()

表1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情况()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情况比较

如表2所示,治疗4周后,试验组临床治愈21例,占36.20%;显效19例,占32.76%;有效12例,占20.69%;无效6例,占10.34%;总有效率89.66%。对照组治愈18例,占31.03%;显效13例,占22.41%;有效12例,占20.69%;无效15例,占25.86%;总有效率74.14%。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15.52%,经卡方检验,χ2值为4.710,P值为0.030,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表2 治疗疗效情况分析(n,%)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如表3,在治疗之前,试验组的血清炎症因子IFN-γ、TNF-α、IL-4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1.46pg/mL、662.49pg/mL及53.42pg/mL,对照组的分别为22.05pg/mL、670.91pg/mL及51.68pg/mL,两组间三种因子的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4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炎症因子水平比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试验组的水平要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3 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注:*治疗后的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

3 讨论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临床上表现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有时伴有丘疹或脓丘疱疹,自觉患处皮肤瘙痒、灼热、紧绷感,随着激素或含激素化妆品的反复使用,皮损症状逐渐加重。其发病原因多由于长期不规范的使用或误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制剂或含有的化妆品所致的局部皮肤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很复杂,近的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主要与糖皮质激素的药学作用相关。糖皮质激素因其具有较强的消炎、抗过敏作用,在炎症早期可以减少炎性渗出与水肿,缓解局部的皮肤症状,但长期使用会影响毛细血管与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正常增生,导致组织不能正常修复,降低正常防御功能,并且因其影响了生理性的免疫抑制功能,会造成突然停用后的免疫失调,出现临床症状的反跳现象[9-10]。

现代医学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主要方法是逐减或停用激素类制剂,配合使用其他非激素类抗菌消炎和抗过敏药物治疗。吡美莫司是一种具有类激素作用的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与同类的他克莫司相比,其具有亲脂性更好、不良反应更少的特点[11]。目前1%吡美莫司乳膏被广泛用于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白癜风等皮肤病,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外用经皮肤吸收后通过与macrophilin12(FKBP-12)结合,下调钙调磷酸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炎症反应中的关键性步骤即T细胞活化,降低IL-2、IL-3、TNF-α等炎症因子的合成与释放[12-13]。有研究表明,吡美莫司还可通过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表达,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缓解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症状。吡美莫司乳膏是一种皮肤科的外用药膏,它具有抗炎杀菌、免疫抑制的功效,可以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繁殖,从而有效的改善皮肤病症。因无依赖性,可长期间断性的使用。但对于比较严重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单独使用吡美莫司乳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较快地改善皮肤炎症及停药后有部分患者会出现病情复发[14]。

虽然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仅仅有数十年的历史,但从其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来看,它应该归类于祖国医学文献所记载的“中药毒”“面疮”范畴。中医学研究多表明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主要病机为长时间使用激素,药毒蓄留,郁久化热,毒热蕴结[15]。中医认为糖皮质激素药物属于辛燥甘温之品,易于耗伤阴液,消耗分肉。长期外用激素类药物,药毒之邪日久滞留于皮肤,侵袭腠理,降低皮肤卫外功能,导致易感外邪;化热生风,浸淫血脉,故面部出现红斑、灼热感、瘙痒、毛细血管扩张等症;如复感热毒外邪,或积食发风之物,或情志内伤,五志化火,使热势更甚则可出现红斑肿胀、丘疹脓疱,心烦、口干、便秘之症;热邪日久伤阴,导致肌肤干燥、瘙痒,色素沉着。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其味甘、性平。甘草具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而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是一种由甘草提取物制成的中成药,其主要物质成分甘草酸苷具有和类固醇类激素近似的化学机构,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过敏及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并且不会引起激素造成的显著副作用[16]。在顿艳波等[17]研究中发现,甘草酸苷可通过对T细胞活化的调节来抑制IFN-γ等细胞因子的过度合成,起到抗炎作用,同时激活NK细胞,有效维持Th1和Th2的平衡,从而调节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本研究结果发现,与单纯使用1%吡美莫司的对照组相比,联合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且试验组的临床症状积分、血清炎症因子IFN-γ、TNF-α和IL-4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吡美莫司乳膏联合应用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即修复皮肤、减轻临床症状,又从根本上减少皮损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治疗进一步推广研究。

此外,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患者,还要注意控制饮食,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补充身体的维生素,以促进皮肤的恢复,并且还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等的食物,才可以避免身体的问题严重化。并且也要多注意适当的体育锻炼,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加身体的新陈代谢等,辅助治疗身体问题。

因为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多影响患者容颜美观,且病程较长,所以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引起焦躁、失眠、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在药物治疗该病的同时,需耐心为患者讲解该病的发生原因,加以心理疏导,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治疗依从性,树立治愈信心。

猜你喜欢

莫司依赖性甘草酸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我院肝移植术后患者西罗莫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与分析*
HPLC 法同时测定甘草酸二铵制剂中18 α 和18 β 甘草酸二铵含量*
西罗莫司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外周血Treg/Th17细胞的影响*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吸水链霉菌FC-904发酵代谢产物29-O-去甲基雷帕霉素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什么是药物依赖性?
关于N—敏感依赖性的迭代特性
低温振荡法提取甘草酸工艺优化研究
谈幼儿挫折教育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