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院“教师共同体”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2023-01-11钱风华金殷植徐忠信郭宏华张小飞盛敏佳吴运涛崔树森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共同体学院思政

钱风华,金殷植,徐忠信,郭宏华,张小飞,盛敏佳,吴运涛,崔树森*

(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吉林 长春 130031)

为进一步推进学院医学教育事业发展,实现学院管理效益和成果最大化,战略打造高水平教学文化,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水平和能力,根据《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关于组建“教师共同体”的方案》,2020年7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临床医学院率先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同月又相继组建了由128名教师参加的10个教师共同体,并制定了教师共同体章程,从而使教师共同体成为实质性的学习、研究和探索组织。一年多来的教师共同体建设实践证明,在教学改革、各类竞赛活动和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在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中发挥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教师共同体”的内涵和组建依据

(一)国外共同体的由来。

“共同体”概念,由德国学者斐迪南.滕尼斯于1887年在其成名作《共同体与社会》[1]中发明的一个概念,最早提出并使用,到1916年杜威将共同体的概念引用到教育领域。早在20世纪80年代,众多西方国家就意识到了教师学习的重要性,并开展了系列的研究。把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是日本专家佐藤学教授提出的。自1988年起,他在日本进行了实验研究,2002年,出版了《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一书,提出了“课堂学习共同体”概念及其相关案例。

国内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教师专业化研究,但不论从实践还是理论层面,都倾向于外在的、培训的方式展开,关注教师主体、重视教师主动性及内在性的教师学习研究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参阅大量资料,国内外[2]多限于讨论教师的学习方式或为教师培训而组成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或者是学生学习共同体,与我院教师共同体研究提出的“教师共同体”建设在内涵上有一定区别,尤其依托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平台成立10个“教师共同体”,并突出“四个结合”,即: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与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相结合、与教师各类大赛相结合、与教师培训项目和教学教改项目相结合,为后续研究改革奠定基础和提供借鉴。

(二)本项目“教师共同体”内涵及意义。

教师共同体是以现代教育理论[3]为指导,以共同愿景和目标为基础,以团队研究为特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某一改革主题,担负各自责任,明确共同任务,相互协作,共同探索,最终形成有关教育过程重要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成果的研究团队组织。同时它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使其在教育理念、知识和能力结构、整体素质等方面得到更新和提高。该内涵的界定,是对国内外“教师学习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内涵的进一步拓展、创新和突破,使其更具实践意义和价值。

组建“教师共同体”,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在医学教育开展“教师共同体”的理论研究和探索,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从一个研究新视角揭示教师通过什么途径、方式提升自身素质、能力和专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研究价值,对国内其他医学院校的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教师共同体”建设的理论视角

(一)耗散结构理论[4]与教师共同体建设。

系统开放是一切事物从无序结构走向和形成有序结构的前提。耗散结构是指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教师教学共同体的组织凭借这共同目标、共同愿景和兴趣组合,打破了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封闭和割裂;借鉴吸收国内外医学院校有关先进经验和理念,通过共同体成员之间共同合作、共同探索,使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增加负熵值,抵消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形成新的改革方案,解决教育过程遇到的重要问题。

(二)学习型组织与教师共同体建设。

学习型组织[5]的概念1990年由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教师共同体应该与此概念有直接联系。学习型组织始终不断地进行5项修炼:一是系统思考;二是自我超越;三是心智模式;四是共同愿景;五是团队学习。这五项修炼相互联系,也能看出与教师共同体内涵之间的内在联系,二者最终都是为了共同推进组织的发展。

(三)建构主义理论和教师共同体建设。

教师共同体的本质是社会建构的现象,共同体教师的认识和探索活动的过程就是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互动、协商等连续的实践活动挖掘和呈现的过程,如集体备课、集体试讲、研究制定改革方案、开展教师和学生的相关赛事培训等,这基本和社会认知建构主义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4大要素一脉相承。

三、“教师共同体”的定位及运作方式

“教师共同体”是依托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而组建的业余学术组织,日常管理业务和工作归由学院教学部统筹安排。根据教学需要,每个教师共同体设负责人1人,成员10~15人。教师共同体人员构成均采取兼职,学院根据对各教研室教师平时表现和研究能力掌握情况指定。同一成员允许横跨不同的共同体参加活动。

为加强对教师共同体的领导,成立共同体核心领导小组、执行组负责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和执行。为体现开放性的办院理念,进一步提升教师共同体的整体水平,学院聘请一定数量的校内或国内医学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指导共同体工作。

共同体内部可以组织人员进行集体攻关或小组攻关,但基本工作模式为:确定问题(学院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理论研究(合作开展相关理论学习和讨论)、实施相关调研(文献、咨询、考察等)、形成初步改革方案、探索、实践、完善方案(共同探索、沟通交流)、反思总结提高,提出较为有价值的改革方案和成果。

四、“教师共同体”建设成效

2020年成立教师共同体以来,明确和确定了10个子教师共同体的研究方向,并实质性开展工作。教师共同体坚持以实际任务为驱动,为每个子共同体都赋予了具体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任务。

依托教师共同体,构建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大格局。一是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四融”(课程思政融课堂、融教案、融大纲、融实践)活动;二是启动以课程思政建设模式为主题的系列重大教改项目立项;三是学院开展课程思政10个专项行动计划;四是60个科室完成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点结合的设计;五是初步构建以“三三三”育人模式和“六个一工程”为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在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上交流经验受到关注;依托共同体成员的研究,2021年出版了《课程思政,我们在路上》专著。

依托教师共同体,全面实施目标管理制度。教师共同体制定了《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临床医学院本科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目标管理体系》,全面实施目标管理制度。将学院或中心的使命、发展定位或任务,转化为目标;确定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及各基层个人的目标,教学部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依据标准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依托教师共同体,构建和形成了以OBE理念为导向的较为特色的“8模块”“5个全程化”的住培师资培训体系与方案。

依托教师共同体,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一年来,教师共同体聚焦教学中的重大问题开展探索,2021年申报教学课题数、教学成果奖申报数明显增多,获奖数也有明显增长;教师创新大赛、本科生水平测试均取得佳绩。

一年多来,通过教师全过程参与改革、研究、探索,其本身就融入了培训和教师的学习,形成改革研究的特色,取得了明显成绩,但由于时间短,相应的研究还显粗浅,还有进一步探索和深化的巨大空间。下一步我们将借鉴国内外教师学习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方面的经验,在教师共同体培训、探索以及教师共同体与学生共同体互动机制与模式研究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做出系统设计,使之在学院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共同体学院思政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