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3-01-09王艳桃

大观 2022年11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应用型技能

◇王艳桃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变革的过程中,新兴产业逐渐发展起来,艺术设计专业不断兴起。以艺术创作为前身的艺术设计,是能够始终跟随时代发展潮流的新产业,其发展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进行创新,是具有活力的产业。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调研发现,西安样本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信息化相对落后,信息化视域下的艺术设计教育相关理论和实践还不完善,还不能充分发挥信息时代的优势,不能及时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另外,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艺术设计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还不能满足高质量的人才需求。

一、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兴起的学科,这个时期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没有相关可以参考的经验,且大多数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都与美术专业联系密切,参考了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准确的定位。

(一)艺术设计专业指导存在思想问题

艺术设计与美术创作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区别还是相对较大。美术创作注重将个人的审美表现出来,而艺术设计则需要顺应社会潮流,面向社会,符合大众的审美眼光,需要应用当前现有的材料,结合对应的生产工艺进行创作。因此,艺术设计者要了解社会的整体潮流,具备发现美的眼光和新奇的设计想法。设计注重的是解决产品和人之间的关系,实现艺术与技术的有效结合。有效的设计能够提升商品的价格,使商品在市场上有一定的价值[1]。在对西安样本高校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队伍中,有部分教师是美术专业出身,这些教师通常会应用美术专业的思维方式对设计专业学生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很难在设计方面取得一定的进步和发展。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存在惯性

高校需要做好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实现转型发展,使教育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但是目前许多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缺乏明确的目标,人才培养方式比较单一。在专业设置方面没有了解地方的经济发展情况,缺乏特色,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才培养要求。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的时候都会考虑到地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就是为了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对应的职业岗位上发挥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例如,在调研中发现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适宜性,能够适宜地方经济发展。因此,需要注重人才的应用性,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根据学校的转型发展需求,不断改变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抓住信息技术的优势。但是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没有结合新的人才培养目标采取对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刚性的管理制度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为了确保教育教学管理的规范性,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一些高校制定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有较强的刚性,对学生的培养流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主动性。采取这样的管理制度,能够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规范,但是并没有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刚性的管理制度很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一直遵循规范和标准,不能展现个性,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需要加入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机制,使教师和学生将自身的能动性发挥出来,从而有利于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方法缺乏针对性

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方法缺乏针对性会直接影响到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在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主要是结合当地的经济结构和市场导向对课程进行设置。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不能沿用综合性大学的课程体系标准,而是要根据新的理念构建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实施方法,实现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进行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按照基础和应用两个标准,也就是说,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重视基础和应用。从基础方面来说,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有一定的规律性;从应用方面来说,培养出来的应用型人才要能够与企业接轨,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

(五)企业在用人方面存在误区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成为一名具有较高技能的专业型艺术设计人才,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磨炼,需要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具备丰富的经验。而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也受到学校的很大影响,学校专业教师的魅力、学校的教育教学风气等都会为学生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而且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目前,一些专业仍然采用固定模式开展教学,认为学生在学校只需要学习简单的基础知识,在进入社会参与实践后,就可以完全掌握该项技能。但是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其不可能一毕业就具有超强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甚至很多的设计公司都会将设计人员的招聘标准限定为具有一定的设计经验。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社会之后必须经过两三年的磨炼,才能够在设计行业成长,这一磨合期是不可少的。但是大多数企业不想承担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在磨合期需要花费的时间和财力的风险。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专业设计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学校要注重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促使毕业生在未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二、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尤其要注重培养技术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因此,在实际的专业设置方面不能照搬其他学校,要有针对性地结合职业岗位来进行专业设置,这样可以确保培养出来的艺术设计人才能够适应企业的需求、符合市场的标准。例如,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对市场上的相关的行业进行调查和了解,并且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大对新兴产业的了解,在了解一些成熟的发达的行业的同时,也要了解未来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行业,包括家具设计、钟表设计、礼品设计等,从而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二)教学设计和课程设置要有针对性

艺术设计专业注重培养应用型的设计人才,这些人才能够在企业和行业中发挥重要的优势。因此,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结合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和规范要求,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作为课程内容设计的重要参考[3]。可通过调研,分析艺术设计专业对应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行业设计师所具备的设计能力和艺术修养。

例如,以家具设计为例,首先,需要实地了解家具行业的发展情况,对家具设计的实际工作流程进行了解。其次,需要了解家具行业的市场营销规律和家具设计策略。最后,通过对家具行业设计岗位的需求进行逐一分析之后,制定全面的课程内容。可以安排设计原理、人机工学等课程,遵循行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同时注重结合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安排课程,确保教学内容能够具备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构建完善的教学实践体系

具备专业技能的艺术设计应用人才需要在对应的职业岗位上发挥作用,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实现对设计图纸的转化。因此,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结合当前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特点,对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确保培养出来的艺术人才能够适应未来的职业岗位。艺术设计专业通过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能够使学生具备专业化的技能,在对应的岗位上做出贡献,从而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增加实践性课程的课时比例。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课程的课时安排与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强弱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实际的课程教学安排方面,需要增加实践性课程的课时比例,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从而使学生的设计技能不断提升[4]。由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对于专业课程的设计,要考虑到专业的教学特点,注重实践性课程占据总课程课时安排的三分之二以上。艺术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有助于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获得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不仅要确保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而且要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多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不仅要学习,还要进行实践,使学生通过有效的实践,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例如,在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技能与专业技能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做出具体的实物,也就是设计作品,使学生切实体验实践环节,发挥创意思维,参与具体的制作,积极掌握有关的实际操作流程,进一步掌握设计课程教学的内容,实现综合技能的提升。

三是结合具体项目强化学生的教学技能。另外,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企业中的设计项目带入课堂,让学生真正参与实际的设计项目,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个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确保教学的针对性。例如,专题项目的设计,需要学生在具体的项目活动中体验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对最初的设计任务布置,到最后的产品模型制作及信息反馈等各个环节都有所掌握和了解。全过程的参与可以让学生得到进一步锻炼,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有的专题项目会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模拟项目展开教学,按照企业的项目运作模式,让学生参与整个设计流程,从而有效确保学生的体验效果,帮助学生提升实践水平。

(四)建设能够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训基地

在开展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建立对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对学生实践技能进行培养和锻炼。在实践教学工作中,为了使学生参与社会生产实践,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学校可以选择知名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获得真实感。这样学生就可以进一步参与实践活动,实现实践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更好适应未来企业岗位的需求。在实训基地中,学生能够接受企业优秀的设计师的指导,并且直接参与对应的设计流程,甚至面对面与客户进行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市场的实际需求。此外,学生可以直接面对机械设备,与现场的工艺师进行沟通,了解工艺师的思维,学习相应的实践技能,并且认识到协作的重要性,提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

在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应结合时代、企业、行业的需求,制定适宜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生掌握技能,能够真正在未来职业岗位上发挥作用,使学生适应的实际职业岗位需求,在未来就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应用型技能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星.云.海》
《花月夜》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画唇技能轻松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