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传达中文字图形化的应用研究

2023-01-09宋哲琦

大观 2022年11期
关键词:书籍装帧图形化书籍

◇宋哲琦 陈 晶

一、文字图形化概念

文字图形化换言之便是拆分重组汉字,在对文字具体表达内容形成一定理解后,凭借自身想象力,在维持文字可读性的前提下,对文字进行拆分或重组。文字经改变后更具生动性,能表达更真挚的情感,而且拥有活化的结构。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字设计而言,文字图形化有诸多区别,传统文字设计是从文字变化结构出发,通过调整笔画顺序、连贯方面,重新设计笔画粗细、空间结构、外形,呈现出具有艺术性的字体。

二、文字设计图形化表述

(一)图文构成

图文构成方式诸多,不同构图方式也会呈现出不一致的效果。同构是建立在文字近似图形这一原理的基础上,组合或变形图形与文字,在融合文字与图形后,用字释图,以图表意,赋予文字新活力,且具备更强的传播力与感染力。异构则是用图替换文字结构中的部分元素,变革文字表达方式,新鲜感与熟悉感同存。此类方式需对二者融合性进行充分考虑,否则易有生硬的感觉产生。

(二)图形组字

在字形笔画轮廓内,添加图形或结合具体丰富的图形符号进行文字笔画的组合,可突出图形意义与文字内容的呼应、结合。笔画中添加或组成的图形题材往往包含人物、景物、鸟兽、纹样、花卉等,与文字内容一致,抑或是有意识地突出反差。概念完整的文字“图形”,具备明确的寓意,能够准确又直接地传达寓意,是“以形表意、以意传情”的图画文字,具备强烈的象征意义与现代符号意味。

(三)文字组图

图形绘制中,选择文字作为设计使用的点、线、面及装饰等元素,以某个具象图形轮廓为对照,进行字体的编排组合,即文字组图。此类方式中,经编排后的文字具备多样化的表现模式,能够脱离原本呆板的范畴,用美的形式带给观者更多体验,营造“字意画境”的心理与视觉感受。与文字表达互相映照的画面强化,不仅能突出文字装饰性,还能增强字意。

(四)图形饰字

一个或一组字中,围绕字体、部首或笔画添加装饰,呈现出具备形式感的字体结构或突出图形语言意趣,即为图形饰字。装饰处理往往从添加花边、围框、肌理、图形、纹理等图形元素入手,此类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添加修饰,在维持字体整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添加装饰性成分在笔画之外;二是表面修饰,在改变文字形态特征和字体构造的前提下,呈现出文字自然融合相关视觉元素的效果。该方法仅引入适形、剪贴、加减、肌理等设计方法,不涉及具体图形的添加。

三、信息传达中文字图形化的应用

(一)网页设计信息传达中的应用

网页设计作为近年来一个热门的设计领域,大众对其视觉审美的需求大大提升,并且为了对网站品牌进行宣传,提高对观众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网站通过对LOGO 文字或标题信息进行主题性和多样化、图形化设计,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较具代表性的就是谷歌搜索引擎首页在特殊节日或重要事件节点会定期对其“Google”的LOGO 进行图形化设计,这样不但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阅读和观看,而且可以解决搜索引擎画面过于单一的问题。如2019年中秋节的网站标题创意设计,将“Google”中间的“o”转化为月亮的形状,配合左下角的人物与右下角的月饼形象,凸显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意趣,体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在国内,百度作为著名的搜索引擎,其快速认识到了网页设计中文字图形化的重要性,借鉴谷歌的形式,也迅速定期推出主题文字设计,提升用户对其的好感度。如2019年4月10日,世界上第一张黑洞照片发布,百度迅速设计了相关标题文字,“百度”和“Bai”以大小星星所组成,并且模拟了正在被吸入黑洞的状态,让文字与黑洞主题有效结合,呈现出了趣味性,并且其动态图形的设计也赋予了标题文字更多的动感和可看性。

(二)标志设计信息传达中的应用

标志设计中文字图形化的应用,通过抽象变形加工文字,采取艺术形式加以呈现,凭借简约、准确、明了的文字和具体、直观、形象的图形,在保证识记的前提下,能从思维方面唤起人的情感。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为例,结合文字与篆刻元素构成朱底白文大印,变形后的汉字“京”,如同人在舞动。该标志中完美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彰显传统篆刻文化魅力与运动的活力。上方篆刻印章与下方毛笔字体文字相得益彰,能令人联想到中国传统诗书画印,并对中国传统艺术深厚底蕴形成直观感受,使中国特色十足的国际性标志能够迅速烙印在观者内心深处。而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一改之前的理念,以“冬”字为基础,将飘逸的书法艺术与冬奥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姿态相结合,用几何形态的设计语言进行表达,上半部分为滑冰运动员的动态,下半部分则是滑雪运动员的体态,旨在彰显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用更开放的姿态去诠释,同时丰富鲜艳的色彩也表达了节日的欢欣。

(三)装帧设计信息传达中的应用

1.空间表达

作为平面的文字,其设计往往是以平面方式带给人二维视觉感。而文字图形化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是以三维立体空间设计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与纸张的开合共同形成一定的时空关系。平面创作设计能够构成一系列空间效果,如采用直线进行错落复杂平面的构造,能够呈现出整齐、杂乱、秩序、理性等不同的视觉空间效果;如采取弧形平面流线或各种几何形体,能够构造更显自由、活泼的视觉空间。在编排设计图形与文字后取得的效果,亦有书籍设计隐形空间的别称。相关人员通过设计书籍外在形态,能使书籍设计显性空间得到直观表现,即进入视线后的书籍的空间外形与翻开书籍后内页构成的单个或连续空间,在保证开本设计合理性的前提下,可采取合理的图形与对开页面、拆页的变化加以改变。如设计一张内页时,以文字为点,引入点线面法则,以单个字为形象,经线性排列后,赋予文字图形特征和动态形象空间。文字图形化处理中,重叠多个文字或重叠背景,有利于文字丰富性的增加,且能促进空间混合效果的增强,表现出更高的观赏性,最终形成具备空间感、速度感的文字图形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朱赢椿设计的诗集《设计诗》,用设计赋予诗歌时空感,其中的《窗里与窗外》在保证文字可读性的前提下,对“青山”“绿树”“老牛”“农夫”进行设计,让读者跟随作者一起坐在列车窗前,看车外风景掠过,通过文字体现速度感。

2.材料表达

书籍装帧设计中,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关联着空间。在具体设计中,可结合不同材料研究文字空间体积和平面形体,如五十岚威畅(日本设计大师)的文字作品,在寻找两个领域不同内容共同点的基础上展开研究设计。在运用材料的基础上设计书籍装帧,能对人的直观感受产生刺激,通过人的视觉、触觉传递美感。在材料运用方面,虽然传统纸质书籍已经形成成熟的发展体系,但随着时代变迁、科技进步,纸张逐步涌现出更多的种类,书籍设计中逐渐运用更多特种纸。同时,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使用的材料已经脱离单纯的纸,相继运用了木材、塑料、皮革、麻质的布等诸多材料。使用特殊材料的书籍装帧设计,有机结合书籍装帧设计与相关材料的质感、纹理与色彩,能为书籍内容的表达提供有效辅助。运用多种材料有助于设计师涌现诸多独特创意,展现丰富的想法,引领书籍装帧设计踏上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在一些概念书、实验性书籍设计作品当中,设计师常用材质拼贴的方式进行文本的设计,将单一视觉效果转化为视觉、触觉、嗅觉的多重感官效果,从而呈现出趣味十足的装帧设计效果。具体设计中,通过钉子和线等材料的运用,对书籍中文字的质感加以表现,在结合书籍整体版式与色彩后,同样能呈现出更具现代感且更丰富的设计效果。如设计书籍封面时,用钉子绕线加以表现,能够呈现出更突出的字体,使人产生硬朗的感受。结合钉子自身形体特征进行文字的拼接,与圆形镂空版式相结合后,能够呈现出现代感十足的封面设计效果。

3.编排表达

书籍装帧设计中的编排表达至关重要,是整本书设计风格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组合各种设计元素的关键过程,强调书籍版式形式与内容的联动,通过版式与多种元素的结合,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在编排表达设计中,图形、文字和色彩非常关键,通过编排文字版式、组织图形,即可赋予书籍装帧不同的视觉效果。图形与文字需要对书籍内容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传达,图形化处理文字后,在书籍编排表达中合理、创新性地运用,即可在视觉与内容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且能更好地传达信息。书籍编排表达中,文字图形化主要是采取装饰、美化、变形和笔画互借等方式参与设计。其中,在装饰与美化方面,需以读者年龄阶段欣赏水平为根据,结合文字内容展开推敲,设计与书籍内容等各类因素相符合的编排表达形式。又如笔画互借设计形式中,采取图形化的方式编排组合文字,可使书籍主题更加突出,加之情趣和含义的注入,即可完成字图结合的编排表达形式设计。同时,以一个形象来看待文字,引入点线面法则展开线性排列,赋予文字图形特征之后,同样能呈现出更活泼、自由的编排表达设计效果。日本设计师服部一成在任《真夜中》《流行通信》杂志艺术指导期间所设计的封面作品就呈现出自由编排的创意感,有意识地避开网格设计,让版面呈现更丰富的形态。

四、信息传达中文字图形化设计的创新

(一)优化表现形式

现代科学与设计相结合后诞生的数字新媒体这一新兴产物,在运用设计元素之后,能够更有效地传达信息。因此,在书法和语言文字图形化相结合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设计元素,并利用传统纹样图形与字符的结合设计后形成的表现形式,能够完美结合数字媒体信息识别与审美功能,在信息传达中体现出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拓展造型方法

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新媒体不断进步与发展,密切关联人们的文字图形化亦有新标准出现,审美要求更严格,且逐渐形成形式多元化、人性化的设计。作为视觉传媒一种表现形式的文字图形化,在信息传达中采取变形、同构、重叠、简化、形象化、抽象化及局部特异等造型方法,能使文字图形化具备的结构特征与文化内涵得到切实表现。

(三)体现艺术特点

汉语言文字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积淀了鲜明的艺术特征、价值和意义,故而在文字图形化设计中,需要着重围绕文字图形化具备的情感美、形象美、意蕴美等艺术特点展开深入分析,体现艺术特点,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

五、结语

文字图形化处理中,“形”的传达即表达“意”,由“以意造型”和“以字融景”两种组成。以个别数量字体呈现时,是以字体本身图形化为主;以数个字体联合构成图形时,在字体本身图形化的基础上也要对整体关系进行考虑。设计者在文字图形化处理后,通过文字能够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意义的准确表示,且具备部分象形功能;图形则凭借直观形象带给人美的享受,具备部分表达意义的功能,令观者感受文字与图画中蕴含的美并欣赏美,优化文字表达效果。

猜你喜欢

书籍装帧图形化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基于Arduino图形化编程的教学应用研究
书籍装帧、画册、产品包装(设计)
张道一 书籍装帧设计作品
基于三维软件的智能变电站SCD图形化研究及应用
美学思想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王华清、冯莎书籍装帧设计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