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类赋彩”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2023-01-09钟黄玲

大观 2022年11期
关键词:家居装饰明度色彩

◇钟黄玲

一、“随类赋彩”——色彩的形与神

“随类赋彩”一论出自谢赫的绘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是谢赫提出的评画“六法”之一。通常认为,“随类赋彩”是从色彩方面去表现对象的技法。‘类’是指不同的描绘对象。“随类赋彩”即按照不同具体对象的特征给以色彩的表现。韩刚在《谢赫“六法”义证》中的解释相当简洁,他还提出了“随类”与“应物”应是一样的看法。西方学者迈克尔·苏立文在其著作《中国艺术史》中也将“随类赋彩”理解为:施加颜色时,要忠于对象。然而,“随类赋彩”不应该仅仅只是作为一种技法操作的程序来使用,它所承载的东西应该有更深层的内涵。色彩的搭配赋予了家居物品(墙面、地板、灯具、床等)情感,提升了家居环境的品质。家居设计通过色彩的抽象,可以产生更加丰富的情感表达。而“随类赋彩”这一理论是对色彩使用具有导向性作用的。

形与神是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置之于绘画的美学论当中,是指人物造型的形神论,譬如顾恺之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与“应物象形”,以及宗炳的“以形写形”。这也说明了绘画艺术反映了生活,离不开具体的形。有了具体的形才有抽象的神,由具体过渡到抽象,从而达到“以形写神”的境界。而人物画的造型需要依靠线描和色彩构建,在这里形与神是指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是对色彩本身的抽象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假设只有一种色彩,没有明度的升降,视觉上会出现障碍。家居空间被单一的色彩隐藏后,人在里面行走就会产生碰撞。依据“随类赋彩”的方法论可以科学地将各类色彩安排到家居设计当中,有效地避免一些潜在危险,同时又能够享受到色彩带来的愉悦。

色彩的抽象语言通常是表现在造型和心理效应这两个方面上,而本文仅就造型方面进行阐述。如何运用色彩的抽象来造型,其中包括冷暖、明度、纯度、色块形状等设计方法。比如说,色彩在冷暖方面的抽象语言,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色彩与色彩之间的对比,通过色彩在视觉上产生变奏的关系,才能够使色彩的造型有所区分,同时也构成了色彩的平衡关系,赋予了色彩生命力。这无疑也是符合了中国文化注重的“和谐”精神,以及中医所讲的“阴阳调和”之说。以冷色为实,暖色便为虚,反之同样成立。或者说冷色是客观色,暖色是主观色。在明度和纯度上做适当调整,仍然不够就需要色块的造型来补充,再利用色彩本身传达给人的心理感受,以求构成一个和谐的色彩空间。比如说,在人的衣服穿搭方面,黑色显瘦,白色显胖。色彩不同的造型设计,会产生不同的视觉错觉。这种错觉修饰了形式上的美感,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再比如说,当以红、黄、蓝作为色彩原始的形,也即色相,构成无数种颜色的形貌,红和黄变成橙色,红和蓝变成紫色,黄和蓝变成了绿色,印证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色的抽象就有了神的存在。“随类”是客观色彩,“赋彩”是主观意识的色彩,恰恰也就说明了色彩抽象里面形与神的关系。色彩的造型趋于圆形或者方形,呈现的艺术效果是不同的。圆形柔和,方形刚正。色相上的变化、明度的高低设计,都会使色彩在造型上形成变奏,因此有了色彩的律动,家居装饰的空间里也就会有蓬勃的生命的气息。

二、“随类赋彩”——色彩的雅与俗

雅和俗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对重要的审美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雅俗对立的雏形最早见于《论语》:“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那么什么样的色彩是容易被大众接受的,能够满足人们视觉上的审美追求和心理上的情感表达需要?毫无疑问,那就是兼容雅与俗的色彩,即雅俗共赏的色彩。一般人们会把品格高的或者说文化水平高的人称作高人、雅士,会把文化水平低、无见识的人称作俗人、俗士等,可见雅俗观念在人们生活中是十分普遍的。雅俗观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色彩的运用。雅俗观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审美。就色彩的雅俗而言,出于高人、雅士之手时,是“不媚时人眼”的“有我”之作,这无疑是一种雅事。但如果能做到与俗文化相糅合,为大多数人喜爱,这便是一种俗事。

在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干、湿、浓、淡、焦,墨并不是只被看成一种黑色。苏轼用朱砂色画竹,其实便是把朱砂当墨。一种色有多种层次,明度和纯度的升调或者降调,借用的是“赋彩”的主观意识,以此使得画面气韵生动。黑色或朱砂色其实都是一种色彩,是构成形的材料。在这一点上,二者无差别。旁人问:“只见过绿竹,哪有朱竹?”苏轼反问:“世间亦无墨竹。既可以用墨画竹,何尝不可以用朱画?”便是此理。在明度上,色彩归于形的范畴。所谓的墨分五色,就是指明度上五种不同层次的差别。色彩运用的最高境界是雅到极致。这便提高了色彩运用的难度。

工笔画虽然工整细致,色彩也比较丰富,但它也同样有雅俗的格调。“随类赋彩”的“随类”是指按照物象的类来着色,而“赋彩”则更多是强调直抒胸臆。但直抒胸臆也是有依据的,比如中国红等类似的象征性的色彩符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色彩的应用,首先确定整体色调,然后进行色彩的分割布局,点、线、面的位置经营。色彩符号先有主色、副色,再细化到色彩的点缀(家居中的小物件),单个物体的色彩造型塑造。清代的邹一桂说,“张彦远所次历代画人冠裳,大半必其人胸中有书,故画来有书卷气,无论写意、工致,总不落俗”,以及“画固有浓脂艳粉而不伤于雅,淡墨数笔而无解于俗者”。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俗则要媚而不俗,过了就变成了低俗、庸俗。色彩的抽象使形式感加强之后,设计的成品可以解读出共同视觉上的艺术效果语言——雅和俗,这也是现代家居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代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 (原作失佚,摹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的“重屏”,意思是屏风里面还有一个屏风,即画中画。屏风之外的人物场景作为画面,实际上也可以当作一个大的屏风,于是出现了三重屏的设计。它和《韩熙载夜宴图》的屏风起到了不一样的作用,《韩熙载夜宴图》的屏风既作为“隔”,又作为“连”,来分割和组合画面,是一种连环画的表现手法。图中整个家居的色彩设计相对来说艳丽很多,在雅俗方面偏于小雅略带媚而不俗的处理效果,尽显主人奢靡的生活状态。《重屏会棋图》的屏风与屏风之外人物的活动,把真假场景融合在一起,在内容上和色彩上也造成组接的连贯性,色彩使用方面极为淡雅、素净,黑色作为点、线、面穿插其中,使得家居各类物件在空间里面产生明显的节奏变化,反映了主人公的审美。在狭窄的空间里再造空间,拓宽空间以试图从视觉上减少压迫感。淡雅的色彩运用营造出具有儒雅文化内涵的生活景象。

可以说,色彩的抽象使艺术设计走向“风格化”和“形式化”,这么一个历程必然会对色彩的运用有一定的审美标准,“雅俗”就是其中之一。色彩的基本逻辑可以理解为冷色和暖色,因此想要利用色彩来造型可以依靠它的冷暖关系来实现。而冷暖的关系反差是非常大的,就如同冰和火给人的心理感觉。假如从形的这个角度来说,本身色彩的冷暖没有具体的形,是因为它的冷暖有明度的差别。有了明度,就有明暗,也就此进入了形。那么为了控制明度的强弱,就要借助“雅俗”的审美标准把原来色彩抽象的形,落实到具体的形上。比如把家居设计里面所有大型的色彩都调到同一个百分比的层面上来,缩小色差。有雅有俗,俗中见雅,雅中见俗,雅俗共赏。这种审美趣味上的相对论,是对传统美学的发展。今天在家居设计的领域中,雅俗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三、“随类赋彩”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色彩艺术,注重意境的表达,讲究以情造景。形神观与雅俗观便是这种意境追求的体现。“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从寻求“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中,提炼出艺术审美,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艺术的意象不是对自然万象的机械摹写,而是艺术家或设计师的创造。他们在使用色彩时不拘泥于眼中所看到的物象色彩,而是融入了自己对色彩的抽象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韩熙载夜宴图》中家居设计的色彩布局、色彩格调等,反映出当时社会贵族的生活场景。一般来说,设计师会考虑二维空间转向三维空间时的色彩搭配、色彩的位置经营,并考虑住户对色彩的接受和适应性。对于现代人崇尚的复古家居装饰风格而言,需要有一套用色的策略。可以借用“随类赋彩”为色彩设计服务,设计出既有复古风格又富有现代性的空间色彩搭配,时尚又不失格调,实用又能治愈人内心的疲惫感。同时,色彩与点、线、面之间相辅相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且虚实相生,促成空间环境的律动之美。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唐人宫乐图》展现了唐代宫廷家居装饰。后宫嫔妃所使用的家具有竹编镶嵌木质的长方桌,有搭配软布垫子的凳子,有饮茶用的器皿等。画面以红与绿作为色彩主调,其中红色明度加重,绿色的明度减淡。这样的处理手法在形神方面可以使得红色作为主色呈现它的自信大气,绿色作为辅助色来体现色彩温婉柔和的一面,有虚有实,同时也可以加强这两种色彩在视觉上的形式感。家具的整体设色无不凸显出富贵华丽的造型,以及人物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调。现代的家居设计在客厅或住户居家时的工作空间里,完全可以借用“随类赋彩”这种方法,使得居室具有复古的美感。

尚古是现代家居装饰的发展潮流,形成新中式家居装饰风格。室内的色彩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之外,还应该符合住户个人的性格、修养、喜好等,满足住户的审美追求、文化追求。通常一件作品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会折射出其文化含蕴。“随类赋彩”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设色方法,可以很好地运用到现代家居设计中,实现空间色彩的协调感,使空间具有律动的美。色彩的冷暖变化与心理效应,色彩块面的大小设计,就如同音符的高低变奏。新中式家居装饰兼备传统审美文化和时尚创新个性,可以通过“随类赋彩”的雅俗观形成一种新的突破。

此外,随着国力的增强与生活条件的改善,现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不断增长。“随类赋彩”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用色的一条重要的理论依据,学界对它的研究越来越广泛。“赋”字是含有强烈主观意识的,将自然色彩纳入先行设定的色彩体系类型之中,这种方法使主观色彩的应用“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运用好“随类赋彩”,抓住色彩形与神、雅与俗的艺术表现,将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的内涵语义结合并进一步抽象,能够更好地响应当代人对艺术审美更深层次的追求,设计出美观又实用的家居装饰效果,促进家居装饰的创新,赋予家居空间文化意蕴。

四、结语

“随类赋彩”作为中国传统绘画领域的一种色彩设计方法论,可以在现代家居设计中提供具有系统性的用色指导。“随类赋彩”的方法填补了中国现代家居设计中,东方色彩形神与雅俗审美价值观的空缺。把东方绘画理论中的形神观和雅俗观,通过“随类赋彩”的理论指导运用到现代家居设计中,以传统色彩文化为主,现代色彩文化为辅,设计形成一种新的中式家居装饰风格,既能满足人们对古风潮流的追求,又能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豪感,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跨学科研究与应用的方向之一。

猜你喜欢

家居装饰明度色彩
基于Coloro色彩体系不同色深公式的颜色深度研究
二十四节气系列家居装饰产品的创新推广
家居装饰中的表现艺术
颜色三属性及其在图像调节中的应用
神奇的色彩(上)
如何让学生在设计中有效认识和使用色相环
浅谈中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与表现
色彩在现代家居装饰中的运用探究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